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培训自主选学的实现路径

2021-08-14李德胜袁文力姜恩建

中国教师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实现路径

李德胜 袁文力 姜恩建

【摘 要】教师培训自主选学是近年来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方向。全面推进教师培训自主选学,可以实现教师培训工作的提质增效,扭转教师培训供需脱节、质效不均的不利局面。要实现教师培训自主选学,应明确自主选学分类、自主选学如何落地、自主选学要克服的困难三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教师培训 自主选学 实现路径

教师培训自主选学的提法由来已久。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要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1]。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推行培训自主选学,实行培训学分管理”[2]。2019年,重庆市教研部门联合全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申报并承担了“自主选学培训制度建设”国培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随即在重庆市南岸区和石柱县开展了教师自主选学培训试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探索出了“一建、二选、三培、四评”选学流程,构建了“1431”自主选学培训模式,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基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师自主选学培训探索与实践”的案例成果,给出了重庆教师培训自主选学模式[3]。随着新一轮“国培计划”(2021—2025年)工作的持续推进,自主选学已被正式提上了教师培训工作的日程,明确提出要“推进以教师自主学习、系统提升、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国培计划改革,实行分层分类精准培训,建立教师自主发展机制,探索教师自主选学等模式,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师培训融合发展”[4]。笔者梳理了教师培训自主选学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以促进教师培训自主选学扎实落地。

一、明确自主选学的分类

教师培训自主选学按实施平台可大体分为线上课程自主选学和线下课程自主选学;按实施难易程度可大体分为初阶自主选学和高阶自主选学;按推动主体可大体分为集中支持的自主选学和教师自由开发的选学。

1. 线上课程自主选学和线下课程自主选学

线上课程自主选学是指由教师培训机构在网络平台提供线上培训课程资源库和配套的培训任务,引领教师根据培训主题以及自身发展需要,自主地从网络平台的课程库中选取课程,并融入网络平台组建的研修班或学习组,自主完成课程学习和培训任务,实现专业成长。线上课程自主选学需要网络平台或教师培训机构提前录制一定的培训课程内容,并配套设置培训任务,然后分成模块供学员选取,还可以以套餐形式供学员选学[5]。学员在线上平台选取课程后,需要按要求进入由选取相同课程的教师组建的线上研修工作坊,在规定期限内自主完成听课学习,并参加一定次数的工作坊研修,获得选学成果,完成课程研修任务即为学习合格。

线下课程自主选学是指教师通过线上平台,选取由线下培训项目组提供的若干培训主题和培训方案,然后向项目组申报参培意向,线下培训项目组认为达到项目实施的条件后,适时启动线下培训项目,组织申报的学员进行培训,完成培训授课和相关培训任务,实现培训目标。线下课程自主选学需要教师培训机构编制“选学菜单”,准备完备的培训方案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供学员选学的基础条件,支撑学员进行自主选学。学员通过线上平台选学确定了线下的培训项目后,需按照培训项目组的要求,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并按要求完成相关培训任务,即为合格。

2. 初阶自主选学和高阶自主选学

初阶自主选学是指线上自主选学与线下自主选学独立实施的自主选学项目,以完成初步的培训任务,促进学员基础能力发展。初阶自主选学是教师培训自主选学的基本方式,是提高教师培训覆盖面的有效办法,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效率。

高阶自主选学是指线上选学课程与线下选学课程联动实施的培训选学项目,通过将线上课程分模块组合形成线上课程主题套餐,或者由线下团队提供线上课程选学套餐,然后,线下培训团队根据线上课程主题和内容进行线下延展的培训课程设计,实现先由线上课程进行理论引领、案例分析,再由线下课程对线上课程偏理论的内容进行实践演练、实践指导等配套设计,形成由理论引领到实践研训的培训流程,从而有效提升参训教师的学习成效,促进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高阶自主选学是教师培训自主选学的理想方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也是完成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补充方式之一(见图1)。

图1 高阶自主选学图谱

3. 集中支持的自主选学和教师自由开发的选学

集中支持的自主选学是指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学校通过搭建线上或线下平台组织实施的所有线上课程自主选学和线下课程自主选学,基本特征是由平台或机构等主导实施,引领教师参与并进行有限的选学。集中支持的自主选学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挥着基础的推进作用。

教师自由开发的选学是指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源和信息,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包括阅读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向他人请教等。在进行自主研修的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反思、校正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实践检验获得研修成果或工作反思,最终实现教师自主解决问题、提升专业能力的目的。教师自由开发的选学对教师自身学习能力和成长意愿的要求比较高,学习效果不容易考核,但对很多教师来说,这种自由选学的模式恰恰是其快速成长的秘笈。

二、明确自主选学如何落地

自主选学的解决方案虽好,但如何落地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根据教师自主选学相关主体的分工和职责,要使自主选学真正落地,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自主选学实施主体的职责

狭义的教师自主选学主体应该是教师培训机构(包括网络平台)和中小学校等,服务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应该肩负起哪些主体职责呢?显然,培训机构需要建立自主选学的工作机制,在获得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后,应该向学校和教师明确实施自主选学的意义和方案,界定机构、学校、教师等各方参与者的责任,同时,学校应该协同培训机构引领教师参与自主选学活动。另外,教师在参与自主选学的过程中,应该对自身专业发展有所认识,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自主选学为基础,提升个人自由选学的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的高效发展。

