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半条被子』故事,到底说了啥?
2021-08-16
横亘在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的罗霄山脉巍峨耸立,陡峭的山势骤然收于一片开阔处,百转千回的滁水河漾起层层叠叠的浪涌,仿佛在为岸边那座美丽的村庄歌唱。
这里就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也是“半条被子的故事”发源地。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半床被子”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时期,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
2020年9月16日下午,在湖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红军在自己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心里还是想着老百姓的冷暖。一枝一叶总关情啊!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
那么,“半床被子”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来到了湘赣边界的湖南省汝城县进行休整,其中的一支部队进入了沙洲村。当时,不少村民都躲到了山里。可是大家发现,这次来的部队和以往只会抢东西的白军不同。有些红军在给老百姓做事,有些看见门口有柴火就帮着劈柴火,有些看见水桶里没有水了就帮着挑水。
当时34岁的徐解秀因为裹了小脚,又背着刚1岁的儿子,没有来得及走远。看到这一幕,徐解秀又回到了家中。
那段时间,不少红军战士都是在村民的屋檐下或者场院里和衣而睡。看到红军这么艰苦,徐解秀就让3位女红军住到了家里。正逢雨雪天,徐解秀见她们的衣服都湿了,于是赶快烧水给她们洗脚,洗澡,接着煮饭给她们吃。
因为家里穷,当时床上只铺了稻草和破棉絮,晚上,3位女红军就和徐解秀盖一条行军被,睡一张床,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门口的草垛上。白天,红军战士们和徐解秀一起干活,讲进步道理,还帮她带孩子,徐解秀帮红军战士煮饭。红军要开拔了,看到徐解秀家连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一名女红军用剪刀将这床被子剪开,将半床被子留给了徐解秀,还说:“老妈妈,以后解放了和平了,我们还会到这来看你们,买床新的被子给你们。”
红军走后,敌人把全村人赶到祠堂里,逼大家说出谁给红军做过事,得过东西。大家都不说,敌人就搜家。女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被搜走了,敌人还强拉踢打,让徐解秀跪在祠堂里半天。
3位女红军剪下了半条被子,留下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深情,也留下了人民对共产党的认识和想念。1984年,《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在重走长征路时采访了徐解秀老人,报道了这个故事。稿件刊发不久,邓颖超、蔡畅、康克清等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看到了报道,表示要想办法找到3位女红军,并委托罗开富代表所有的红军战士,给徐解秀老人送一床崭新的棉被。
遗憾的是,直到1991年徐解秀老人去世,3位女红军战士还是没有找到,但是“半条被子”的故事却流传深远,感动了无数人。
徐解秀老人临终时对儿孙说:“共产党是自己仅有一床被子,也要分一半给老百姓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跟着共产党走。”
从当年接过红军“半条被子”,到如今整村脱贫走上“幸福路子”,如今的沙洲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映照出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徐解秀的子孙们表示,不但要把“半床被子”的故事传下去,更要把长征精神传下去,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除了半条被子,还有哪些铭刻进党史的红色传家宝?
“半条被子”的故事带来了跨越时空的温暖。红色文物是百年党史的见证,承载着共产党人的风骨和气节,承载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还有很多与党史有关的红色传家宝的故事,同样无声地记录着红色岁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一条三易主人的毛毯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土地革命战争馆里,陈列着一条颜色陈旧、缀满补丁的紫红色毛毯,这条毛毯有着颇具传奇色彩而又扣人心弦的故事。
毛毯最初的主人是宁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董振堂。1931年12月,董振堂见朱德衣着单薄,就把自己花钱买的毛毯送给朱德御寒。1934年10月,这条毛毯跟随朱德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和朱德一起住进了凤凰山吴家院的窑洞里。西安事变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返回延安,由于住所紧张,朱德邀请周恩来住进自己的窑洞。
在此居住期间,周恩来曾多次外出与国民党谈判,朱德总司令见周恩来风里来雨里去,衣着比较单薄,于是便把董振堂将军送给他的这条珍贵的毛毯又转赠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同志也是带着这条毛毯,经历了出生入死、生死攸关的时刻。
这次转赠使周恩来成了这条毛毯的第三位主人,也使得周恩来和这条毛毯结下了生死之缘。1937年春夏之交,周恩来身负重任带着这条毛毯前往南京,路遇国民党武装袭击,毛毯被敌弹打了十几个破洞,织补好后,周恩来继续使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周恩来为开赴前线的朱德送行时,又把这条与自己出生入死的毛毯回赠给了朱德。
朱德带着这条毛毯,深入敌后,进入太行山区,住在老百姓家中指挥对日作战。不料,这条毛毯被房东的火炕烧出一个洞来。补好破洞之后,朱德继续使用。朱德带着这条毛毯南征北战,经历了整个抗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
这只是一条普通的毛毯,但它又如此的不平凡。它不仅见证了红军长征等重要历史事件,更凝结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情厚谊。
一份深藏军民鱼水情的新婚贺礼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内,摆放着一幅褪了色的大红门帘,这幅门帘是当年黄花塘村民周培全新婚时收到的礼物。
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移驻黄花塘。周家在自家地上盖了十多间草房用作新四军卫生部,还将自家的一间上房腾出来给陈毅一家三口居住。1943年9月,陈毅的二儿子出生。陈毅匆匆赶回来看了一眼孩子,对妻子张茜说:“他在红色的淮南生的,就叫丹淮吧!让他永远记住这个地方!”
