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

2021-08-14张桃平

关键词:模式构建少教多学初中语文

张桃平

摘要:受以往教学理念影响,在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有不少教师习惯于应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使得自身在课堂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在被动学习状态,受此情况影响,则很难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产生厌烦感。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就应积极构建“少教多学”模式,将课堂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以主动状态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103

“少教多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应作为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之重要主体,这样才更能够提起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阅读现状,有效探讨“少教多学”模式的构建途径,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受到学生接受与喜爱,从而助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保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模式通常较为无聊与枯燥,致使学生在阅读期间缺失充足的兴趣。也有许多教师是以“讲授法”来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的,会导致学生的整个学习状态较为被动与机械化,如此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会阻碍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1]。针对于此,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就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的投身至语文阅读课堂的学习之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推动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例如,在开展《伟大的悲剧》一课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本文所叙述的故事为何是悲剧?这个悲剧的伟大之处又在哪里?通过哪段文本内容能够得知?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所描写的人物都有哪些?他们都具备哪些特征?在通过上述提问之后,学生则可在问题的驱使之下,更为主动的思考问题,而教师则让学生以自动举手发言的形式来阐述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之中则能够凸显出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参与至语文阅读学习之中,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喜爱上语文阅读。

二、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写景的文章相对较多,而以往在讲述写景類文章时,教师则往往借助于一些课本中的图片来进行讲述,而学生也仅能够在此枯燥的学习氛围之下去学习相关知识,难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也难以促进学生将文本内容和真实的景色之间相互联系,所以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为低下[2]。而针对上述情况,在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则需积极构建“少教多学”模式,组织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这样学生才可切实亲近于大自然,并在感受自然美好之处的同时,理解文本之中所传递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开展《荷塘月色》一课的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应积极构建“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针对本节课内容,教师可带领学生至有荷花的地方进行观赏,让学生以此来感知、观察及体会文章作者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荷塘情境,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利于深化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这也能够作为“少教多学”模式实施的一种良好体现。

三、引导学生感受文本

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去深入的感受文本,而后再让学生针对文本内容来阐述出自身的想法与看法,这样才更能够拉近学生和文本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去分析,感受以及理解文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3]。并且,在利用上述“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时,也能够使学生以更为放松的姿态,更为高涨的自主性去积极地开展阅读,如此也利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

例如,在开展《我的老师》一课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则可先询问高中生,在你们的印象之中,哪位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而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生生之间一同回忆印象最深的老师,之后在讲解文本内容时,教师则应让学生针对自身的体验来感受本文作者笔下所描写的老师,并以联系及比较的方式,来深化学生感知文本内容。

四、传授阅读方法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贯彻“少教多学”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将高效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才能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实现真正的“少教多学”。对此笔者建议,在教师传授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中,最初可以选择一些经典例文,从写作方法的运用、重点词义的理解、文章思想情感几个方面,将高效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之中,触类旁通的掌握多种阅读方法。《风筝》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非常适合作为阅读方法讲解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以此让学生了解认识鲁迅先生的文章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其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多是相同的。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我”和“小弟”的言行进行分析,了解文章的故事主线,通过后半段我的忏悔和弟弟早已忘记“风筝”这件事情态度的对比,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含义,明确文章表达的主旨。这样的教学,将抓重点字词、抓人物生平、抓人物矛盾等有效的阅读方法都传授给了学生,实现了“少教多学”。

总而言之,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至关重要,教师务必要转变教学观念,传授阅读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成效。

参考文献:

[1]王丽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53.

[2]王淑梅.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汉字文化,2019(23):62-63.

[3]胡丹萍.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08):269-270.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麻家集中学,甘肃 渭源748203)

猜你喜欢

模式构建少教多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