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高职院校大学生角色期待与行为引导的实践性研究

2021-08-14柯芳李梦媛柳超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现状

柯芳 李梦媛 柳超

摘 要:近年来,由大学生不良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频发,本文通过苏北高职院校多彩校园生活的心理需求调研,内容上以苏北高职学生的心理现状为研究视角,以中国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背景,探寻学生在新时期作为社会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为国家的高职高专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33

现在的学生被人们赋予“奔放”“大胆”“愤青”“冲动”等字眼,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变化最为激烈,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发展的阶段。在这些人群中,有一类学生应该更加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的生存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心理压力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更大,根据202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所示,2019届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295元,比本科生低一千元左右,除此以外,高职院校中9.9%的生源是来自于贫困地区的农村生源,这个数据高于地方本科院校(9.5%)和“双一流”院校(6.1%)的基础数据。因此关注高职生群体的人格健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高职生身处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评价和生活的重点也逐渐发生了转移,在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型本科是国家重点打造的教育类型。人才质量的要求更高,而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家设定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21年的主题是“关爱自己,阳光成长”。为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可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正确定位自己在校园中的社会角色,迫在眉睫。这是社会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国家政策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需要。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基于校园资源,我们针对苏北地区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内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对象为在校高职生。调查问卷共分为八个部分,涵盖基本信息、学习、情感、人际交往、就业与提升、校园生活、校园消费、校园角色。通过样本分析可以更直观、全面的了解高职生对大学生活的态度。

调查计划中,本次调查拟发放600份,通过送发、访问和网络的形式进行问卷收集,收回有效问卷596份。

2 苏北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通过对相关苏北学生心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筛选。调研结果发现高职生心理问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高职一年级学生问题聚焦在对新环境的适应;二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情感表达、学习状态感到焦虑;三年级的学生更多关注就业、未来的发展等。

共性的是78%的高职大学生存在生活习惯不自觉、学习状态低迷、未来就业迷茫等现象。样本显示69%的学生出现自我评价较低,自卑等心理现象,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面对大学生活70%的同学表示不知所措,有近半层的学生认为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21%左右的学生明确表示无法适应。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正确定位自己在校园中的社会角色,多数人无法独自面对,显得不知所措,都面临着角色扮演的失调,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但是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具有猎奇的本质,需求期望见识更多的经历故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學生青春好动充满想象,敢于尝试乐于创新,趋于尝试多种社会角色,这就更需要在解决学生的热点需求和角色期待的同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

3 苏北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学生自我认知存在偏差

根据调研结果可知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学生角色,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自我认知存在明显偏差,他们并不清楚作为高职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区别,更不清楚毕业走上社会后所面临的现状,缺乏最起码的职业规划。对社会角色与大学所扮演角色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没有概念。

苏北高职生年龄一般处于16-22岁之间,处于“心理性断乳”的最后时期,情绪起伏较大。由于高职生群体生源的特殊性,心理需求和发展方向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大部分高职生在学业上,由于在早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弱、文化基础差、对知识缺乏兴趣,很多高职生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面对更加专业的高职课堂,获取的知识不能有效消化吸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课堂上迟到、早退、逃课层出不穷。在情感上,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较低,在收到外界压力后,更容易产生抵抗和逆反的情绪。高职生更渴望得到认可、赞同和关爱,对理想充满了种种幻想,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激烈的就业更易遭遇挫折,继而产生一种“破瓶子破摔的心理”,自暴自弃。

所以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由于社会环境、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标准以及个人领悟能力的差异,致使社会期望与实际扮演中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偏差对其身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2 教师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形式化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是大多数学校的兼职教师。他们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缺乏专业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也不能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地进行干预。然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自身素质和工作经历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巨大。很多的心理健康教师重视思想教育,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多数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为思政电影赏析、思政主体班会、心理测试,创建心理档案,普遍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思政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当学生提出自己的心理困惑时,多数教师会针对学生提出的心理咨询问题进行思想政治的说教,用一种说服性的语言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教育附庸化。学生易产生一种抗拒心理,就算有需求也不敢接受心理咨询,并没有将问题落到实处,这不利于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