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结合、整合再到融合
2021-08-14张梓涵解光穆
张梓涵 解光穆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文本历史演变情况颇为清晰显示,早期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主要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结合,即通过放录音、听广播、看电影等单一媒介来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属于较典型的技术与课程单因素的相加。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开始步入整合阶段,即多媒体技术可同时使声音、图像等作用于语文课程,且由于技术的多样化与信息的海量化,就需对二者加以合理整合,使之更好服务于语文课程实践。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及现代交互式教学设备等条件支持下,现代信息技术已全面渗透到语文课程的各要素与全过程之中,深刻影响和改变着课程理念、课程任务、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使得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快速迈入到相互融合阶段。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语文课程全要素、全过程的深度“融合”,该文提出要加快转变课程理念、优化结构、整合因素、创新方式、注重效率,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全要素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语文课程;信息技术;结合整合融合;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CJ434
文献标识码:A
在庞大与复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虽然“口耳之学”特征明显,但在现代技术特别在信息技术强力推动之下,也在不时的阵痛之中经历了凤凰涅檗般的变革。随着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语文课程与教学之中,学者们也开始关注与探讨这一重要课题。如邢西深对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阶段汉字输入与识字教学之间的相互整合有具体研究,并对“汉文华”输入法在识字教学中的积极功能有着清晰具体说明[1]。张兵从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等具有的作用出发,设计出教学内容主题单元化、学习评价多元化等[2]。邵克金、徐林祥在概述现代语文课程发展史时,也把信息技术对其具有的重要影响作为一种重要现象予以强调[3]。尚巧巧等则对建国后70年教育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与中学文科类课程中语文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予以阐发[4]。李倩等以“智慧学伴”网络学习平台为例,设计出基于网络关键技术支撑的语文基本能力评价框架与教学改进模型[5]。概括看,已有研究成果对帮助语文T作者理解、把握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走向结合融合具有重要认识价值,也启迪我们还应加强对其进行多视角分析与多维度关照。基于此,我们将对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文本中关于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整合与融合的规定予以纵向对比分析,试图提高对这一重大变革的认识水平。
一、始于单项结合:现代技术对语文课程的推动
早期现代技术与语文课程结合是指录音、录像等光电子技术及教学设备在语文课程中的单一与简单辅助运用,其显著特征表现为语文课程某一要素与某一现代技术的简单“外部相加”。从教育历史看,现代技术在地理课程中运用得最早[6],语文课程可能受“口耳之学”等课程特征影响,在解放前多个国语(文)课程标准中未有对现代技术运用的规定或要求,新中国成立后,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对现代技术运用的具体规定如表1所示。
现代技术与语文课程结合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试行的虽短暂但影响深远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试验”。试验明确要求在汉字认读中要使用“正音唱片和文学作品朗读唱片”[7]。这应是现代技术在语文教学大纲中的首次出现。同时,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组织参观或看电影”[8]。同样,这些要求也在《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中也有具体体现,如要求“让学生在课外看有关作家的电影或戏剧”并讨论交流“看过的电影或戏”[9]。这就较清晰表明随着正音设备与朗读唱片、电影等技术的出现,其标准发音、规范朗读、恰当停顿等听觉技术优势对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有着积极作用,随之也就促进了二者的结合。自然,这一阶段的运用还只是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的单一性“外部”结合。
随着现代技术进步与广播、电影、电视等多种媒体逐步出现后,这些媒体具有的集声光电于一体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等优势就得以不断显现,也同步使得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要求对现代技术积极运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因此,198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能听懂程度适合的广播,并讲出主要内容”[10]。这表明随着无线广播普及,语文课程就以更便捷灵活的“听广播”取代受明显空间限制的“听留声片”。也正因如此,1988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听话、说话”中也要求“中年级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少年儿童广播”[11]。而在同年《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中也有着学生在听了广播电台后“能简述大意”与“归纳要点”[12]。总之,在20世纪90年代前,语文课程与广播、影视等现代传播媒介的结合得到应有重视与运用,也反映出语文课程从最初单一的与听觉、视觉媒体的结合发展到与听觉视觉媒体相结合。
为推动课程更好适应时代变革与技术进步,从20世纪90年代始,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就更为明确地提出了要促进自身与现代技术的密切结合。如1996年《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首次把“教学设备”这一保障条件与“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与“课程结构和课时”等重要课程要素同步规定[13],对收录机、录放像机等现代技术设备有了详尽规定与明确要求,表明在语文课程使用听觉视觉媒体开始趋于丰富与多样。需强调指出的是,受这一《教学大纲》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之影响,2000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更强调语文课程必须要与现代技术相结合[1]。
从上述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规定要求看,在早期较简单现代技术条件下,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结合有如下明顯特征。第一,从传统媒体逐步走向现代媒体,从单一技术逐步走向多种技术。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最早“结合物”是“留声片”,而后发展到电影与广播,再后又发展到更灵活更便捷的录音机与录音带、影视剧等,最后则是计算机与更现代的声像融合媒介,反映出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的共同进步。自然,随着多媒体与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结合得更为密切。反映出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的同步发展。第二,从相对封闭单一逐步走向主动适应。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不是最早使用现代技术的课程,但自其运用于实践后却以较快速度在发展,特别是1996年《教学大纲》对现代技术设备的明确具体要求,反映出语文课程对生产力进步与现代技术升级的主动适应。自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教育基础设备的不断更新,语文课程与其结合也必然要与时俱进。
二、步入合理整合: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的必然革新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主要指现代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后制造出的更便捷更灵活更多样的教育教学设备广泛运用于语文课程之中,随之虽引发出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等多方面发生的深刻变革,并使得信息技术逐步“内嵌”于语文课程之中。显然,与之前现代技术与语文课程之间单一性“外部”结合相比,“整合”阶段的重要特征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多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了进一步凸显与加强。这阶段的课标对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规定如下页表2所示。
