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我们如何汲取经典的力量

2021-08-14

上海戏剧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民族化戏剧

编者按: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便是具有不断被解读、不断启人思考的力量,要成为优秀的编剧,便必须具备反复从经典中汲取营养的能力。本期“沙龙”我们请“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青年编剧来谈谈对“再读经典”的感悟,他们是来自话剧、戏曲、儿童剧、舞剧等各舞台艺术门类的80后青年编剧,此次参加“计划”学习使他们有机会系统地重新阅读经典剧作,那么这群步入而立之年的青年编剧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呢?

讓经典照亮当下的生命

冯敏仪|广东粤剧院

有句话说的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实“经典”的也是“当下”的。所谓的经典,必定是经过大浪淘沙、千金不换;必定与人类的普遍命运、与人性的众多剖面息息相关。经典是永恒的,但同时也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的解读者、再创作者的视角和体验,折射出不同的光彩,并因此,使“经典”和“再经典”之间,经典作家与读者、再创作者之间,“经典其时”和每一个“当下”之间,产生出奇特而微妙的联系和化学反应。

比如汉诺赫·列文,抽取了契诃夫《哀伤》《苦恼》和《在峡谷中》这三个故事中的必要元素,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安魂曲》,从而对“一个人应当如何度过他的死亡”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考。《安魂曲》对契诃夫作品的再创作,是作家自我与经典的观照,是此时与彼时的对话。在读这样的剧作时,我们能由此及彼,一层层剥“壳”,逐渐触碰到深邃的、关乎生命个体而共通的本质,从而无限生发出属于每个个体的自我沉淀——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从一个,到另一个,到无限个,由此及彼,最后又归元到人类共同的命题之中。

另一方面,每个人,无论是读者还是再创作者的感知力会受到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影响,而经典的可贵之处也在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走进它,必然都会有所收获。所以读经典,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所需要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探索,让自我走进它的世界,让它照亮自我的生命。

每一次的经典阅读

都能感受到力量的蓄积

朱雯娟|安徽省马鞍山市文艺创作室

卡尔维诺曾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道,一个人在成熟的年龄读一部伟大作品,会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毋庸置疑,当我们带着更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深刻的情感思索重读经典作品,总能在新的共鸣中获得创作的能量与方向。

经典往往具有深刻性与多义性。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进入高层次的审美体验,更能培养更高的审美品味,树立更高的审美标准。从具体创作规律来看,研究经典作品,如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联、人物形象刻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情节结构方法等等,通过寻找它们的共通与独到之处,有助于更加迅速理解其思想艺术内涵。除此之外,对于作品类型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现状了然于胸,也能为个人创作指明航向。

每一次的经典阅读都能感受到力量的蓄积。中国戏曲经典作品如《琼林宴》《穆桂英大战洪州》《三滴血》等作品的传统与现代融合、莎士比亚的人文内涵、易卜生的情感张力、奥尼尔的心理表现、契诃夫的诗意表达等等,使我们不禁观照自身,叩问当下创作现状,对未来创作可能性做出新的期许……

经典戏剧作品的魅力

王英|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

经典的魅力在于常看常新。对剧作者来说,它像一座宝藏有无限挖掘的可能,越下功夫越能收获有益创作的“宝贝”。在这次学习过程中,老师带领我们寻找到打开宝藏的钥匙,从戏剧情境的设置、人物关系的构建、人物丰富性复杂性的刻画、开头与结尾的选择等诸多方面解剖经典剧本,领略以前所未曾领略到的经典的魅力。《玩偶之家》中,从林丹太太与娜拉的对话里感受到林丹太太作为娜拉“好女友”身份中微妙的妒忌,可见易卜生对人性体察的细致入微;契诃夫剧作中,大量日常化场景的运用带来一种对生活的“静观”之感,可以体会剧作家如何用精心的艺术加工来雕刻时光;通过对布莱希特生平的了解与四大名作的解读,深刻理解在戏剧中创造具有现代性的哲理艺术典型的意义;从莎士比亚戏剧与原作故事的对比,学习剧作家如何筛选材料、吸收融化成具有崭新意义的作品。剧作者对经典作品要常怀敬畏之心,不断地、反复地挖掘这座取之不尽的宝藏。

