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获得性衰弱干预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08-15周文蝶范宇莹
周文蝶,范宇莹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6)
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指患者在ICU接受治疗期间发生的除了急性疾病或其治疗之外无法确定其他原因的全身性肌无力[1],包括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危重病性肌病或者两者同时存在[2]。研究表明,ICU-AW的发病率高达25~100%[3]。ICU-AW可能会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死亡风险增大、身体功能受损以及生存质量降低等[4-5]。鉴于ICU-AW对ICU患者造成的严重影响,ICU-AW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热点[6],对其进行科学干预已经成为当前重症医学及护理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7]。中国知网为国内收录期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学术期刊数据库,涵盖96%的核心期刊,可较全面地反映国内学术研究动向[8]。PubMed由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开发并维护,可提供多种数据来源的医学相关数据库的免费检索[9]。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及PubMed,运用CiteSpace和BI⁃COMB软件,拟从科学计量学角度对ICU-AW干预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以期为该领域相关干预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与筛选使用中文主题词(“机械通气”OR“ICU”OR“重症监护”)AND(“获得性衰弱”OR“获得性肌无力”OR“获得性虚弱”)及英文主题词(“inten⁃sive care units”OR“critical illness”OR“critical care”)AND(“polyneuropathies”OR“muscle weakness”OR“muscular diseases”OR“acquired weakness”OR“ICUAW”)分别在中国知网及PubMed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9年12月。初步检索到中文文献174篇、英文文献4 797篇。纳入标准: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人。排除标准:会议论文、内容重复的文献。经筛选后最终纳入中文文献83篇,英文文献164篇。
1.2文献分析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时,中国知网中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PubMed中的文献以XML格式导出,使用CiteSpace 5.6.R2软件转化为WOS文献格式后进行分析,获得ICU-AW干预方面的关键词知识共现图谱,并检测突现词。其中中国知网中的文献再增设机构为节点,得到省、市、自治区的分布情况。运用BICOMB软件进行分析时,中国知网中的文献以自定义格式导出,PubMed中的文献以XML格式导出,使用BICOMB 2.0软件,依次以年代、期刊、国家为关键字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文献计量及年份分布研究共纳入文献247篇,其中中文文献83篇,英文文献164篇。中国知网于2013年开始有1篇该领域的文献收录,相较于国外滞后了近30年。自2013年至今,国内相关文献量总体呈大幅度上升趋势。PubMed于1981年开始有相关文献收录,后续发文量虽有波动,但总体提升幅度较平缓。中国知网及PubMed收录的ICU-AW干预研究发表年份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中国知网及PubMed收录的ICU-AW干预研究发表年份分布情况
2.2期刊分布所纳入的83篇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发表在国内65种期刊,其中《护理研究》以发文量5篇居于首位。所纳入的164篇PubMed收录的文献发表在国外79种期刊,其中《Critical care medicine》以发文量21篇居于首位,其次为《Intensive care medicine》发表13篇,二者共占纳入文献总量的20.73%。刊载ICUAW干预研究文献数量在前10位的期刊,见表1。
2.3地区分布中国知网收录的83篇文献地区分布如下:华东地区44篇(44.90%)、华中地区17篇(17.35%)、华南地区15篇(15.31%)、西北地区13篇(13.27%)、西南地区5篇5.10(%)、华北地区3篇(3.06%)、东北地区1篇(1.02%),以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为主,其他地区相对欠缺。发文量排在前5位的省市依次为江苏省22篇(26.51%)、广东省15篇(18.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篇(12.05%)、河南省7篇(8.43%)、安徽省6篇(7.23%)。PubMed收录的164篇文献中,以美国发文量最多94篇,占纳入文献总量的57.32%,英国次之40篇,占纳入文献总量的24.39%,中国发文量排在第3位,发文5篇,占纳入文献总量的3.05%。
2.4关键词分析
2.4.1高频关键词分析合并同义词后得到ICU-AW干预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知识图谱中节点与字体大小代表出现频次,节点间连线代表存在共现关系,其颜色代表首次共现年份、粗细代表共现强度。中国知网收录的83篇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共生成139个节点、145条连线;PubMed收录的164篇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共生成75个节点、63条连线(扫描文末二维码可了解“ICU-AW干预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更多图文信息)。ICU-AW干预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中心性越高表示与该关键词相关的研究越多,中心性数值低于0.1表明围绕该关键词的研究尚浅[10]。
2.4.2突现词分析突现词是指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相应领域内较活跃或能对前沿研究产生一定影响的热点因素,与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有着密切关系[11-12]。突现程度越高则与研究前沿关系越密切[8]。突现词末尾为突现条,加粗部分表示该突现词在这段时间内的相关研究活跃。中国知网和PubMed收录文献的突现词分布,见图2、图3。中国知网收录的ICU-AW干预研究的突现词分析显示,国内从2016年开始对早期活动干预(肢体功能锻炼、器械拉力操)、中医穴位刺激干预(指压穴位刺激)的关注度较高,2017年开始对电刺激干预(功能性电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电针)和胰岛素干预的关注增加,2018年开始增加对康复干预的关注。研究对象主要为ICU患者,关注的结局指标主要有ICU-AW、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PubMed收录的ICU-AW干预研究的突现词分析显示,国外从2016年开始关注物理疗法干预,2017年开始关注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2018年开始关注康复干预。研究对象主要为机械通气患者,关注的结局指标主要为ICU-AW和死亡率。