要看到,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手段迅速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与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信息技术就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及学习行为转变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为此,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15]。这一要求,使得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开始步人“内嵌式”阶段,语文课程也与之同步。具体看则是,与20世纪通过较单一听觉与视觉技术设备来呈现语文课程内容、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等有着明显不同,21世纪的语文课程则有着根本性变化:课程各要素、全过程都与信息技术产生了密切联系,其基本形态与实施方式等主要因素也必然要有彻底变革。这些必然与彻底变革,集中体现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具体看,促进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程行为取向主要反映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要以信息化来推动语文课程的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步改变了人们现实的语文行为,语文课程就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就要促进自身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整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立足于信息时代人们语文行为的变化,强调要通过促进自身与信息技术的相互整合来确保自身发展与时代变化相适应。这主要是由于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而这一特征就决定了其不可能不与人们实际生活、交流交往等现实语文行为产生密切联系。如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及信息载体不断发展现实条件下,传统“纸质阅读”就逐渐变为“电子阅读”,这也同步使得“碎片化阅读”逐步取代了传统“整体性阅读”。再如在信息时代下,个体如不会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去便捷灵活地获取信息,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限制。正是在洞悉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人们语文行为并进而对语文课程产生了并继续产生着重大影响基础上,这一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中就明确要求要密切关注信息化的发展变化并在与信息化的相互整合中来推动自身变革,特别是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16]。同样,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立足于自身实践性、开放性与多样化等特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丰富多样、便捷灵活的网络资源加快“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17]。显然,以上这些课程标准的变化表明,只有促进与信息技术的合理整合,才能不断提高语文课程的现代化水平。
第二,要以信息化提高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要看到,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与变革是深层次的,语文课程只有在与其合理整合中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如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网络写作、短信问候、微信交流等都成为了人们普遍语文行为,语文课程就要关注这些新语文行为。再如利用互联网强大功能,过去较难组织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体验性活动现在就变得较为容易;利用互联网海量信息,教师与学生就可轻易获取大量供“研究”语文的资讯;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把由语文经典篇目拍摄的电影《祝福》《骆驼祥子》等在课堂极为容易呈现出来,以增加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直观体验与形象认识……因此,为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电子化、互动化、便捷化等发展趋势,并进而推动语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与教学手段等的多样化与现代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主动适应这一趋势,“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18]。同时,这一标准还在第4学段(7-9年级)阅读目标中提出要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19]。与之相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在实施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通过“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20]。
第三,要以信息化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众多课程实践都证明,“语言(文)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作为以提高学生吸收与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课程中必然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或者说这门课程应把提高学生吸收运用“语言(文)信息”能力作为自身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说,信息技术具有的多样性、形象性、便捷性等特征在资讯传递、内容呈现、方式手段等多方面具有优势都是传统教育技术无法比拟的,语文课程就要充分运用这些优势来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服务。譬如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就可对学生习作及时进行屏幕批注、即时反馈,以促进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再如在信息化手段保障下,过去较难有效组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变得较容易:学生依據综合性学习主题要求,可独立自主、开放便捷获取众多学科的众多资料,并可即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来实现及时交流、讨论深化……正是为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语文学习运用中的积极能动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21]。应该说,标准中对“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主要是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因为作为以有效扩展与不断延伸人类知识信息为基本目标的信息技术与以提高学生“语言信息”素养为依归的语文课程之间有着内在联系,语文课程就要注重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功能来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服务。
