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21-08-14陈世鹏

关键词: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陈世鹏

摘要:在教育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学活动的推进需要探寻全新的、现代化且具有适用性的教学模式。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就学生情绪进行准确把握,进而结合学生情绪优化教学模式,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实施重要性进行阐述,明确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主要情绪和具体整合,探究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并提出体育课堂教学中情绪调节的策略,旨在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98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在于,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加以充分调动,优化学生活动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使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现代教育环境下就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开展探究,对于体育教学成效的改善至关重要。

一、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简介

1.内涵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信息加工过程中以情绪和认知系统为基本构成要素,信息加工环节必须要明确情绪的构成成分,保证情绪的积极化,这就能够增强信息加工的实效性,防范消极情绪阻碍信息加工。就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来看,其能够把握教学实际,以教师所提供目标和内容为引导,对学生情绪加以调动,这就能够调整教学模式,调节学生情绪状态,以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体育教学成效也得以明显改善。情绪调节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所涉及情绪要素主要体现在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这四个方面,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此为入手点探究可行的教学策略。

2.实施重要性

新时期下学生群体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心态稳定性不足,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出现依附性心理、独立意识不足、自我责任意识不强、无法准确定位自我等,这些心理阻碍的出现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情绪调节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过程中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优良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与体育教学要求相符合,便于掌握体育教学基本方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就突破了传统体育课堂中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局限性,全方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体育教学也呈现出新格局。其二是以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为支持,能够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立足实践掌握体育教学侧重点,发挥情绪的带动作用,促进体育教学的创新,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体育教学实效具备持续发挥的条件。其三是在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更新体育教学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主要情绪和具体整合

1.主要情绪

就体育教学来看学生情绪以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为主要表现,差异化的情绪特征对于体育课堂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必须要对情绪要素加以准确把握,以顺利推进体育课堂教学。

好奇作为情绪内容之一,以认知为前提,若体育教学内容超出学生认知范畴,学生可能会产生好奇心理,对其求知欲进行激发,学生认知结构也逐步发生变化,对体育课堂充满好奇,渴望去探究,这就有助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兴趣情绪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解读,以兴趣情绪为引导,可促使学生融入体育课堂中,在体育课堂氛围及环境下获得感知与体验,因兴趣的引导而乐于去学习体育知识。愉快情绪是正向的,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创新性内容产生兴趣,符合自身学习需求,则愉悦的情绪得以保持,学生乐于参与到体育学习和挑战中。焦虑情绪是负向的,需要及时进行调节,以降低焦虑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甚至会引发紧张情绪、消极情绪等,影响学生体育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重视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分析学生情绪,以促进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

2.具体整合

通过情绪分析把握学生具体情况后,需要重视崭新课堂结构的构建,以促进情绪的合理化解决,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效。对比不同情绪可知,好奇与兴趣是正向的,体育学习过程中此种情绪的产生,有助于强化学生探究能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改善。愉快与焦虑情绪则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保证适度,不可过高或过低。体育教学过程中需妥善整合情绪要素,把握学生情绪波动,选择情绪调节的最佳方法。

三、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1.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运用,促进了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课堂实践运用更加灵活,学生参与积极性得以调动,有助于改善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可了解学生运动偏好,合理分组,依照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之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活动,密切关注学生表现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师生之间互动更为密切,且有助于优化学生活动体验,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学校也不可局限于传统教学思维,应当关注学生全面化发展,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劳逸结合来缓解学生压力,对学生适当运动的权利加以维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营造体育教学情境,建立平等师生交流环境

新时期下信息高速传播,学生个体情绪极易受到影响而产生波动,影响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可营造教学情境,对学生产生强烈吸引,令学生获得优良情感体验,增进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学生与体育运动之间也得以建立情感联系,这就可以有效调整学生情绪状态,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開展。体育教学情境的营造,需要重视资源整合及资源优势的发挥,打造良性教学空间环境,促进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下可通过师生交流平台,促进师生彼此信任,保持和谐关系,情感双向传递也得以实现。体育教师需结合教学实际就自身定位进行调整,把握学生情感要素,与学生开展有效交流,降低不良情绪的出现概率。