图2 中国知网收录的ICU-AW干预研究突现词
图3 PubMed收录的ICU-AW干预研究突现词
3 讨论
3.1ICU-AW相关干预研究的地域力量分析国内外ICU−AW相关干预研究的发展进度有所不同,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后期发展速度和力量虽有所增强,但国内外整体发展力量尚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各地区发展速度和力量也有所差距。
3.1.1全球区域研究力量不均衡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英、美两国在ICU-AW相关干预研究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且其中不乏跨国、跨地区、跨机构的多中心试验。我国虽在PubMed收录该领域的发文量排名在第3位,但与排名前2位的国家仍存在极大差距,也鲜有多中心研究的报道。此外,国外已形成有完整的ICUAW评估、诊断及预防体系,而我国目前仍以理论研究为主,临床实践运用较少[13]。分析其原因:①我国该领域研究起步晚,近十年才开始有相关研究报道,与英、美两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力量存在一定差距;②多项研究显示,作为国内危重症患者防治ICU-AW干预的主要直接执行者,国内ICU护士对ICU-AW的认知程度较低,对该疾病的干预实践知之甚少,从而导致该方面的研究力度和深度有所欠缺[13-16];③国内相关研究多为单中心试验,但不同地区、机构的环境和医疗力量等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差距。
3.1.2国内区域研究力量不均衡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在ICU-AW相关干预研究起步虽然较国外晚,但从2015年开始,发文量便呈指数型增长,表明该领域研究正在以迅猛之势飞速发展,且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国内的研究热点,这可能与国内重症医学不断发展,医护人员对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重视度提升有关[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ICU-AW相关干预研究以华东地区居多,西南、华北、东北地区在该领域的研究力量较为薄弱。分析其原因:东部地区护理工作者高学历者比例较高,以本科及以上为主,而西北地区的护士该层次学历者极其匮乏,多数为中专和大专[19],而护理科研能力与学历相关[20],学历也是影响ICU护士ICU-AW方面认知的主要因素[13],故东部地区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多。此外,东部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及地理位置等优势,经济较为发达,区域研发的经费投入较高,研究者的积极性较高,而经费投入量与创新能力显著相关[21],从而使得东部地区ICU-AW相关干预研究的发展同时具备了资本、关注度和与之匹配的能力,因而产生了更多的相关科研成果。
3.2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到高频关键词、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突现词,发现国内外ICU-AW相关干预研究的关注热点大致相同。虽然国内ICU-AW干预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广度较宽,且在逐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干预策略。具体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如下。
3.2.1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外都在细化研究ICU-AW的高危人群。在危重症患者的基础上,从不区分ICU疾病类别的机械通气患者,到特定疾病类别的患者,如ARDS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术患者(尤其心脏手术)及脓毒症患者等;从不论有无ICU-AW的所有危重症患者,到确诊患ICU-AW的患者;从对ICU患者进行干预,到对转出ICU的幸存者进行干预。此外,国内还关注了肾脏科ICU患者和肿瘤患者等[22-23]。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从中医的角度,研究不同中医症候类型的ICU-AW患者的干预效果,如湿热型、脾胃虚弱型ICU-AW[24-25]。ICU-AW的症状表现为各种反射消失、无明显原因的肢体对称性弥漫性肌无力、肌萎缩和四肢瘫痪[26],此症状从中医诊断角度可归于“大气下陷”“痿证”“虚损”等范畴[27],故从中医角度对ICU-AW进行分型,进行辩证治疗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取之处。但仅从症状上将ICU-AW与类似中医病种进行归同仍乏科学性和说服力,今后可从病理生理学等角度证实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3.2.2干预策略从干预策略来看,国内外虽然都对早期活动干预和电刺激干预的研究较多,但相较于国外,国内早期活动方式多为保守的运动如被动运动,且缺乏个体性特征,虽然也有一些研究想要实现有个体化目标的、分期的运动干预,但大部分的分期标准不够明确、具体,使得在执行时无法分辨确定特定患者应对应何种运动方式;国外的运动干预策略已经趋于成熟,多为循序渐进式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且已经开始探讨比较不同侧重点的运动方式对ICU-AW的影响,如比较功率自行车和抗阻力训练对ICU-AW、不同层面肌肉力量的影响[28]。除以上运动方式外,国内外都发展了较具特色的ICU-AW干预方式。如国内目前研究较多的为2项及以上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干预,同时也探索了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干预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2项联合干预的分组设计中,多为一组不施加任何干预,一组采取联合干预,少有单一干预和双项联合干预之间的比较设计,所以无法明确所得结果是联合干预中的某个单项干预即能达到的效果,还是双项干预叠加的效果。此外,2项及以上的综合干预策略的制订大部分都缺乏严格的循证支持,各个干预之间是否能结合使用缺乏理论依据。相较于国内,国外的干预研究较为全面,探索了认知干预[29]、营养干预[30]和药物干预等[31]。
3.3ICU-AW干预研究展望结合本研究结果,建议我国学者今后开展完善从事急危重症护理人员ICUAW培训体系的相关研究;在相关干预研究的结局指标中进行创新,纳入患者ICU-AW的相关指标以及患者其他方面的指标(如患者满意度及经济学指标等);加强多中心合作意识,让更多的重症患者能够得到规范、科学的防治。在实施多项措施联合进行干预时,建议严格按照循证步骤进行干预方案的设计,从而增加干预策略的科学性;各干预措施之间是否能够结合使用也要有相应的理论依据。此外,可结合我国中医护理特色,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ICU-AW干预策略。
4 小结
本研究对国内外ICU-AW相关干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了相关研究的发文数量、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关键词分布及突现文献热点分析,总结了后续研究可能的切入点,提出研究展望。但本研究仅检索了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研究结果的代表性有一定局限性,下一步将扩大检索范围,对ICU-AW相关干预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开展ICU-AW相关干预研究,减少ICU-AW的发生,改善患者疾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