经典为剧作者们提供了大量的编剧创作技巧示范,在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典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始终关注人类命运的问题,这是剧作者应当学习的重点。经典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有时呈现为诗意,有时呈现为哲思,有时二者兼有,它要求剧作者在价值观人生观等精神理念上具有一定的深度与高度,惟此才能在经典中找到共鸣,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

拿过来与化过来

莫霞|上海越剧院

人的一生当中,需要在不同阶段反复阅读经典。因人的际遇、感知和领悟力不同,便有不同的收获。如今我在而立之年,有了些许创作经验、人生感悟之后,再读经典,便有了有别于学生时代的体悟。譬如我读布莱希特,便非常关注三个方面:第一,他从中国拿了些什么东西?第二,他是怎样将这些东西化为己用的?第三,他这样化用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我关注的是他从东方拿过去化过去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关注?因为我希望再从西方拿过来化过来。

拿来容易化用难。现在我们都知道中国哲学、文化、戏曲等留给我们许多宝藏,不仅布莱希特拿去建立了他的戏剧理论,近些年来如《安魂曲》《叶甫盖尼·奥涅金》等当代作品也已然将这些方法运用纯熟、水乳交融。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新近写作了《中国演剧体系构想》一文,亦提出吸纳传统文化、戏曲等营养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演剧学派或体系的愿望。而这,正是符合当代戏剧发展潮流的。我们从前忽略了这一点,是因为刚开始打开国门还在攀爬期,我们更注重海绵般的从外吸纳;而如今我们开始重视,是因为我们更加自信。我们感到这项工作的迫切性,然而在如何践行的方法上,尚需时日摸索。

在此,我仅初步对布莱希特的化用方法表示关注,而究竟他的方法如何值得借鉴,这将是一项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潜心琢磨。

戏剧民族化

熊伟|江西省文演集团

学习经典、分析经典、再创经典,这是我们作为剧作者的必经之路。可从经典中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却是一个重要的长期课题。

谈经典,先对照如今的戏剧创作。纵观如今的舞台剧作品,因重大时间节点、重大事件等创作动机的影响,虽有佳作,但因题材的高度重合、情节的极强相似度容易让人产生观赏疲劳。即便如此,几部新创作品依旧让人眼前一亮,如话剧《八百里高寒》和《走过天涯还有路》,这两部作品有着故事不同,却有着相似的共通点,就是在用——中华民族思维去创作。直白点说就是无论在编剧、导演、表演和舞台呈现上都在努力靠近——戏剧民族化的创意思维。

什么是戏剧民族化,从欧阳予倩、焦菊隐等大师再到如今的郝戎,都谈中国戏剧民族化多年。那么怎样去做到中国戏剧民族化呢?有说是借鉴中国戏曲的表演模式、或者借鉴舞台形式、创作规律,元曲的诗意等等。但我个人认为戏剧民族化最关键的还是要写出“中国式角色”——按中国民族思维去处理事件的人物——以及有一直以中国民族思维方式去创意舞台上各工种的艺术工作者们。

说回经典作品。这些中外经典剧作,都是以“人”取胜。我们也许不记得情节,却难忘个个鲜活的角色。每个民族因其文明和土壤造就了自己独有的处事观念及情感表达方式。因此未来的创作应该写出“仅此一位,别有不同”的民族思维。而不是仅仅以“人”这个角度去书写,不然难免因其笼统性,而导致剧作台词与行动方式存在更多剧目中角色桥段等相同性(同质化)。我认为是解决如今舞台上出现众多的“同戏不同剧名”“同个性不同地方”这种同质化故事及同类化角色增多的一个“破题”之旅。

