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途径及作用

2021-08-14王朝朝牛立蕊朱思慧茹鹏浩刘玮琦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

王朝朝 牛立蕊 朱思慧 茹鹏浩 刘玮琦

摘 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我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同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淬炼出宝贵的抗疫精神。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抗疫精神;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72

抗疫精神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可贵的精神财富,以生命至上的仁爱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心怀天下的担当精神为内核,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彰显与体现。开辟抗疫精神进入高校思政课新路径,让大学生真正理解抗疫精神,传承抗疫精神,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树立正确三观、健康成长成才。

1 抗疫精神的形成与凝聚

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我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在短时间内基本控制住了疫情,给世界的防疫提供了范本。在与病毒做斗争时,形成并凝聚出了以生命至上、舍生忘死、守望相助、心怀天下为核心的抗疫精神。

(1)生命至上的仁爱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国家层面,生命至上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用大量措施保障民众的安全;从社会层面,生命至上就是对有病症的人及时治疗,对于疑似及时隔离,社区、医院、学校等部门联合行动,倡导民众做好防護,健康出行;从个人层面,生命至上就是无数医护人员与志愿者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为别人的生命健康而默默付出。在抗击疫情期间,我们与时间赛跑,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不论年龄、性别、贫富,为挽救每一个生命倾尽全力,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

(2)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基辛格曾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在抗击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李克强总理亲赴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以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为代表的医护人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在最危险的时刻,奋战在疫情一线,用自己的辛勤汗水甚至生命扭转着疫情的走势,保障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还有更多在镜头背后的无名英雄,他们冲击在疫情第一线,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着雷神山、火神山等“中国奇迹”,保障着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的充足供应。这种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顽强意志。

(3)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在整个疫情防控过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方力量都积极投入了这场战役中。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全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社区、村庄群防群治,严格做好量体温、测核酸、做登记,不漏一村(社区)、一户、一人。以韩红慈善爱心基金会为代表的慈善组织筹集善款、物资,第一时间驰援疫区;以马云、马化腾、雷军等企业家,明星、网红等都积极参与到抗疫中来,不仅捐款捐物,有的还亲自前往疫区,或者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来呼吁大家、传播正能量;各省份源源不断地将物资紧急运送至武汉,海外同胞则通过购买口罩等行为积极参与到抗疫中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4)心怀天下的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面对疫情时,中国同样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疫情期间,我国开展援助,捐赠物资、派遣专家、分享经验。2020年4月,我国积极向哈萨克斯坦、老挝、委内瑞拉等国家派遣抗疫专家,同时还积极援助抗疫物资,并通过视频会议与孟加拉国、巴西、新加坡、德国、韩国等国家交流抗疫经验。截至2020年10月20日,中国已向全球150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出口口罩1790多亿只,防护服17.3亿件,检测试剂盒5.43亿人份,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担当。

2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途径

抗疫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与思政教育关注社会、贴近实际的要求相耦合。抗疫精神的弘扬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有同样的方向,在具体知识点的结合上更是丰富多样。

抗疫精神与党的领导结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宪法总纲。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在抗疫过程中,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通过事实来证明党的领导是抗疫关键所在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正确性。

抗疫精神与以人为本结合。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人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在疫情发生时,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强调“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整个抗疫过程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首要任务,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抗疫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利益共同体。”在面对疫情时,中国展现出了大国担当,中国政府和各级组织与世界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积极向全球疫情重灾区伸出援手,并通过严防严控向世界提供了防疫的范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积极交流防控经验,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者积极的力量。总之,中国政府及人民的抗疫精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明体现。

3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作用

抗疫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鲜活素材,对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讲好抗疫故事,弘扬坑疫精神,促进大学生提升民族自信、树立正确三观、健康成长成才。

加强爱国教育,提升民族自信。《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项调查,一半以上的青年认为国人普遍崇洋媚外;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时,近一半青年感到不自信。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是思政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作为鲜活的教材使大学生接受一场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教育。当疫情来临之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筑起了一座抗击病毒疫情的钢铁长城;我国在抗疫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再次被证明,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温度,再一次震惊世界。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让当代大学生知道生于中国、长在党旗下,是多么自豪、多么有安全感的一件事。

增进舆论引导,树立正确三观。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后,部分西方政客和媒体对中国抗疫成果及贡献视而不见,以“人权”“自由”为由对我国的防疫措施加以嘲讽,进而质疑我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三观确立的阶段,思想政治水平和分辨能力还不够成熟,再加上国内部分知识分子不负责任的煽动和不良情绪的传播,使得大学生容易被西方价值观所迷惑、误导,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所以,我们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建设好网络空间,用抗疫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和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事迹作为思政课的优质资源,及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在中正确舆论的引导下,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辨别事物的能力,進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培养优良品德,促进健康成长。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整体而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多元文化的交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丰富性、专业性、便利性普遍提升,他们的鉴别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普遍提升。但是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社会思潮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将抗疫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生命至上的仁爱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心怀天下的担当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中,用真实感人的事件去教育他们、感染他们,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注入动力,增强防范和抵制消极思潮和文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筑牢防护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记者.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报,2020-01-26(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2.

[3]张一琪.中国积极支援多国抗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4-10(2).

[4]光明网.工信部:中国已向全球出口超1790多亿只口罩[EB/OL].[2020-11-12].https://m.gmw.cn/2020-11/12/content_1301789324.htm.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9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07.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7.

基金项目:2019-2020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大思政育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两线多维综合改革探究”(2019GJJG331)。

作者简介:王朝朝(1993—),男,山西晋城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人事处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牛立蕊(1989—),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朱思慧 (1994—),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助教,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公共管理;茹鹏浩(1993—),男,山西晋城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数理系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玮琦(1993—),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