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由来
2021-08-14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1年8期
相传在战国时期, 当时苏秦主张合纵抗秦,与张仪主张的连横事秦针锋相对。苏秦遍游六国,到了齐国都城临淄zī,见到了齐宣王,进行游说抗秦。齐宣王慨叹齐国的兵力不足,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计算了一下,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雄兵,抗秦的兵源仅临淄一城就足够了,若再加上别处兵源,力量就更加强大。”苏秦的这种算法,显然是如意算盘,因为临淄城不可能每个家庭都能达到出三个男子当兵的标准, 这里有各种情况, 有的是鰥ɡuān寡孤独, 有的有女无男,有的只是老弱病残,因此所谓临淄二十一万雄兵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
后來,人们把“三七二十一”作为讥喻的贬义词相传,并在含意上有所扩展,成了不顾背景和前提,不认清形势局面,不顾条件与可能,不问是非曲直,不分青红皂白,不考虑事物发展的过程与后果,一味胡干蛮干、充愣大头的同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