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美食中的审美与文化意蕴

2021-08-14赵心玮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7期
关键词:花馍意蕴菜品

赵心玮

中國美食种类繁多,享誉世界。不同的美食特点不同,美的侧重点不同,有的重味道,有的重造型,有的重意蕴。中国美食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形色兼备的中国美食,体现中国的审美意蕴

(一)中国美食讲究色彩搭配

中国地大物博,农产品种类繁多,色彩丰富。人们通过合理利用农产品的色彩,进行巧妙的色彩搭配,从而呈现菜品的美。菜品烹饪十分讲究配色,以清炒山药片为例,在乳白色山药中加入少许的胡萝卜、黄瓜、木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色彩多样。这道菜以白色为主,点缀了橙色、绿色和黑色,色彩明快,令人赏心悦目。

有些菜品注重摆盘。把菜品摆出造型,会使菜品更有设计感。例如,北京传统菜肴——翡翠玉扇,以油菜为主要食材,搭配玉兰片、水冬菇制作而成。这道菜造型新颖,菜品中几种食材经过焯水、烹调后,一层层呈扇形叠压摆放在盘中;加之煮过的油菜像温润的翡翠,像极了古代大家闺秀手持的玉扇,所以取名“翡翠玉扇”。这道菜品的烹调方法其实很简单,重在巧妙地运用了菜品烹调后的色泽进行摆盘,再与整体造型完美结合,由此呈现出一道形色兼备的美食。形象的菜名以及精致的摆盘,使这道经过简单烹饪的家常菜品更加素雅美观。

(二)中国美食讲究造型美

造型美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技法,使制作的食物外观形态美观。中国美食讲究造型美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单个食物的造型美,也包括食物组合后的整体美。

中国美食的造型美,尤以食品雕刻最为突出。食品雕刻是指以具有可塑性的食材为原材料进行雕刻,是中国传统玉雕、石雕等工艺雕刻艺术与饮食文化的完美结合。食品雕刻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一项宝贵的财富,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食雕作品有食雕花草,在菜品周围或一角做点缀和装饰用。有栩栩如生的珍禽异兽,有亭台楼阁等。食品雕刻通过布局呈现出富有意境的图案或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大型宴席、烹饪比赛和重要交流活动中,厨师会用食物雕刻出造型复杂的人物、景观等形象,以烘托气氛、展示才艺。

食雕还可以制作盛放食品的器具。最典型的就是利用瓜类特有的造型制作的盅,包括冬瓜盅、西瓜盅、南瓜盅等。将瓜切去一部分,留作盅盖,大的一部分挖出内瓤,在瓜皮上刻画各种图案,形成浮雕的效果,瓜皮与瓜肉的颜色形成一定的对比,使得图案清晰明了。瓜盅内的食材也很丰富,包括粥、汤以及水果拼盘。厨师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瓜,瓜本身的味道与盅内各种食材的味道完美结合,别有一番风味。

二、富有意蕴的美食名称,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中国美食的名称,反映出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美好愿望。例如,菜品“鸿运当头”“五谷丰登”均是家常食材的组合搭配,体现了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景。

菜品“百鸟朝凤”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宫廷名肴。这道菜来源于乾隆皇帝为太后祝贺六十大寿。根据乾隆皇帝的安排,祝寿期间,宫女们放飞了若干只鸟,这些鸟在宫廷上空飞舞,叫声久久回荡,太后看后非常高兴。御厨根据热闹的场景精心创作了一道名为“百鸟朝凤”的菜肴。百鸟朝凤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无论是当年还是如今,这道菜品都能够体现出对食客的尊重。

有些菜名是对菜品面貌的完美诠释。例如,拔丝山药菜品取名“千丝万缕”,直观形象地表现出食客在吃这道菜品的过程中拔出“千丝万缕”的情趣。

三、充满美好寓意的美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风俗

中国美食寄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特别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美食,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烹饪艺术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宫廷中的精品菜肴还是平民百姓家中的馍与饺子,都表现出审美与文化意蕴。吃的是美食,品的是寓意。经过历代的传承,中国美食形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