1943年10月的一天,周家张灯结彩,人来人往,陈毅到卫生部检查工作,得知当天周家儿子周培全新婚,他回家同张茜商量:“我们也去祝贺一下!”两人就送了一幅色彩喜庆的大红门帘作为周培全的结婚贺礼。
虽然是普通的门帘,却深藏着新四军与百姓深厚的鱼水之情,周家感念不已,使用时也格外爱护。上个世纪70年代末,周家盖起了瓦房,装上了房门,不再需要用门帘遮挡,他们将大红门帘小心翼翼取下,珍藏在箱底。
1945年9月,新四军北撤,后勤战士华凤英(音)因外出工作没能赶上大部队,便找到了周家。周母果断收留了她并为她生火做饭。吃到一半时,门外响起了国民党军队的脚步声,周培全不顾生命危险,将华凤英带到油坊躲避,又趁着天黑让华凤英踩着自己的肩膀爬上油坊墙头,帮助她顺利脱险。然而,周家为新四军做的这一切却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报复。周家五口人都被国民党关进大牢,仅周培全夫妇被救出,另外3个人不幸遇难。
国民党的暴行给周家留下了惨痛记忆,却没有吓倒周家人。1945年10月,黄花塘人民正沉浸在日寇被赶出中国的喜悦之中,突然,一阵密集的枪声传来,一名满身是血的新四军战士跑进周培全家。周培全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战士换上,并将战士的血衣埋了起来,保住了这位战士。
如今,这幅大红门帘作为国家三级文物,陈列于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门帘,不仅见证了革命年代的牺牲,更是军爱民、民拥军最好的诠释。
一把藤椅的诉说
焦裕禄纪念园展厅,一把藤椅,静静地立在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前。
藤椅右手,一个大洞无声地诉说着50多年前撼人心魄的一幕:肝疼袭来时,焦裕禄就靠在藤椅上,用茶缸紧紧地顶在痛处。日久,藤椅被硬生生顶出一个大洞。就是这把藤椅,陪伴了焦裕禄400多个日夜,成为他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历史见证。
1962年冬天,焦裕禄病躯担重荷,就任兰考县委书记。他带领群众查风口,探流沙,找水道,治盐碱……
1963年9月,焦裕禄的肝病已经很严重了。工作时,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椅靠上。同志们问起来,他才说他对肝痛采取了一种压迫止痛法。
病痛缓解以后,焦裕禄便亲自动手,用藤条把藤椅上的窟窿一点点补好。但不久,藤椅又被顶破。工作太忙时,他就让大女儿焦守凤和大儿子焦国庆来帮着修补藤椅。
同志们和家人都劝他注意休息,要他好好疗养一下,他却总是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它,它就不欺侮你了。”
这样一把破藤椅,为何始终没有被换掉?“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焦裕禄这样说,灾区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心中激荡着理想和信仰,生死便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在这把藤椅上,焦裕禄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篇文章《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提纲。
既已出发,何惧倒下?在兰考的日子里,焦裕禄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来工作的,我不是来休息的。”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考,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并瞻仰了这把藤椅。
50多年过去了,人们从这把藤椅上仍能感受到信仰的崇高、精神的伟力,焦裕禄不朽的身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传承三代的毛毯
1946年,四平保卫战结束后,时任西满三师第二副师长兼参谋长的洪学智,从四平到辽吉省委和辽吉军区所在地白城子。在这里,时任辽吉省委书记的陶铸将一条毛毯送给了他,说:“你经常在前方打仗,东北的冬季特别冷,这条毛毯你留着用吧。”
战争年代的条件十分艰苦,这条毛毯在当时是异常珍贵的,洪学智和夫人一直舍不得用。从东北的黑河到南方的广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这条毛毯一直跟随着洪学智。
1968年,洪学智的大儿子洪虎要结婚了,他和妻子实在是拿不出像样的礼物,选来选去,他们就将这条珍贵的毛毯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洪虎。此后,这条毛毯又在洪虎爱人徐晓峰的精心保管下留传下来。
这条毛毯浓缩着战友情、夫妻情和父子情,也是洪学智将军一家艰苦朴素作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