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1-08-14王玲鹤
王玲鹤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具有更强教学效果的多元化教学方式为核心,促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本文将通过利用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历史图片完成情感态度教育目标、采取历史图片与音乐及古诗词相结合等多项措施,对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图片;初中历史;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60
历史图片教学方式的运用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具有更强的教学效果,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单一化的弊端,提升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灵活运用历史图片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理解能力的关键措施。
一、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图片的重要性
1.运用历史图片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图片,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够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虽然目前初中历史的课本上,已经有相应的插图和文字解释说明,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力重点放在文字内容上,而常常忽略图片和小字部分。由于部分历史图片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而设计的,历史图片能够将人物形象或者历史事件形象地向学生们展示出来,相比于文字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且结合实际。所以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利用历史图片作为载体进行知识点的讲述,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同学们通过观察真实的历史图片,来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念。
2.运用历史图片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社会和学校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教育也更加重视,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要培养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念,拒绝历史虚无主义,让初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丰富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只强调传授知识,机械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疲惫,对历史学科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因此,改进教育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的课堂中运用历史图片这种教学方法,避免了传统教学课堂中枯燥乏味的文字教学的弊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图片,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并且学生通过教师所展示的图片,了解到真实的历史情况,历史图片和文字说明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历史,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运用历史图片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所学知识
我们研究初中教学的形式就能够发现,单调的文本和文字本身是不具备色彩的,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去自身体验。单一的文本不能够表达出直观的感觉效果,在初中历史的教材中叙述相关历史知识的文字,也很难对学生形成一种启发性的教育效果,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在对学生们通过文本讲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时配上相应的历史图片,那么图文结合就能够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方法尚且不完善,不科学,一些学生在对课本中一些文字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时难免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从而无法对相关的内容做到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还会对某一内容形成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用历史图片,将枯燥的文字内容与历史图片相结合起来一同展示给学生,通过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学生就能够对课本中的文字内容结合图片形成全面的认知,极大地避免了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出现负面的心理情况。并且结合相关的图片内容,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同时简化了教学步骤,降低了教学难度。
二、在对历史图片使用的时候需要关注的问题
1.使用历史图片进行教学时要精选图片并恰到好处地运用
对于初中历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灵活的运用历史图片的目的,是以更加直观且有趣的方式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们,运用历史图片进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使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养成,而不是盲目的引入历史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应当注意到一些原则。首先,在课堂中引用的历史图片,一定对于初中历史的教育起到辅助的作用,使用历史图片时,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那么教师在选取历史图片时,就要紧密的贴合课本进行科学的选取,并且教师在运用历史图片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够将重点只放在图片上,也要同时兼顾课本文字内容的讲解,双管齐下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较高,并且容易对新奇的事物產生兴趣,学生的记忆力也处在黄金阶段,所以教师在选取历史图片时,一定要切合实际,依据课标、课本来选取恰当的历史图片,这样所选取的历史图片才具有实际的教育意义。选取完历史图片之后,就是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历史图片,并且引导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2.使用历史图片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和教学内容有效融入
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引入了历史图片的作用是多样化的。历史图片的目的之一是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中所教授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以及根据相关的历史图片提取有用知识的学习能力。并且图片本身就不像是语言文字那样比较单一,学生们通过阅读图片就能够产生一种轻松的心理,这样就是将历史图片与相关的教学内容相整合,就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愿意配合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学习。所以,教师在选举历史图片时首先要求图片能够与课堂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其次所选取的历史图片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选取相关的历史图片之后,也要注重对学生读图和识图能力的指导和培养,让同学们通过观察历史图片就能思考相关的历史问题,使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其次,初中历史教师在选取历史图片时,也要善于对图片进行分析,考虑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多方面的因素,选择比较恰当的历史图片,这样才能够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实现历史图片的有效融入,并且使历史图片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发挥出教学价值,体现出历史图片的育人作用。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的有效策略
1.利用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是当前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历史图片教学方式运用至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可以促进活跃课堂氛围,使历史教学氛围突破传统固化形式[1]。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仅仅凭借文字进行教学,难免会显得枯燥和单一。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引用历史图片,那么学生就会对这种直观的教学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例如:在初中历史《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图片教学方式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历史图片结合历史知识的学习了解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同时在历史图片的引导作用下,使学生以较强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态度了解清朝前期戏曲艺术的繁荣。对此,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红楼梦》的历史图片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其在文学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将历史图片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是促进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2.利用历史图片完成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发展目标的设计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案设计不仅要体现知识教学目标、技能教学目标,同时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历史课程元素,设计情感态度发展目标,以此促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学生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有限,如果仅凭这语言的描述和文字的表达,那么学生很难想象历史上一些繁荣的场景,利用历史图片就能够辅助学生进行想象,帮助教师完成情感态度的教育目标。例如:在初中历史《盛唐气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历史图片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对盛唐时期的历史图片的观察和学习,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责任感,进而达到情感态度发展目标。因此,利用历史图片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是促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完成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
3.将历史图片与音乐及古诗词相结合教学
历史图片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为了丰富学生的体验感,引导学生多感官体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图片与音乐及古诗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展示历史教学的多样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多种感官器官的冲击和刺激就能够丰富学生课堂的学习体验,从而产生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图片为学生呈现,同时结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作为背景,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思想情感。另外,将古诗词教学内容与历史图片教学方式相结合,同样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与历史课程相关历史时期的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其时代背景,也是促进提升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4.通过历史图片为学生设置问题
在历史图片教学方式运用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图片为学生设置启发性和引导性问题,使学生结合历史图片进行自主分析及探究,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初中历史《抗击八国联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圆明园的历史图片与当前图片进行对比,根据本课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相关历史问题,使学生充分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和组成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及《辛丑条约》签订的过程与主要内容。对此,历史教师可以设计“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以及“辛丑条约签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图片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同时促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3]。
5.结合历史图片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阶段学生必备的基础学习能力,结合历史图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十分科学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较,历史图片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进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辛亥革命》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思考,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其中不仅要包含辛亥革命的性质,同时要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促进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效果。
将历史图片教学方法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和知识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维.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文史博览(理论),2016(06):81-83.
[2]郭錦绣.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65+67.
[3]赵杰.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3):171.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实验初级中学,甘肃 会宁73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