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资料视域下焦作大运河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2021-08-14李振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7期
关键词:焦作图书资料大运河

李振新

运河文化是世界劳动人民在开凿运河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是运河开凿以来周围劳动人民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是运河流域社会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能够将运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留存,激励当代青年群体不断向前发展。焦作大运河作为河南省的一项历史文化遗产,凝结着一千多年以来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图书资料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能够通过图书中文字的记录来反映历史变迁,传承文化内涵。通过分析焦作大运河的水利航运价值、经济交流价值、文化景观价值等内容,并基于图书资料的整合、编创、出版和营销等角度探究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路径,以促进焦作大运河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一、焦作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一)水利航运价值

太行山南麓的焦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大半个中国的水上运输中枢。黄河、洛河、沁河、丹河、卫河、汴水等自然河流和隋唐大运河等人工河流交汇于此,为发达的水路漕运提供了方便的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焦作当地迫切需要利用水路运输士兵、粮草,当地的劳动人民便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在黄河南北两岸先后开凿了不少人工运河,使焦作地区的航运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的劳动人民用石器“刳木为舟”,创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焦作大运河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条件基础上拓展了水利航运功能,为后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经济、文化交流价值

焦作大运河历经开挖、疏浚、拓宽、修整等多个环节,不仅给南北沟通带来了便利,而且也以河道为基础便利了运河两岸的经济交流。据《资治通鉴》卷一八一记载:“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可以说,隋炀帝时期,焦作大运河运送兵甲、武器、粮食等物资,促进了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焦作大运河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航运价值,还能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與活动,加强区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三)文化景观价值

焦作大运河地处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的黄河、沁河冲积的牛角川平原之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运河两岸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景观。例如,位于修武县老城大街胜果寺旧址的胜果寺塔,经历了地震、风雪、雷电等自然灾害不倒,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胜果寺塔采用砖、木混合材料,同时融合了佛教、道教等艺术特色,具有一定的人文景观价值。再如,石佛滩摩崖造像,其佛像造型刀法细腻、线条流畅,较为精致。这些人工景观都是当地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是宝贵的社会财富。

二、图书资料视域下焦作大运河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焦作大运河文化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人文价值,能够在长期的社会变迁中传承运河文化的社会人文精神,实现运河文化精神的铭记与发展。图书资料作为一种纸质材料,能够对焦作大运河的文化景观、历史故事、社会遗迹等内容进行记录,实现焦作大运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丰富我国运河文化相关史料。

(一)解读焦作运河文化内涵

在关于焦作大运河图书资料的呈现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解读运河的核心文化内涵进行图书内容的编创,以实现焦作大运河文化内容的创意呈现。首先,图书编创需要对焦作大运河的历史发展变迁史进行梳理,基于历史性的文字呈现来记录运河的历史变迁情况,展示运河变迁脉络。其次,图书编创需要基于一定的叙事线索来进行故事性情节的展示。例如,隋炀帝发兵高丽故事、唐朝发生水灾的故事等,这些历史故事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历史图景再现的身临其境之感,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实现对焦作运河文化的解读。最后,图书编创需要配上契合时代发展的图片,图文并茂地对焦作大运河图书资料进行编创与整合,记录历史、牢记历史。

(二)落实图书出版工作,促进文化传承

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是传承与发展焦作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形式与手段。通过图书资料,大众能够了解焦作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变迁,增强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一方面,焦作大运河图书的出版需要对编创完成的定稿书本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大众对于该类图书编创与出版的建议,以此为依据对相关图书资料的内容与版式进行优化。另一方面,焦作大运河图书的出版需要对大众经常去的图书馆、报亭、杂志社等场所进行调查,了解社会大众对图书阅读地点的偏爱度,以便在图书出版后,将大量的书籍投放于大众经常光顾的场所,以提高焦作大运河图书资料的宣传力度,深化大众对于此类图书的认知,实现焦作大运河文化的现代化传播。

(三)图书资料数字呈现,运河文化即时推送

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对于传统图书的阅读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在线阅读等形式,这就需要图书资料的纸质化出版注重图书的电子化呈现。一方面,焦作大运河纸质书籍的出版需要充分借助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图书资料的电子化呈现,顺应当代数字技术发展的背景,实现焦作大运河的文化传播。另一方面,焦作大运河纸质书籍的出版需要开设官方账号,向大众推送反映焦作大运河文化的内容与信息,通过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纪录片、实景体验等形式进行焦作大运河文化的呈现,促进图书纸质资料内容的立体化传播与发展。

(四)经典图书留存展览,经典翻新重视保护

将焦作大运河中的文化内涵以图书的形式进行呈现,需要充分发挥图书的收藏价值。一方面,在博物馆内展览焦作大运河的文化资料、历史典籍等,鼓励大众阅读,实现焦作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大众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经典的运河文化图书资料造成人为损坏,需要针对经典的图书资料进行翻新处理,在保持原本图书内容不变的基础上增添当代的焦作大运河文化元素,通过图书的翻新印刷来实现经典资料的留存与保护,强化对于运河文化内涵的社会化传承与保护。

(五)衍生图书文创产品,营销实现文化保护

在图书资料视域下传承与保护焦作大运河文化,不仅需要对传统的内容与文化进行记录式传承,还需要充分应用当地的时代特色元素来创新图书文创产品,提高焦作大运河文化的社会教育价值。其中,图书文创产品是实现传承与保护运河文化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图书文创产品需要对焦作大运河的历史故事、历史图景等内容进行应用,将此类元素通过铅笔、橡皮包装、笔记本、手账胶带等形式进行呈现,通过衍生文创产品实现焦作运河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当地图书馆、博物馆需要强化此类文创产品的市场营销,将这些文创产品在固定的展示区中进行呈现,对焦作运河文化的系列产品进行营销,以多元化的文创主题进行系列产品的市场化销售,充分发挥市场传播的价值,促进焦作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三、结语

综上所述,焦作大运河蕴含着独特的人文价值与历史价值,是河南省传统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需要提高文化保护意识,传承与发展焦作大运河的民族精神。对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料这一传承与保护载体,将焦作大运河的内容以图书资料的形式留存下来,通过图书的出版、发行、销售过程实现对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丰富焦作大运河的史料记载。

【基金项目】焦作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图书资料视域下焦作大运河文化保护和传承利用研究”(编号:107)。

参考文献:

[1]张玉君.后申遗时代大运河苏州段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N].中国文物报,2021-04-09(07).

[2]刘传鹏,赵鹏飞.大运河线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为例[J].中外建筑,2021(3):128-131.

[3]杨长海.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研究:以南浔古镇为例[J].江南论坛,2021(3):52-53.

[4]张玉枚.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研究:以镇江段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1(7):52-54.

[5]朱胜龙.需加强融合发展语境下的图书宣传[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11-26(03).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焦作图书资料大运河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临轩听雨
放歌大运河
焦作:政府买服务的签约之路
焦作将建中部最大绿色涂料园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