(一)饺子

饺子是深受中国民众喜爱的一道美食,是传统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

饺子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东汉建安初年,医圣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后因瘟疫流行,张仲景便辞官回乡,决心为百姓治病。他在回乡的路上遇到了很多衣不蔽体的穷苦百姓,有些人甚至连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回到家后还牵挂着这些穷苦的老百姓,于是在冬至那天,他搭起了医棚,专门为穷人治冻伤。他在锅中熬煮羊肉,并加入一些驱寒的中药和辣椒。熬好后,把羊肉和中药捞出来切碎,用面皮把它们包制成一个个耳朵状的“娇耳”,煮熟后把娇耳和汤盛在碗中分给穷苦的百姓,即为“祛寒娇耳汤”。人们吃过祛寒娇耳汤后暖和了很多,连服多日后冻伤的耳朵就好了。后来,人们每到冬至便会想起张仲景,于是也模仿他包制“娇耳”。后来,娇耳改成了叫起来更顺口的“饺子”。渐渐地,人们形成了每到冬至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吃的习俗。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饺”与“交”谐音,取“更岁交子”之意。另外,饺子馅五花八门,称得上“包罗万象”。不同馅的饺子有着不同的寓意,比如豆腐馅有“都福”之意、韭菜馅有“久财”之意、白菜馅有“百财”之意。人们用饺子馅食材的谐音赋予饺子不同的吉祥之意。山东有个习俗,即初一早上一定要吃素馅的饺子,取“素”之意,预示着新的一年心中素净,没有烦心事。

人们巧妙地运用中国文字的特色——谐音字赋予饺子美好的寓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另外,包饺子的时间是全家人情感交流的绝佳时机,呈现出一派和谐、圆满温馨而热闹的氛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和面、剁馅、做剂子、擀面皮、包饺子。全家齐上阵,一边唠着嗑、一边包饺子。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从外往里围着圆圆的盖垫整齐排列,有团圆之意。

(二)花馍

花馍,也称“面花”“面塑”。它起源于中国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取代牛、羊等。汉代就已经有了花馍制作内容的史料记载,宋代时期就已有把花馍用于春节等节日及结婚等活动的记载。明清时期,造型各异的花馍出现在了寻常百姓的饭桌上。现如今,花馍仍是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地逢年过节或婚庆活动时会蒸制的一道面食,有蒸蒸日上之意。

花馍以白面为主,再用豆类、枣等做点缀,并充分运用蔬菜、水果、谷物的天然色彩,如橙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芹菜、红色的火龙果、黄色的南瓜等,将这些食材打成汁用来和彩色的面团。从揉面、切块、造型、装饰,人们通过灵巧的双手制作出造型各异、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花馍。

花馍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味道香甜。不同造型的花馍有着不同的寓意。根据不同的寓意,花馍会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例如,锦鲤馍象征着年年有余,福袋馍象征着招财纳福,多出现在春节;龙凤呈祥的结婚花馍,多出现在结婚场合。花馍造型对人们的手艺要求很高,人们要把握好面的软硬度,否则花馍经蒸制后会面目全非。花馍充满了中式审美和文化意蕴,它不仅是一道面食,更是一件带有中国民间艺术特色的艺术品。

四、结语

中国美食发展到今天,经过历代传承与发展,既是人们满足食欲的美味佳肴,也是满足人们美好追求的精神食粮;既是经得起研究和品味的文化经典,也是充满审美趣味和文化意蕴的艺术佳作。

参考文献:

[1]徐万邦.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3):39-46.

[2]郭明军.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美学意义:评《中国饮食文化》[J].食品工业,2020(10):390-391.

[3]张晴晴,祁国栋,张炳文.中国传统食品水饺的科学评价与文化解读[J].美食研究,2015(3):14-18.

[4]段彤彤.花馍习俗溯源及其变迁[J].艺术与民俗,2020(4):63-67.

[5]屈浩.食雕的魅力[J].中国食品,2006(15):42-43.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花馍意蕴菜品
闻喜:花馍的“花样生活”
花馍(大家拍世界)
花馍迎春
假蒟叶系列菜品的开发利用现状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花馍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