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校合作的原则和策略

2021-08-14姚新

关键词:家校合作原则策略

姚新

摘要: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由于心理的不成熟、意志不坚定、模仿性较强、受周围影响较深等,往往在学校生活中会存在违纪、违法的行为。而这些行为的背后,大多是家庭教育的缺陷和错误导致。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开发教育资源、指导家长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关键词:家校合作;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113

在很多班级中,都存在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不遵守纪律,喜欢寻衅滋事,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差,我们往往称这类学生为“待优学生”。其实,学生问题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共同的原因就是家庭原因。

如果说哪一种职业是不需要学习,也不需要训练就可以上岗的,大约就是父母这个职业了。也正是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巧,很多家庭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相关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一些家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当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学生。

因此“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显得尤为必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中小学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班主任在开发教育资源、指导家长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那么,家校合作有哪些原则和策略呢?笔者以自己班级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一、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每次新学期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都会和家长举这样一个例子。我把我和家长的关系举个通俗一点的例子比喻,就像是打斗地主的对家,不会打牌的人,不管对家,也会出自己牌,即使牌好也会输;但是,如果是会打牌的人,就会互相配合,说不定,牌不是很好,却能够获胜。我说,老师和家长就像这合作的对家,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教育好孩子。后来,我和很多家长交流的时候,家长都能记得这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我还会和家长举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看病。为何家长愿意让孩子吃药、打针、甚至开刀,难道家长不心疼吗?不是,只是家长知道这样是为了孩子好,长痛不如短痛。那么老师也一样,不管是批评还是适当的惩罚,都是在帮你的孩子治病,不是在伤害你的孩子。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老师的表扬是鼓励,老师的批评是鞭策。

2.真诚原则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面对家长,我们需要无比的耐心和恒心。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对老师的电话置若罔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是再也不联系家长,还是硬着头皮继续给家长打电话。这两种事,我都做过。我一百次的不想和这样的家长打交道,一百零一次地拿起电话给家长打电话,虽然迎接我的永远都是无人接听的尴尬。

记得我有一个学生,是单亲家庭,每次给家长打电话,家长都是说自己忙,不然就是不接电话。有一次,学生又撒谎自己的伙食费没带,我跟着他回去拿,意外的发现家长竟然在家。后来孩子自己把钱拿了出来,已经所剩无几。我和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家长满口地答应。正说着,孩子的姑姑进来了。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她姑姑很是感动,看我为孩子耽误了晚饭又搞得这么晚。第二天,她特意到校,说孩子以后有什么事情,让我跟他联系。她说一个老师都这么关心孩子,孩子能有我们这样的老师是她的福气,她一定会好好配合我的工作。虽然是一次歪打正着的家访,但正是因为我诚心打动了这位家长,即便孩子的爸爸不太靠谱,但借着一个靠谱的姑姑,孩子的问题毕竟还是顺利地解决了。

3.尊重与理解原则

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家长有多么不配合,但是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家长。你请家长到学校来,不是为了批评他,而是希望共同解决问题,一杯茶,一张椅子,这是对家长的尊重,不管家长来的时候,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但是你的这个举动,一定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位家长和任课教师沟通的不是很愉快,两个人吹胡子瞪眼睛,已经拍案而起了。我一看情况不妙,立刻把家长请到我的办公室。我先给家长一杯水,让他缓缓情绪。家长看我态度很好,也不好意思给我脸色看。我开始和他共情,我说我也是有工作,有家庭的人,特别能理解他现在的处境。他一听好像找到了知音,马上就像我倒苦水。我也了解了一些情况,我一边安慰他,一边表示理解。我说,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也会生气。家长看我这么说,反而不怎么生气了。我接着向他解释了任课教师的良苦用心,也许是冷静下来了,家长也认可了我的话。后来经过我们的反复沟通,家长不仅消了气,还主动和任课教道了歉,事情也算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小小的一杯水,在关键时刻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因为尊重和理解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

二、策略

1.时机要准

打战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和家长打交道,我们也要找准时机。一般和家长沟通都要及时,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或者当天内解决,是比较好的。因为事情才发生,矛盾和问题刚暴露出来,及时解决避免了事态的恶化。但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适合及时沟通,如果一个家长和你沟通时是带着情绪,或者你们对一个问题僵持不下的,这个时候还是暂时不要沟通,我们不妨把事情放一放,冷處理一下,这样大家都有了缓冲的机会,也不会让关系变得紧张。

记得有一次暑假,在学生家里进行小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我正好在楼下遇到了同一个小区里的另外一个学生的家长。可能是偶遇,不是特意被叫到学校,家长的情绪放松了很多,再加上家长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家长很健谈,和她沟通的时候,很多在学校里都无法沟通的问题,竟然在小区的小路上,一边闲聊,一边就沟通成功了。我也很庆幸自己遇到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有的时候,事情不要忙着去处理,等待良好时机,也许是事半功倍。

2.方法要巧

和家长沟通也要讲解方式、方法。教师首先要和家长取得共情,良好的、稳定的情感是沟通的基础,让家长信任老师、愿意倾听、愿意倾诉,才能够完成接下来的交流;其次,教师应该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委婉地提出孩子的问题。即使这个学生再有问题,他在父母心中也是独一無二的。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接下来,你再和家长分析他的问题,家长就乐于接受了。再次,对家长和学生都需要运用一些“罗森塔尔效应”,家长也需要期待和鼓励。教师也要肯定家长的努力和付出,给家长定的期待和鼓励,相信家长也更愿意和你合作下去。

3.指导要全

很多家长不是不愿意解决问题,而是他并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问题,还应该指出家庭教育不足的地方,并且有步骤,有层次的指导家长去教育孩子。教师不仅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还需要借助家长委员会、学校、社区的力量,发挥自己沟通桥梁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逐步建成以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中小学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德育课老师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形成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模式,将合作的范围扩展,让指导更加全面有效。

当然家校沟通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除了教师要能够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鼓励。特别是对班级中的个别学生要进行跟踪反馈,适时的调整教育方式。以期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学生能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基本功(第三版)[M].南京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原则策略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