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教育科学理论探讨

2021-08-14李寒阳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哲学建构理论

文化哲学是学术研究常用的研究原理与研究方法,是基于文化馆和文化活动行程的关于主题的理论体系。文化哲学不一定是一种固化的方法,但其在学术研究中的指导价值不可否定,其在解决历史与发展问题、文化动力条件、文化历史作用、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中有着重要意义,是研究一种理论向另一种理论迁移、一种理论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特征、一种理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重要研究哲学与理论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哥们学科的统称,其包含了对教育理念的研究、教育模式的研究、教育方法的研究、教育目标的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但是教育会随着社会变迁而逐渐发展,其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冲击,教育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为了更好地解释教育的问题,我们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遵循文化研究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对教育科学理论进行批判与建构,找到教育的科学理论,指导教育回归“本源”,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的创新与突破。

《论教育科学:基于文化哲学的批判与建构》一书由申仁洪所著,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遵循文化哲学的研究方法突破了教育科学的重重迷雾,对我国教育科学理论进行了批判和建构,为我国现代教育科学理论进行奠基。本书以“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批判与建构”为主题,以传統文化和当代教育实践为语境,文化哲学为研究方法,对当代教育理论中的人文和科学的历史边疆性文化底蕴进行了细致研究,着重探讨了教育理论中“人”与“文”的互动,通过研究不断拨开迷雾,在整体的、动态的、关联的研究与分析中对“教育科学与教育发展和教育知识优化” “教育科学文化本体存在”“教育科学的价值诉求” “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和制度与教育研究的文化物质” “中国教育研究现代化性转化对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追求理路尝试及其失败原因”“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建构的可能路由”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内容上看,全书共五个章节,分别就教育科学的诞生、外部证成、价值诉求、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展开研究,在论述中表明了教育科学文化哲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从教育的历史性、人文性、社会性等角度总结了教育中的文化哲学,理清了“人”和“文”的辩证关系,最后回归到教育理论上来,在批判中对我国当代教育理论进行重新建构,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为什么要对教育理论展开文化哲学研究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础,早在几千年前人类社会诞生之初教育就已存在,孔子的收徒游学、唐宋的国子监学府、当代的小中高院校都是教育存在的具体形式。对历史中的教育和当代教育进行比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功利性特征,存在人文性迷失、功利性膨胀、道德性背离、教育性背弃、制度性缺失等问题。而现实情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当代教育效率低下的问题,学生眼高手低、就业率低、失业率高等问题极为普遍,这些现象也表明了我国当代教育存在偏差,我们需要对当下教育及教育理论进行批判和重新建构,以帮助教育回归本源,实现教育人文性、道德性、教育性、制度性的提升,从而推动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二)我国当前教育及教育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和教育理论的问题具有同一性,教育活动是教育理论的具体表现,教育理论是教育活动的指导,因此解决教育理论的问题就是解决教育问题。当前我国教育理论已出现偏差,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教育人文性的丧失: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文化现象,那么其必然具备相应的人文性特征,但现实情况是很多院校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过分重视教育的成果和教学的内容,而未能将学生放在本位上,不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2.教育功利性的膨胀:教育的功利性有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但随着教育功利性逐渐膨胀,功利性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变得更加显著。如很多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教师也以升学率为目标进行教学,教育“育人”的功能逐渐被弱化;还比如很多人以功利为目的兴办一些课外辅导机构,一心为了盈利而实际办学效果较差,甚至还存在误人子弟的情况。3.教育道德性的背离: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教育系统内存在道德性背离的情况,比如一些高校教授以权谋私、一些教师私下收受学生家长“好处”等,甚至还有一些更为严重的情况,如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道德性背离的不仅不利于我国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还可能导致这些“负能量”在教育活动中得以传播。4.教育性的背弃: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和“育”二字,而现实情况中“教”和“育”存在分离现象,教学容易达成,而育人难以实现,无法实现教学和育人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5.教育制度性的缺失:制度是一项事业能够实现良性循环与发展的外部保障,虽然白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教育制度的调整与完善,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只能通过义务教育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到教育带来的便利,但却无法通过制度保证教育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无法将立德树人的目标与制度管理融合在一起,无法通过制度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教育理论文化哲学研究的目标

作者在本书中对当前教育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后,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教育理论批判与建构的目标,概括来说当前教育科学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下问题:1.创新教育理论,实现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我国教育理论发展滞后性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多内容直接移植或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但我国国情较为突出,西方理论的适用性存在问题,在缺少深刻思辨研究的情况下形成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系统,这种理论系统看似适合我国,但实际处于“不上不下”尴尬状态,我国教育理论体系急需一次创新和突破,文化哲学研究是找到教育理论突破口的有效方法,完成教育理论的文化哲学研究能够为教育理论创新注入新的活力。2.克服教育局限,贯彻立德树人目标的要求。当前我国教育缺少了太多的要素,文化哲学研究能够对教育中的局限进行梳理,找到我国教育及教育理论中存在的偏差,然后用批判的方法对教育及教育理论展开辩证研究,从而找到教育回归本源的思路和方法,实现教育的教学与育人的融合,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的突破,从而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3.弘扬人文精神,实现“人”与“文”的结合。从本上来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现象,是人活动的结果,因此教育必须人文性特征。基于文化哲学的教育理论批判和构建是对教育及教育理论的全面审视,是对教育原理和教育现象的系统研究,在批判和建构中能够澄清国人的认知,在辨证研究中重新找到教育的正当性,为我国教育及教育理论良性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四)教育理论文化哲学研究的方法

在本书中作者主要从教育整体、教育发展、教育诉求三个层面对当前教育及教育理论的现状、困境、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其实际上是对应着文化哲学批判研究的三种方法,即历史性研究、整体性研究和辨证研究,这三种方法对应着文化哲学研究的思路,也是文化哲学研究的最常用方法。其中,历史性研究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起源、诞生、发展和现状进行梳理,通过归纳其发展要素和变迁原因找到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评价和预测事物发展的未来方向;整体性研究指的是从事物整体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通过评价其整体的特征来进行性质判断、状态确认,是从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研究的常用方法;辩证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理论中最关键的研究方法,其本质就是批判和建构,是对原有理论的部分否定与扬弃,在不断地确认、否定与反思中找到最合理、最科学、最全面的答案。

当前,我国教育及教育理论发展已进入瓶颈,对其展开文化哲学研究是历史的、现实的、发展的要求,只有通过文化哲学研究在批判和重新建构中找到教育的科学理论,使教育回归本源才能实现教育及教育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本书是从文化哲学视域对教育理论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当前教育理论的一次创新与建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适合教育领域工作者阅读和学习,还可作为文化哲学研究资料书使用。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李寒阳)

猜你喜欢

哲学建构理论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