3.爱护学生自尊心,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若学生存在敷衍心理,或者发展方向错误,极易造成消极情绪,体育教学也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发挥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优势,尊重并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切不可强制命令学生或粗暴对待,这就能够将学生的积极兴趣调动起来。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比赛活动的开展,优化学生体育课堂体验,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在潜移默化中落实归因教育,对学生产生良性激励,学生动机情绪也得以维持。

在体育活动中,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对于学生积极认识与行动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若学生对某一内容感兴趣,则会产生明确的学习动机,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愉快,自我努力意志强烈,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满足自我需要,情绪体验也更为积极化。体育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运用,将体育教学方式转变,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明显振奋学生情绪,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体育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掌握情绪调节模式的正确应用方法,明确体育学习价值并基于此引导学生,将体育与生活结合起来,开展游戏比赛等,令教法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令学生体验到成功,促进学生优良情绪的形成。

4.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实施科学教学评价

基于情绪调节模式所开展的体育教学,应当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强化,以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院校可引进专业化的体育教育人才,或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保证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方法开展教学,并结合学生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实施应当是科学合理的,结合体育教师实际出发,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应当转变以成绩为量化指标的模式,丰富考评内容,完善考评体系,构建良性激励机制,采取层次化考核方式,令学生积极参与考核并主动评价自我,促使学生对自我形成客观认识,并产生积极情绪,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

四、体育课堂教学中情绪调节的策略

1.好奇情绪调节

体育教学过程中需坚持创新,优化课堂环境,对学生产生强烈吸引,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内在动力。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悬念,促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立足矛盾点主动去探索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效率的改善,体育教学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征,明确学生角色的不同,重新定位角色,创新教学方式,优化学生课堂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精神,通过好奇情绪调节能够促进其正向作用的最大化发挥,为体育教学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2.兴趣情绪调节

体育课堂教学的推进必须要明确核心和重点,这就需要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从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情况出发,及时就教学内容加以更新和完善,保证教学计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将理论与实践协调起来,通过独立性空间的打造,对学生兴趣情绪加以调节,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在无形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沟通与交往能力。可将生活化内容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调节学生兴趣情绪,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内在动力。

3.愉快情绪调节

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重视学生体验的强化,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力。情绪调节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促使学生感知体育学科魅力,调节学生愉快情绪,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至关重要。新课标下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立足教学目标布置任务,确保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表现并进行适度调整,确保体育教学任务的布置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优化学生体育学习体验,令学生感到身心愉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4.焦虑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对学生焦虑情绪进行调节,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中。受到成长环境、教育经历以及个体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并且个体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对于问题的處理必须要保证方式正确,尽量以个别谈话取代公开批评,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通过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来营造和谐氛围,令学生感受到公正与平等,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体育教学中对于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就教学方式加以创新,在体育教学中营造优良教学氛围,搭建平台以增进师生交流,强化教师专业素养,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情绪进行有效调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人才培养目标也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涛.谈高中体育教育中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策略[J].文渊(中学版),2019(07):466.

[2]梁冰艳.谈高中体育教育中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策略[J].好家长,2019(06):226.

[3]孙佳.游泳教学中情绪调节教学法的应用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03).

[4]毕强.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游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风尚,2018(10).

[5]司朝荣.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6]王肇明.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析[J].长江丛刊,2016(15):180-180.

[7]刘光军.“情绪调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2010(04):19.

[8]刘一珩.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6):47-48.

[9]杨秀权,马艳.情绪调节模式在高职中长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3(34):274-276.

[10]方万俊.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的方法[J].成功:教育,2013(06):208.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高台734300)

猜你喜欢

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