第四,要以信息化手段来积极发展学生的语言信息能力。在当代社会,信息技术能力已逐步成为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相提并论的重要能力之一,语文课程随之也就要承担起对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来收集、鉴别与处理语文(言)信息能力培养任务。因为就课程本质看,语文课程必然也必须要指向于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再如从信息论与系统论看,复杂的语言符号系统同时也是复杂语言信息系统。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捕捉、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特别是捕捉、收集、处理语言文字信息能力,也就内在地成为了语文课程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目标之一。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强调,信息社会的公民要在具备良好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基础上,还要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2]。这一规定性表述,显然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传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相并列,突显了运用现代技术在搜集和处理信息时对个体语言(文)能力发展具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善于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为何如此重要呢?这主要是由于语文课程是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表达语言信息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课程,其本质在于要促进学生对语言信息的精准把握与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以现代科技为基本依托的对人类各种信息予以快速传播的方式与手段,自然也就内在地成为了语文课程在实施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也就内在地必然要求加强自身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整合。
由于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全面快速进入到语文课程各领域、各要素、各环节并深刻影响到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组织结构及教学方式,因此推动自身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就成为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这一发展必然也清晰表明,20世纪的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二者部分要素间的“简单叠加”与“平面组合”;而进入到21世纪,二者之间的组合就逐步成为众多要素间的“深度叠加”与“立体组合”。更明确说就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必然就使得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在相互组合的全面性、综合性、过程性、深刻性、持久性等多方面呈现出相互渗透、彼此链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诸多新变化与新趋势。这些新变化与新趋势自然就需加强二者的整合,并使之成为推动语文课程的强大动力。自然,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的促进作用还较集中表现在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多领域、多方面的“多项推动”上,因而也就需要向课程各组成因素与信息技术各因素“多项集成”方向发展。这,就是有学者指出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相加,也不是混合,而是有机地融合。”[23]
三、迈向相互融合: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的必然提升
简要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融合是在二者结合与整合基础上的必然升级与应然要求。因为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技术设备成为“寻常之物”后,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课程之中并深刻改变着课程形态、结构及方式。为此,语文课程就必须要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自然,这一相互融合既不是二者某些要素间的简单外部“相加”,也不是二者各要素间的简单“混合”,而是相互各要素与各过程的“多项集成”。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在下面两个课程标准中(如表3所示)。
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要在教育理念上实现融合。为促使自身主动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对学习和运用语文领域的拓展,特别是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24]。这一重要教育理念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得到充分与全面体现,这就是要在推动自身实践变革中, “关注语文课程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新的内涵变化”[25]。对此我们要看到,以往语文课程变革大多都是由语文本身变革而引起。譬如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言向白话的历史转变,随之就引发了语文课程在各方面的重大重要变化。而这次语文课程变革的原因却是因信息技术引发。这是由于在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语文存在(女口电子课本)、语文行为(女口智能手机阅读)、语文习惯(如学生习惯于富媒体阅读)等多个方面,这就必然要求对语文课程予以及时变革。如面对阅读方式从纸质阅读变为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并存、写作方式从书面写作变为书面写作与网络写作并存等新变化,也就必然会使人们语文行为和语文习惯有着变化,这些变化就要求语文课程在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要有所调整与变化。同时还要看到,今天通过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搜寻资料、利用便捷的智能手机阅读文本、凭借廉价的微信平台表达情感等言语行为都是人们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的语文实践形式之一,也是人们在信息社会工作、学习与生活时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正是为主动适应这些新变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并“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26],同时要注重对新媒介新技术新方法的充分与具体运用来“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27]。如此看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力口J陕建设开放多样课程新体系,就是为了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语文客观存在与人们语文行为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要在目标上实现融合。现阶段,人们在资讯获取、情感表达等方式与手段上有着明显而重大变化。如就阅读这一最常见语文行为看,现阶段只习惯于纸质阅读的年青人已越来越少,许多人已习惯于电子阅读。这一阅读媒介变化引起的阅读对象、方式即心理变化等,就必然要求承担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语文课程要及时面对与有效应对。正是在把握信息技术进步对语文课程带来新情况新变化基础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就明确提出,要促使全体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够“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28]。显然,要确保学生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习惯于通过新技术与新媒介来学习语文、认识语文、运用语文,就必然要求信息处理能力与语文学习能力相同步。对此,邢西深曾以“汉文华”为代表的音码与形码相结合的汉字输入系统为例,认为只要推动二者的结合与融合,就可“有效促进识字教学”[29]。为促进与信息技术融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课程“点多面广”特征设计出的“学习任务群”,其重要依据就是“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力……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30]”。这就表明,属于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学习任务群”,课程標准在建设时除考虑到语言文化因素外,还及时关注到信息时代跨媒介的发展变化并力求促进二者的融合。也正因如此,这一课程标准还设计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体现促进自身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学习任务群”,并贯穿于必修、选择性必修与选修课程中,希冀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31],并积极有效“建设跨媒介学习共同体,并将其作为支持语文学习的手段”[32]。