民族精神的传播需要未来演艺市场上有更多民族化的题材,我们更要认清世界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大艺术家在这些作品中写出了他们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独特且细腻的处理方法。人——是一切戏剧情境的载体。如果这个“人”都没有民族思维,那这部剧作也就没了民族特性,自然成不了未来经典。这就是我个人从舞台经典作品中找到未来创作的根基——戏剧民族化的灯塔。

读经典,学经典

王娟|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个人认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其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跨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同样一部多年前的经典作品,有的人会读出女人破茧成蝶的壮美,有的人会读出男人的百般不易,有的人读出婚姻关系中的相互制衡,有的人读出一地鸡毛的世俗生活,有的人读出深刻的爱情哲理和人生体悟……不同的人读出不一样的内容,但这些好像都那么有“当下感”,仿佛并不是那么久远的一个作品,而是写的我们今天的、身边的生活。这就是经典的魔力。

反观我们当下的某些艺术创作,明明看似写的今天的生活,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陈旧感。这些陈旧感来自哪里呢?或许,一是因为我们许久没有“进入”真正的生活,总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没有做到“占有生活、从生活中打捞剧本”;二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还没有真正的打开,无法站在一定的高度、无法潜入一定的深度,作品肯定也不具备高度和深度,无法实现广泛的社会认同。经典作品值得我们学习,不仅仅是创作技巧,更多的是创作思维、创作高度、如何创造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我们要认真研究经典作品,汲取营养,自我审视,才能书写好下一部作品。

致敬经典  自省吾身

刘融融|河北省艺术研究所

此次到中央戏剧学院参加编剧高研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对经典作品的学习。源于古希腊的戏剧和起始于元杂剧的戏曲,如两幅瑰丽的画卷,通过一部部经典作品呈现在我眼前。如此系统地对戏剧文学的阅读和分析为我迅速搭建起戏剧世界的基本框架,而东西方戏剧的对比阅读,又能让我非常直观地体会到戏剧和戏曲在艺术本质、气质和背后文化的异同。

同时,我还在阅读中发现,几乎所有这些伟大的作品,都在努力地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个哲学母题正是这些伟大艺术永恒的创作母题。只有技术,只能成为工匠;有了哲学,才能成为艺术家。

傳统和经典是我们学习的家谱

陈卓|国家京剧院

经典,是经过岁月流转后沉淀的那份精华。阅读经典,是一种含英咀华常读常新的经历。当你的阅历渐渐丰厚,见识渐渐广博,在时光的檐廊里与经典相遇,就一定会在大师的怀抱中汲取到生活的给养,一定会在熟悉的故事里获取到存在的力量,也一定会在猝不及防中看到多样的自己。读《玩偶之家》,年少时看到的是娜拉的伤心,如今看到了她的清醒。读《海达·高布乐》,年少时看到的是海达的嫉妒,如今却看到了她的走投无路。读《牡丹亭》,年少时看到的是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如今看到的是她对青春的珍视。我们通过经典能够深入理解世界,在别人的故事里升华和洗涤自己的灵魂。

再读经典,还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大戏剧”的思维。作为戏剧,叙事性表演自古至今始终是它的艺术核心,不管何种载体、何种形态的戏剧,都不曾离开过戏剧的总体规律。《诗经·大序》所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以,我们应该在广袤经典的深厚积累中博采众长。无论是戏曲、话剧、音乐剧、歌剧、儿童剧都是对人的剖析,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认识人性。那么只要是我们认为是好的,一切都可以为我所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论是讲述的方式、空间的流转,还是场面的构成、人物的设置,都可以灵活运用。我们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但我们也不能被形式所束缚,要用更广角的镜头来完成戏曲的现代化,而传统和经典,就是我们学习的家谱。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民族化戏剧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传统戏剧——木偶戏
读经典作品的体会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为什么读经典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