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家形象分析
2021-08-14张裴裴王攀峰
张裴裴 王攀峰
摘 要
语文教材作为承载语言和文化的重要媒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精神,成为学生习得基本知识、获得价值理念的重要文本形式,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和整体形象,影响着学生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和评价。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塑造了景物类型丰富、社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且多元的国家形象,但是须要加强国家硬形象的塑造,增添民族和生活内容,同时立足当代和国际视角,进一步完善国家形象。
关键词
统编教材 高中语文 国家形象 国家物质形象 国家社会形象 国家文化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的出口产品和中国人在海外的形象,已经成为传递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如今,国民的言行举止和道德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软实力强弱的内在标准。当下我国国民的基本素养教育与中国的发展速度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教育领域日益重视对国民形象的塑造,使之成为国家形象的标签。2016年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更是突出了这一点,国家认同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基本点。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获得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与此同时,国家形象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为国家知识的重要认知群体,是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中坚力量。基于此,本文借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对国家形象进行分析,并为更好地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提出几点建议。
一、国家形象概述
1.国家形象的内涵
近年来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国家形象逐渐成为体现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这一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1959年,美国学者肯尼思·博尔丁就对国家形象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做过详细论述,他把国家视为国际体系中的行为单元,国家形象则是对行为单元的整体认知、情感和评价结构[1],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2]。其后,美国国际政治学者奥利·霍尔斯蒂认为,国家形象是感知一个国家所形成的“信念体系(世界观)的一部分”[3]。在今天,国家形象作为一项“雄厚的无形资产”[4],是国内外基于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制度体系和精神气质等多个层面作出的一种综合评价[5]。国家形象作为国家对自身的认知及其他国际行为体对其认知的总和,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6]。因此,国家形象是“自塑”与“他塑”博弈的结果,亦是被话语建构的产物[7]。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形象可以分为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
2.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
划分标准不同,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也不同。博尔丁从评价的结果角度,将国家形象划分为地理空间维度、心理态度维度和物理实力维度[8]。通过比较日本和美国商人对外国产品的态度,Nagashima认为国家形象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四个要素[9]。近年来从学科综合和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内容各有侧重。社会心理学大量研究分析了国家形象在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表现;传播学专注于国家形象作为个人、组织和大众传播中的话语现象[10];在教育学视角下,国家形象包含国家知识、国家情感和国家价值观等内容。
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语文教材,本文将国家形象划分为国家物质形象、国家社会形象、国家文化形象三方面。具体来说,国家物质形象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产品;在国家社会形象中,通过构建参与主体的社會身份,表明各种类型的参与者及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制度;国家文化形象包括伦理信仰、思维方式、科技艺术等文化活动和成就,据此分析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家形象的呈现情况。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家形象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我国国家形象的选文共95篇,约占总篇数的81%。其中,塑造国家物质形象的选文有20篇,占比达21%;塑造国家社会形象的选文有56篇,占比达59%;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选文有19篇,占比达20%(见表1)。
表1 国家形象各层面的篇目名称、数量和占比
1.国家物质形象
国家物质形象中包含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统编语文教材中均有涉及,以自然景物为主。自然景物主要包括山川江河、地域风貌和天文气候,其中,涉及山川江河的有:天姥山、北冰洋和太平洋、高台、赤壁(2)、泰山、荷花淀、钱塘江、山林、石钟山;涉及地域风貌的有:长沙、故都、蜀地、扬州;涉及天文气候的有:秋(2)、雪、月色。教材中涉及人文景观的有:红烛、荷塘、地坛、建筑、兰亭。
(1)华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位置
语文教材中物质景观的地理位置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仅有峨日朵雪峰处于长江的发源地——青海省,属于对西北高原的景色描写。在华北地区,以清华园的荷塘、地坛古园、秋景构成了北京的整体面貌,描绘出了萧瑟、清冷、悲凉的负面形象;以登泰山、赏日出的过程展现了山东的磅礴与大气。在长江经济带,描写的景观有天姥山、石钟山、钱塘江等,整体呈现了辽阔、豪放、壮丽的山河形象;描述的地域风貌主要有“四壁萧条”的扬州、繁荣奢华的杭州、气势磅礴的蜀地形象,从正反两方面描绘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形态,使得我国地区形象更加真实和具体。
(2)长江在教材中的独特地位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具有一系列的历史文化名景,成为经济生产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发源地,也成为了历代学者青睐的圣地。作为具有历史底蕴的赤壁,既有与友人月夜泛舟的乐趣,浩荡飘渺似在仙境,同时作为名流青史的古战场,承载着无数英雄豪杰;此外,还涉及到长江三峡、湘江、鄱阳湖等流域的描写,通过对长江的正面描写,以浩瀚的长江之景和游历者洒脱的胸怀气度相照应,使得情、景、理恰当融合,整体上呈现了宽广霸气、浩浩淼淼的长江形象。
(3)社会动荡中有为人士的艰难境遇
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地、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动荡事件及有志之士的坎坷经历,通过借景抒情,表达对命运和生活的感慨。例如,长沙秋景展现了国家命运的动荡,承载了革命青年的奋斗热情;红烛燃烧了苦难与阻碍,表达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天姥山成为追求思想自由、摆脱精神桎梏的象征;登高白帝城抒发了作者的苦闷之情;荷塘月色寄托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总之,语文教材中的景物作为社会现实的表象,表现了我国历代有为人士的理想追求。
2.国家社会形象
语文教材中选文的背景集中在旧时代的动荡时期,主要塑造了各级各类不同人员的社会身份,关注他们在混乱社会中与之紧密相连的社会关系,以表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此外,以劳动和审美内容彰显社会的价值追求,构成了一个整体社会形象。
(1)追求变革是社会形象的主体