第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要在方式上实现融合。在信息技术全面深刻渗透到人们日常语文行为习惯之中,担负学生语文能力培养提高的语文课程就要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并力求与信息技术变化相一致。譬如就阅读方式而言,由于中小学生现大多生活于多屏的富媒体时代,自小就习惯于在多种媒介上进行“跳跃式”与“快餐式”阅读,并使其快速阅读能力有较好发展。但如教师不转变观念,而在课程实施中只单一要求学生以传统纸质文本阅读为主,有时反而会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正因如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强调要“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并“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33]。在写作课程中也明确要求“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相互评改的机会”[34]。与之相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学习任务群”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纸质文本、电子文本的阅读,或参观展览等途径,了解跨媒介的特点”[35]。同样,在“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中,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要在指导引导学生在“观察事实、收集数据、贮存资料、分析问题、发表成果”时,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发挥网络等信息工具的优势,优化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36]。显然,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些具体要求都反映出自身对现代媒介在资料储存、数据收集、信息表达等具有的多个优势有着充分认识,并谋求推动自身与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相同步。
第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材要在呈现形式上实现融合。现代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就不断带来新的信息载体与信息媒介,而新的信息载体与信息媒介又必然会影响到语文教材编排方式与呈现形式。譬如在电子技术推动下,海量般容量的便携式电子书有逐步替代沉重的“砖头块式”纸质书籍的趋势,而一部智能手机传递出的信息就超过了过去好多份报纸才能刊登全的新闻资讯,传统單一的纸质阅读正被富媒体阅读所替代……正是为适应新技术新载体的发展变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要求“教材编写要有利于师生运用多种媒介和信息技术呈现学习内容”,并“鼓励专业机构建设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37]。这些规定要求,反映出语文课程对现代技术快速进步的主动对接与积极适应。同时,这一课程标准还对语文教材顺应时代变化有着明确要求: “教材的设计应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革新,发挥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各自的优势,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学习,促进资源的有效运用”[38]。这就以辩证客观态度明确指出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设计中,“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各自具有的优势与不足。这些最新认识,有助于促进语文教材编写的守正创新。
以上四方面表明,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宏观层面还是在教学方式、教材编写等微观层面,语文课程标准都体现出重视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与巨大变革,并表现出努力促进自身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主动追求。这就给我们以深刻启示:随着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进步带来的语文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人已深入到大众语文行为之中。同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融合发展趋势也清晰表明,语文课程要走出费力多、收效差的长期存在困境,现实路径之一可能就要通过加强自身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来实现。因此,在信息技术特别是在AR、VR技术与人工智能有力推动下,依然需要在推动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基础上更好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
四、推动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的必然要求
从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现代技术特别是对信息技术运用规定看,二者经过从最初的单项结合逐步演变到对多因素的合理整合再发展到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这一变化过程。这一清晰轨迹对语文课程具有的重要启示是:在加强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基础上,我们还要切实推动二者的深度有机融合。
第一,推动语文课程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运用。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有力支持下,信息技术已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到语文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形态、实施及评价等一切要素之中。要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有机融合,就必然要全方位促进语文课程对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譬如在写作课程中,一些研究者构建出基于“智慧学伴”平台的写作任务型表达能力图谱,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即可“根据平台数据诊断自己的学习能力,发现自己在每项能力要素上所达成的情况”,从而客观诊断出自己在写作中的优势与劣势[39]。这表明,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就可推动写作课程的深刻变革,使学生写作变得“即时性”与“过程化”。再如在阅读课程中,教师就要重视对网络词汇特别是流行网络词汇的教学,对诸如在网络上常用的谐音词、同音词以及出现频次较多的字母词等,都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恰当使用。再如智能手机普遍化,也必然使得“快餐式”阅读成为了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这一阅读方式必然会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形成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自然就需语文课程予以特别注意与积极应对。
第二,推动语文课程对信息技术的全要素运用。从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发展演变来看,现代技术与语文课程在“结合”阶段多是某一“单项技术”与语文课程某一“单项要素”的简单组合,即主要表现为只是通过或利用某一技术手段或设备来促进语文课程某一要素的具体化、形象化及标准化的展现(留存),并以之来提高语文课程质量。但随着多媒体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等的出现与运用,现代“多项技术”就可同时作用于语文课程的“多个要素”,这就需要对二者进行必要必须的整合。如把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广泛运用于语文课程中,其内在具有的交互式、网络化、虚拟性等多个特征的现代技术就必然要求与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等多个要素实现有机整合,才能发挥其积极效用。自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与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大量运用,随之就必然要求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各要素的“多项集成”。对此,学者明确指出: “恰当使用电脑电视、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数字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为引导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40]”这虽是从课程论普遍性上强调的,但却颇为适合语文课程对信息技术全要素与全流程的运用:只有充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有机融合,才能有望有效破解“满堂灌” “满堂练”及“满堂转”这些顽瘴痼疾。
