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活动中自制玩具投放适宜性的探究
2021-08-15凌莉丽苏州工业园区为明幼儿园
凌莉丽 苏州工业园区为明幼儿园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玩具是幼儿的游戏支柱,是幼儿交往、合作性学习的物质条件,有助于幼儿实现学会学习、生活、合作、发展的培养目标,也是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同时幼儿园的各类玩具应能够引发幼儿的思考,促进幼儿交往,也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目前市场上的玩具产品设计中教育专业化严重缺乏,对幼儿园玩具配置方面的功能性研究与指导不足,较多关注外观设施及大型配置,不太注重为每个幼儿提供可操作的玩具,因此自制玩具的利用价值日显突出。
教师是自制玩具的主要设计者和开发者。幼儿园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实际需要选择和制作适宜的自制玩具,以供幼儿游戏,为孩子们的游戏和学习发展创造机会。
此研究通过对区域游戏活动中自制玩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幼儿的实际操作,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调整策略,旨在帮助教师发现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对自制玩具的不同要求,更好地调动教师的主动性,让幼儿园的自制玩具更适合幼儿操作,提高兴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自制玩具在区域游戏中使用的现状
(一)区域游戏中自制玩具的种类、玩法
根据玩具的教育功能,老师们自制玩具基本一般有三类:形象模拟类、益智类、动作技能类,小班主要以形象模拟类和动作技能类的自制玩具为主,益智类自制玩具较少,中班班多一些的动作技能练习,大班以益智类的自制玩具为多。
(二)自制玩具需制作的时间
一般来说,幼儿园自制玩具主要配合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制作相应的玩具,通过和班级带班老师的交流发现,教师需要在自制玩具上花费很多时间,主要利用了老师带班的空班时间,比如小朋友午休时间,一般在教室里制作完成的,这就表明老师制作玩具用的是上班时间,也有老师适当的发动心灵手巧的家长配合制作些许自制玩具。
(三)区域游戏中幼儿对自制玩具的选择
在区域游戏中,很多老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心制作的玩具似乎并不受孩子的欢迎,使用率并不高,我们对不同班级各区域自制玩具选择进行观察,调查记录发现,首先各年龄段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求不同,所以孩子对班级不同区域内自制玩具的喜欢程度也不同,如大班数学区投放的自制玩具,较受孩子的欢迎;小班语言区材料明显不受欢迎,但益智区投放的自制玩具较受欢迎。其次自制玩具设计的操作难易程度会影响孩子的选择,太难和太易孩子都不会选。另外,自制玩具的鲜艳色彩和经久耐用也会对孩子的选择起作用。
(四)区域游戏中自制玩具的管理
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各班自制玩具的摆放相对比较乱,很多材料都是制作好了随意地放在了区域里,没有根据孩子的兴趣,根据玩具柜的分层大小适宜摆放,自制玩具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很多老师在小朋友区域游戏后没有注重自制玩具的整理环节,比较多的幼儿是将玩具堆放在一起,没有分类摆放。
三、区域游戏中使用自制玩具主要问题
(一)自制玩具的种类单一,数量不多
教师在日常游戏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更好的自主学习,创作的自制玩具大部分创意独特、构思巧妙、制作精美,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和联想。但是,自制玩具的种类依旧不多,在区域游戏中更多的还是购买的成品玩具和由废旧材料直接投放进的玩具,自制的玩具占有比率不高,而且种类也不多,主要还是形象模拟和动作技能的较多,形象模拟的比如头饰、手偶、指偶,动作技能的集中在户外器械上。
(二)自制玩具的玩法单一,教育功能没有充分体现
幼儿在区域游戏中通过对自制玩具的选择和操作,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自制玩具应有一定的目标,具备一定的教育功能,但有的教师在制作和投放自制玩具时就限制了玩法,禁锢了幼儿的思维,幼儿经过一次或两次操作后,就失去了对自制玩具的热情,自制玩具的教育功就无法发挥,孩子的热情不高,自制玩具的教育价值也无法体现。
(三)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方法不适宜
在活动中,有的教师急于让孩子得到发展,总是会不断地规定或提醒幼儿的活动,同时,对自制玩具的玩法也有很多限定。
也有的老师在活动中,没有注意对幼儿适时的观察和及时的帮助指导,认为区域游戏就是让孩子们自由玩的地方,教师不应加以干涉,所以,小朋友在玩的时候,老师只进行维持秩序的管理。
(四)区域游戏中自制玩具投放得不合理
1.投放的自制玩具缺乏兴趣性、动态性
老师为孩子们准备的自制玩具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有的班上自制玩具材料比较旧,不能吸引到孩子,有的甚至已经损坏、褪色,但仍在给孩子继续使用,不能做到定期流动、整理、投放,这样的自制玩具确实很难提起幼儿的兴趣。
2.投放的自制玩具缺乏探究性和引导性
老师投放的自制玩具不能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不能引发幼儿的探究行为和探究兴趣,这样的自制玩具不利于孩子主动性、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3.投放的自制玩具缺乏目的性和层次性
自制玩具的投放和设计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点及本年龄段的活动目标,很多还是老师喜欢做这个,就投放这个,喜欢做那个就投放那个,因此很难满足孩子的要求。同时,老师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所提供的玩具难易度一样,操作方法差不多,没有层次性,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求。
4.投放的自制玩具缺乏安全性和经济性
有老师为孩子自制的玩具易折断或损坏,相对,易损坏的玩具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老师提供的自制玩具不能做到定期消毒,对孩子来说也不安全。