语文教材选文具有明显的政治特征,将旧时代中力求变革的人员作为主体,展现不同的政治理念。主要通过各级官员向皇帝进言献策,提出政治主张。例如,李斯客卿强国的论点、魏征居安思危的主张、杜牧骄奢亡国的劝诫等。他们作为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力量,展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爱民、进取的正面形象。
(2)社会矛盾冲突是社会形象的主题
教材中涉及到的社会背景主要是从战国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以唐朝、宋朝和近现代为叙述重点,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战乱和国内的革命斗争,政局混乱(见表2)。此外部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导致了国家吏治腐化、疆土丧失、民众生活苦不堪言、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社会景象。总体上,高中语文教材中以不同立场人物间的矛盾,呈现了旧时代冲突和动荡的社会现象。
(3)劳动者价值是社会形象的主旨
语文教材应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审美能力。统编语文教材中对于劳动形象和审美情趣的表述较少,但却是不容忽视的一大亮点。语文教材通过选入《百合花》《哦,香雪》《边城(节选)》《小儿黑结婚(节选)》等文章,将社会生活中高尚的人情美、人性美、生命美的形象展现出来,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文明。通过选入《心有一团火》《芣苢》《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等文章,塑造了令人欣赏和赞美的劳动形象,以钟扬和袁隆平在科学上的探索和奋斗为例,表现了奉献社会的行为之美、精神之美,使人们获得“劳动使人愉悦”“劳动光荣”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劳动正确的价值判断。
3.国家文化形象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形象主要涉及伦理信仰、思维方式、科技艺术等文化活动和成就,其中伦理信仰和思维方式成为塑造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成就内容较少,包括青蒿素、天文学、秦腔以及水稻科技等,展现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形象。
(1)彰显人格精神的价值准则
语文教材体现了对人文素质的追求,阐释了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性,提出人际关系的和谐对治国安民的重要作用。孟子强调每个人都应有怜悯体恤之情;庄子以追求自由为人生信仰;墨子则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孔子从做人、学问、品德、修养等多层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总之,语文教材塑造了兼容并蓄、追求和谐及良好人性品格的文化形象。
(2)凸显批判辩证的思维形象
语文教材中通过改造学习的作风和对待文化的态度,使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走上实事求是的轨道,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例如,为师和学习的关系、向实际学习的认识论等内容,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处理主客观的关系。我国文化底蕴深厚,须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对不同形态的文化进行合理探索和实践,以实现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总之,语文教科书塑造了国家的理性思维形象。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家形象的思考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各类形象的塑造,很好地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鉴于语文教材的特性,它更偏重意识形态的传播和道德人生的教导,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他形象的塑造,造成国家形象的不完善,基于此作出以下思考。
1.体现我国的综合国力,塑造国家综合形象
基于文学艺术的强渗透性、持久性等特点,语文教材善于以文化产品反映国家综合形象,而国家综合形象内涵丰富,构成要素众多,教材中国防、科技、经济等属于国家形象的选文又较少,因此,可以选入一些展现国家经济实力和重要影响力的文章,以塑造国家综合形象。同时,从选文体裁入手,增多文章数量,增强国家形象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2.增添民族生活题材,丰富国家人文形象
我国作为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更须要展现出所蕴含的民族团结、地区多样、文化交融的国家形象,描述多元民族价值与文化的碰撞、共生、融合的过程,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形象。此外,语文教材中的政治气息较为浓厚,生活氛围较为薄弱,语文教材的终极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目前语文教材对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方面的摄入较少,这不利于使学生获得身份认同,因此,教材中须要增多反映学生与社会生活特质的文章,以形成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3.立足当代和国际视角,拓宽国家整体形象
国家形象不仅包括自塑,更包括其他国际行为体和国家民众对我国的认知和评价。语文教材较少展现他国视角下的中国。事实上我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例如,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展经济交流、古代的陆上丝绸之路和当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等,使得我国的文明和文化传播、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世界文化交流与新鲜文化的注入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国外各种文化、农作物等其他国家的资源也不断传入我国。因此,将国家形象置于国际背景下,使得学生和教师获得对于国家形象的全面认识,进一步提高国家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从当代角度来看,当今中国物产丰富、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文化丰厚,整体实力较强,正面形象突出,国家成就显著,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在语文教材中加以展现,以塑造完整的、现实的、客观的中国形象。因此,高中语文教材须塑造我国在国际交流与当代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大国形象。
总之,通过语文教材塑造国家形象,须要考虑国家综合形象的塑造,增添多民族生活内容,同时从当代和國际视角出发来丰富国家形象,为学生提供国家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声誉的可靠资料,从而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国家共识,正确引导学生在文化交往中传播和维护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琳琳.中国形象研究的话语转向[J].外语学刊,2018(03):33-37.
[2] 李智.中国国家形象 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09):12.
[3] Ole R.Holsti.The belief+system and national images:a case study.1962,6(03):244-252.
[4] 管文虎主编.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
[5] 蒋积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46-54+192.
[6] 耿希,刘学智.国外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20,41(01):30-42.
[7] 黄克瑶.外交话语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基于王毅部长的对外话语分析[J].青年记者,2019(03):41-42.
[8]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05):73.
[9] 周玲.基于合理性理论的来源国形象研究构成、机制及策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03):9.
[10] 常欣,王沛.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结构:多学科的视角[J].中国外语,2018,15(06):97-103.
[作者:张裴裴(1994-),女,河北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王攀峰(1977-),女,湖北荆州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