第三,推动语文课程对信息技术的全流程运用。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知识资源获取与呈现、课程内容形象化展现与互动式接受、多样化学习方式选择与使用等多方面具有并为传统语文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并为学生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服务。如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支持下.在语文课程准备阶段就可要求学生获取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音频与视频、多媒与富媒等多种资讯,为课程实施打好基础。再如在语文课程实施阶段,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实施时的深度有机融合,这是由于只有使“技术成为教育形态的内在组织资源”,才能真正地去有效“改变‘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等问题[41]。还如在课程评价方面,只有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便捷快速等优势,才能对学生听说读写作出及时恰当评价与具体指导。对此,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信息化条件下“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所发生的新变化”[42],推动语文课程从必然王国步人自由王国。
总括看,语文课程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已经走向融合基础上,在未来发展中我们还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多项技术”与语文课程“多个要素”之间的深度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29]邢西深.论汉字输入如何有效促进识字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8,(7):28-30.
[2]张兵.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基于课程结构要素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4):114-118.
[3]邵克金,徐林祥.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七十年:回望与前瞻[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9,(10):23-24.
[4][6]尚巧巧,王晶莹等.建国70年教育技术在中学文科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演变研究——基于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9.(10):3—8.
[5][39]李倩等.基于网络平台的语文关键能力评价与教学改进研究:理念与路径[J].中围电化教育,2019,(1):35-40.
[7-14]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5]中华人民共和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16][18][19][2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3]郭绍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7):20-23.
[17][20]中华人民共和同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4][28][33][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5-27][30-32][35-38][4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0]邢西深,许林.2.0时代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5):49-55.
[41]吴南中,夏海鹰等.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形态变革的逻辑、形式、内容与路径[J]中同电化教育,2019.(11):24-33.
作者简介:
张梓涵: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论与中外教育比较、教育信息化发展。
解光穆: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论、教育公共政策。
The Combination, Integration and Fu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hines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Vertical Comparis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s (Syllabus)
Zhang Zihan1, Xie Guangmu2
(1.Ningxia Television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Ningxia; 2.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Guyuan 756099, Ningxia)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text of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syllabus) clearly shows the emphasis ofcombination between the earl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modern technology. Which are the single mediums, such as playing thetape, listening to the radio, and watching movies to educate the student's language education. This method is the typical additionof the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Chinese curriculu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begun to enter the integration stage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s and the Intemet technology emergence. The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on the Chinesecurriculum can use sound, images simultaneously. It requires rationally integration to both methods due to the mass diversificationof technology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to serve the Chines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With the support of big data, artificial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nd modem interactive teaching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fully penetrated the elements and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course, profoundly affecting and changing the course concept, course tasks, course content. andcourse structure as well as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ming methods, makes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 rapidly entering into the stage of "fusion".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in-depth "integration" with the total elements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Chinese curriculum, we need 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ideas, optimize the structure, integrate factors, innovate ways and pay attention to efficiency, so as to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total elements of Chinese curriculum.
Keywords: Chinese curriculu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bination integration fusion; organic amalgamate
收稿日期 : 2020年12月2日
責任编辑 :邢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