四、区域游戏投放自制玩具的调整策略
策略一:老师在投放区域游戏材料时应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幼儿的能力差异,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要注意,依据预设内容投放的活动材料也不是固定的,幼儿在活动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关注幼儿的操作兴趣,发现幼儿的操作难点,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分析,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1.同一区域内设计不同内容
教师在设置区域游戏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将这些目标融入活动内容当中,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设计和投放材料,使区域材料中蕴含的教育目标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相匹配。因此,教师在设计和投放材料时要思考每个区域的内容对幼儿的发展是否有价值,同时巧妙地将幼儿分阶段的发展目标体现在不同的区域游戏中,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例如,大班、中班和小班同样在生活区,但投放的材料却是完全不同。
2.区域内的内容相同但难度不同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不同,他们在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动作发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会因为年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投放区域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材料,既要能满足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具有挑战性。相同的活动内容,教师就需要突出材料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
例如,都是“拼图”游戏,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整体与局部的感知程度不同,专注力也不同,教师就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提供不同块数、不同切割形状、不同色彩搭配的拼图材料,材料的难度不同,对幼儿的发展目标就明显不一样。
策略二:区域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同一年龄段,不同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和速度也不一样,我们要关注这些不一样,才能避免出现有些幼儿不会操作,有些幼儿又觉得太简单,不想操作的现象。因此,老师在投放自制区域材料时要注意在同一年龄段投放不同难度的材料,这样既能满足能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幼儿,又能够为能力发展水平较弱的幼儿提供发展的机会,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都找到喜欢探索并且与自己能力和兴趣相匹配的区域材料。让平常有些不自信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体验成功,而平常能力较好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也不能挑战自己,发现新的目标。
幼儿的能力和兴趣会随着区域游戏的不断进行而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能力,随时观察幼儿对区域里各类自制材料的选择频率和操作现状,及时对区域里材料投放进行适时的调整,让区域材料形成动态化的更换。
1.删减
当一份自制玩具的操作难度对幼儿来说已经没有挑战性,幼儿就会对这份玩具失去操作的兴趣,作为教师发现这一问题时,就可以考虑删减这一部分幼儿已经没有兴趣的自制玩具,让区域里的材料时刻在变化,才能让幼儿对材料不断保持新鲜感,从而不断去挑战。
2.添加
当发一份自制玩具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但这份玩具本身仍然有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可能,教师可以考虑对这份材料进行适当的添加新材料,可以增加数量,可以提供操作单或记录单,通过添加新材料可以提高操作要求,让原本幼儿已经没有兴趣的自制玩具又发挥新的作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高幼儿的操作兴趣。
3.组合
当发现自制玩具幼儿不喜欢时,还可以考虑材料与材料的组合呈现,我们可将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材料组合起来,通过材料的组合,就有可能创设出新的游戏情景,从而出现新的活动内容。当然组合的材料可是同一区域内的材料,也是跨区域的材料。
当然实施以上各种策略的前提都是教师首先要能够了解幼儿。因此在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发现幼儿当下的活动兴趣和发展需要,同时也要能够看到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依据《指南》,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分析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以此为参考进行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自制玩具投放后,教师要观察幼儿的选择频率,反思其中蕴含的能力要求是否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据此对投放的自制玩具进行调整。
五、结语
本文初步探索研究了区域游戏中自制玩具投放的适宜性,通过自己在本园各班的观察,发现了园内自制玩具投放和使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对区域游戏中自制玩具的投放提出了些许策略,希望能够帮助老师,真正发挥自制玩具的作用,帮助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