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2021-08-14赵永杰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实现路径新课标

赵永杰

摘要: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的原则。基于此,通过在教学中积极的实践和探索,从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民族性五个方面论述在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实效性方面的思考和体会。

关键词:新课标  农村中学  有效性  实现路径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新课程改革下要提高效率、质量、成绩,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读、议、练、讲有效结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才能向课堂要质量,达到课改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和新教材的运用的教学效果。教育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笔者在多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五性( 即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思想性、民族性) 入手,着力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然、和谐的气氛,使学生萌发强烈的参与感,主动开拓思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收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效,达到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一、注重知识性

俗话说: “万丈高楼平地起。”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是培养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的起点,因此思想品德课首先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把思想品德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讲透。例如: 针对学生提出的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问题时,笔者在课堂上详细给学生介绍了从1840 年到1919 年近80 年间,中国人民使用“其他主义”拯救中国不断遭受失败的事实: 洪秀全的平均主义不行,康有为的改良主义不行,“戊戌变法六君子”的鲜血告诉我们,“跪着造反”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孫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还是行不通。只有当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始用崭新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和组织行动的时候,中国革命的面目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了解了这段历史,学生才较为具体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形成的。当引导学生把观察问题的立足点从抽象的理论转到中国的实际国情上来以后,学生思考问题就冷静、实在多了。通过讲透思想品德课知识结构体系中的知识性和内在逻辑性,学生才能够正确地思考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所以教师必须重视知识性,这是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要求。

二、注重时代性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 年就指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长期以来,社会中的人们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认识都是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这是学生上政治课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注重改进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赋予时代性。电脑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出现,为完成这一任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而教材是不可能随时更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随时利用信息技术将社会热点引入课堂,将学生所在地区及周边发生的新闻、案例引入课堂,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结合教材、改编教材,丰富课堂容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

三、注重趣味性

前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没有兴趣就没有发现的乐趣,就没有才能和爱好,就没有活的灵魂,就没有人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乐学才能善求。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因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增加思想品德课课堂上的趣味性,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维系起更加紧密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达到生动、互动、主动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辩论题,希望通过用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

四、注重思想性

政治课教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思想上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一方面,联系社会实际。把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适时适当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五、注重民族性

对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三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问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操,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笔者利用多媒体将歌曲《大中国》与我国各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生活场景、穿着服饰等要素的相关图片整合起来制成课件,作为本节课的导入部分给学生播放。当学生听到这欢快而温馨的弦律时他们的情感世界被激活了,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感情得到了升华; 当学生看到我国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生活和穿着服饰等的相关图片时,他们对56 个民族团结友爱,亲如一家的内在含义有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这样的导入,不仅使课堂教学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也让学生们在获得真知的同时促进了他们心智的改善和爱国情感的提升。

总之,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观念带动更新,更新促进发展。今天,素质教育的重任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思想品德》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素质健康成长,成为引领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的重要航标。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满腔热情,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我们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与时俱进,努力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实现路径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