2. 搭建支持自主选学的平台

不论是线上课程自主选学还是线下课程自主选学,都需要平台支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6]。没有平台支持的自主选学,其功能是不健全的,有能力的地方要自建教师选学网络平台,并实现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便捷操作,不能自建教师选学网络平台的区域可借助上级机构平台,使教师自主选学实现“方便选”和“有内容选”。有了平台,学员才能实现登录平台自主选课,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听课任务和研修任务,所有课程学完后,获得培训合格证书;如果已经实施了学分管理,还可以根据培训结业证书折算相应的培训学分。线下供选的课程虽然不用在线上学习,但为了充分尊重学员的选学意愿,需要提前将线下课程的培训主题、培训方案、概要内容、专家情况等课程相关信息投放到网络平台,在线上构建线下课程的套餐超市,助力线下课程组合成针对不同主题的套餐,供参训教师参考选学。如果能进一步将线上和线下课程进行内容联动设计,还可实施高阶自主选学项目,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总之,无论是线上课程选学还是线下课程选学,都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和推进,所以,搭建支持自主选学的平台很重要,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项目之一。

3. 重视整校推进的策略

为保障教师的自主选择权,培训过程中真正体现教师自主选学的理念,在具体实践中要基于教师的需求,引导教师通过选择性学习实现自主发展;创新多元化的培训形式,提供丰富多彩的、专业化的培训内容,让参训教师有选择的空间;设计多样化的培训方案,灵活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7]。自主选学可以采取整校推进的策略实施,将其纳入学分管理的范畴,在实践中,可以将整校推进自主选学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整校推进过程中,可以引领教师按照分层分类的原则进行选学,青年骨干教师、新教师、成熟教师根据自己的任教学科、成长阶段、个人职业追求等,选取相关的线上与线下课程套餐。总之,要做到使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成长需求选取学习方式和培训课程,甚至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自主开发选学内容和学习模式,最终以獲得的学习成果来佐证选学成效。

三、明确自主选学要克服的困难

自主选学作为传统“给予式”培训工作的升级选项,作用和实践效果值得期待,但要做好自主选学,至少需要克服以下几个困难。

首先,要克服实施教师自主选学成本更高的问题。不论是实施线上课程自主选学还是线下课程自主选学,都需要高质量且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根据自主选学的实施方式和流程可知,为了实现教师自主选学,项目承担机构需要准备更多的课程资源,同时还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并拿出更精准的支持方案,这些都是增加教师自主选学工作成本的因素。只有克服初期实施自主选学可能增加的成本问题,才算具备了推进教师自主选学工作的基础。

其次,要避免落入“假选学”等陷阱中。实施教师培训自主选学,要尽量避免“打折扣”的自主选学,尊重教师的选择意愿,引导教师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能力素质确定需求,自觉思考要学什么、到哪儿学、什么时间学、跟谁学等问题,自愿选择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时间和培训团队等,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8]。要实现相对宽泛的教师自主选学效果,就要避免陷入“假选学、带帽选学、被迫选学”等误区当中,影响自主选学的效果。

再次,要解决实施高阶自主选学难度更大的问题。不论是实施线上课程自主选学还是线下课程自主选学,相较于传统的线上和线下那种单纯的“给予式”培训,其实施难度都加大了不少,除了要投入更多课程资源,还需要实施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以及应对教师分散学习等问题,这些都是实施教师自主选学要面对的新问题。高阶自主选学要求将线上选学课程套餐和线下自主选学内容进行联动实施,需要线下课程针对线上课程套餐的内容进行拓展,这无疑增加了实施项目的难度,对线上、线下自主选学的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后,要建立自主选学考核和反馈制度。自主选学成效的考核要求更高,教师在线上选学后,自主学习的时间、方式等比较分散,因此,学习成效的考核是一个难点,这对自主选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考核要求。线下自主选学实施起来,虽然会相对集中,但由于可能要建立与线上课程的联动,所以其学习成效的考核要求更高。针对自主选学考核的这些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反馈制度,评估和反映培训的质量,保障自主选学培训顺利实施,力求收获实效。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完善教师自主发展机制。开展教师自主选学试点,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个性化、周期性的发展规划,建设选学服务平台,探索教师自主发展机制。所以,未来五年,各地必然要在推动实施教师培训自主选学上下功夫,改革传统的“给予式”培训,变教师被动接受培训为主动选学,推动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真正实现提质增效。在学科、信息化平台建设、教学和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培训自主选学的优势,坚持在供、选、教、管等方面大力提高教师培训自主选学的质量,这是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与时俱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的不竭源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EB/OL].(2013-05-08)[2021-05-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305/t20130508_151910.html.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20)[2021-05-19].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66234.htm.

[3]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基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师自主选学培训探索与实践[EB/OL].(2020-11-10)[2021-05-19].https://mp.weixin.qq.com/s/wNXWbOcjV5vNo0yadBFLjw.

[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1-05-13)[2021-05-1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105/t20210519_532221.html.

[5] 李彩香,葛金娥.“套餐式”研修,助力培育站教师跨越式成长[J].教育界,2020(21):70-71.

[6] 蒋红星,王兴辉.自主选学机制下省级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7):78-80.

[7] 宋时春.从被动培训到自主选学: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型与变革[J].福建教育,2018(46):31-33.

[8] 周海涛.构建教师自主选学的培训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6):41-43.

本文系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首批建设项目“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区”(项目编号:A3101-2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磐石市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实现路径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