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四大古典名著阅读的横向推进策略
2021-08-14季科平
季科平
【摘 要】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小学到高中,不同阶段对四大古典名著有着不同的阅读目标。运用适当的策略横向推进小学阶段的四大古典名著阅读,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初高中的持续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四大古典名著 阅读 横向推进
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是古典小说中的璀璨瑰宝,闪耀着传统文化的亮丽光芒。在小学阶段,对于四大古典名著(原著)的阅读,存在着两种不良的倾向:一种是忽视阅读,认为四大古典名著太难读了,小学生读青少版便可以;另一种是拔高,认为四大古典名著非读深读透不可,搞得小学生一看到四大古典名著就害怕,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本文通过梳理四大古典名著在小学阶段教材上的内容编排,以横向推进的策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质。
一、四大古典名著在小学阶段的教材编排
小学阶段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古典名著单元,单元篇章页上的导语“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非常准确地概括出了四大古典名著各自的特点。本单元内的四篇课文便选自四大古典名著:《草船借箭》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相关内容改写;《景阳冈》节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猴王出世》节选自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红楼春趣》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以“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就安排在这一单元,其中“你读过这本书吗”重点推荐了《西游记》,“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推荐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小贴士”提示学生注意古典小说的章回体特点,阅读时可以借助“回目”猜测每回的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虽然四大古典名著在小学阶段都出现了,但只有《西游记》是被重点推荐的,而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则不作硬性要求,鼓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性阅读。
二、小学阶段四大古典名著阅读的横向推进策略
小学生读四大古典名著,重在启蒙。教师要在学生了解民间流传的基础上,充分激发他们阅读古典名著(原著)的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阶段横向推进古典名著阅读可以采取如下具体策略。
1. 从一篇到一本,激发阅读兴趣
没有阅读兴趣,便不可能有真实有效的阅读过程,借古典名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要紧密结合小学阶段古典名著单元的编排特点“四篇课文分别选自四大古典名著”,展开“从一篇课文到一本古典名著”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這一篇”与“这一本”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篇”是引子,通过“这一篇”,激发学生阅读“这一本”的兴趣;一旦离开了整体的“这一本”,“这一篇”便缺少了更多的生命活力。从一篇到一本,便是引导学生沿着课文找书读,这是激发阅读兴趣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把课文当“引子”教,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长篇作品或整本书。
教学时,我们首先要从“这一本”出发,寻找“这一篇”,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这一篇”来自“这一本”古典名著的哪个回目、哪个章节,建立起一篇与一本之间的联系。如学习《景阳冈》,借助课后“资料袋”了解《水浒传》,然后打开《水浒传》目录,找到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接着翻到这一章节,看看课文是从哪里节选出来的。其次,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这一篇”也要不时地呼应“这一本”,以加深“这一篇”与“这一本”之间的相互联系。如《草船借箭》是改写的现代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与课后“阅读链接”的原文展开比较阅读。用心比较,挑战的就是学生的思维,激发的就是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在学习“这一篇”后,教师要自然地引着学生走向“这一本”,真正开启古典名著的阅读。
2. 从自读到共读,营造阅读氛围
自读与共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形式。自读是自己一个人阅读,一个人静静地与文字对话;共读则是一些人在约定的一段时间内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共同交流,共同分享,共同成长。阅读四大古典名著(原著)更需要的是“共读”的阅读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共读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我们可以开展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亲子共读。师生通过共读古典名著,拥有了共同的阅读记忆,成为了阅读共同体;同伴通过共读古典名著,有了群体归属感;亲子通过共读古典名著,建立了一个共同的有关古典名著的话语环境,共同交流,其乐融融。
在共读的过程中,教师、家长要引导学生养成“说来听听”的好习惯。可以和学生交流共读时的困惑,可以聊天般地交流书中感兴趣的故事,还可以交流阅读的真切感受……这一本古典名著的意义在共读中走向了丰满,我们通过共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享受到真正有意义的阅读生活!
3. 从一种到多种,丰富阅读方法
四大古典名著都是大部头的小说,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要求学生快速地读起来,快速地读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学生便会觉得索然无味。单纯地使用一种速读的方法快速地推进古典名著的阅读,往往会事与愿违。教师要巧妙地运用选读、猜读、速读、跳读、回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为学生架起一座走向古典名著的桥梁,引导他们打开书,兴致勃勃地读下去。
第一,我们要用选读的方法,去关联学生已有的故事储备。引导学生从回目出发去选择阅读自己原本熟悉的那些故事,去消除阅读古典名著(原著)的畏难情绪。第二,我们可以用猜读的方法,从回目出发去探寻未知的故事内容。猜读的过程是积极的阅读过程,不管预测是否正确,阅读印证同样充满了快乐和趣味。在选读、猜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浏览回目的标题,就可以大概知晓故事的内容;有的一回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的好几回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三,我们采用速读的方法连滚带爬地阅读整本古典名著,没有压力,没有提问,不抠字眼,不必摘录,遇到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等“拦路虎”直接跳过。这个过程完全就是为了兴趣而阅读,在速读的过程中建立起这一本古典名著的整体印象。第四,我们可以聚焦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有目的的跳读,直接跳过与此无关的章节内容。通过主动聚焦,对古典名著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第五,我们还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阅读任务来诱发回读。阅读任务是回读的桥梁,可以由教师结合每一本古典名著的特点来设计,也可以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兴趣来选择,学生甚至可以重新设计自己最感兴趣的阅读任务。
4. 从常规到创意,提升阅读品质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输出与输入同样重要。如果只是一味地输入,而没有相应的输出,所看的书可能也就是堆砌在脑海中的阅读信息而已,自然无法拥有高质量的阅读品质。常规的读写链接方式是阅读完整本书以后,便以写读后感的方式进行输出。写读后感确实是一种常见而且比较有效的输出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积极思考,获得比较深入的阅读理解,实现读写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但如果小学生阅读四大古典名著,也运用这样常规的输出方式,无形之中就拔高了阅读要求。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古典名著(原著)是一大挑战。小学生能够读起来,并坚持读下去,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教师应引导学生变着花样去阅读,让输入变得简单、有趣;还要变着花样去输出,让输出变得有创意、有品质。采用富有创意的多种形式展开古典名著的读写过程,从输入到输出形成一个自然吞吐的良性循环,促进阅读思维的发展、阅读品质的提升。
跳读时,我们可以“顺着主题来摘写”,摘录《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神通广大的句子,摘录《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我们也可以“搜集信息来拼写”,读《西游记》可以收集阅读信息写写“孙悟空的那些称谓”,读《三国演义》可以收集信息写写“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回读时,我们可以“展开对话来畅写”,与古典名著中自己喜欢的人物展开对话,或者就直接给他写一封信,与他畅谈一番;还可以“假设想象来创写”,假设自己就是古典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发挥奇特的想象,创编一个新的故事……面对如此富有创意的输出任务,学生自然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阅读品质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小学是接触四大古典名著(原著)的初级阶段,横向推进的策略使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初高中的深入阅读做好铺垫。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7241321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