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21-08-14吕荣瑞

关键词:中职语文探究教学模式

吕荣瑞

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不断深化改革,在社会上也逐渐形成了对技术型人才大力需求的社会趋势,这对于中职学校的发展和进步来说起到了相互助推的作用。其中,中职语文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语文这一门学科对于培养人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语文学科的渗入和学习。因此,对于中职语文教师来说,面对社会对技术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增强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16

语文学科作为中职阶段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实际上,结合中职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状和语文学习相对放松的做法来说,语文教师还需要作出更加创新性的转变,以此来增强中职学生对语文重要性的认识等。同时教师需要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在适用于对当下学生的培养,并且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技术以及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加入教学方法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学习方法,通过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很好地进行人与人的沟通,从这一点出发,教师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现状

1.串讲串问式教学模式

串讲串问式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讲授——练习——强化”的策略。这一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对语文教材的深入理解,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讲授的过程中,能够将重点难点一一讲解到位,让学生都能够有所理解,然后通过学生对相关题型和课本回顾的练习复习中能够实现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和理解。教师要从自身的教学程度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综合出发,设计相关练习,通过递进的练习让学生逐渐加深对语文的学习,避免针对同一层次的练习进行反复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快速的获得语文知识,但相对来说学生也出于较为被动地接受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2.导读式教学模式

导读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对语文课本进行充分的阅读和理解。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贯彻“以读为本”的教学方针。在导读式教学模式中,要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发展,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最优的教学方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采用“操作——领悟——运用”的教学策略。多数是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和相互探究,让学生在主动的操作中有所领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总结等,让学生能够内化语文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以及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中有所运用。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表现欲,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引导,让学生进行正向的思考,从而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中职语文创新课堂教学特点

中职语文创新课堂教学还需要中职语文教师的努力,我们应该探索出新的合适中职语文教学的道路,总结过去教学模式的经验,反省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而进行创新课堂的教学。

1.注重教与学的统一

我们知道,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涉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传统的教学特点是教师讲授教材,学生听教师讲教材,这种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教材,让教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有利的地方。因此,教师应该进行创新,在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互动过程中,进行交叉式的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教材,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向教师讲授教材,或者通过教师与学生相互探讨教材中的观点等形式,做到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有效互动。

做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真正的有机统一。在这一过程的实现中,教师要注重有方式有策略的体现自己的“教”,例如:教师有策略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善于引导学生对语文进行探索,能够启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思考,通过问题驱动、创设情境、想象联想等多种方式,更好的展现出教师“教”的方式方法。这样对于学生的“学”能够起到更加积极的意义,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中,进行语文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在相互讨论中完成语文的学习。通过教与學的相互统一,让教师和学生实现“教学相长”。

2.结合学生成长规律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教师在教授语文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有效的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的认知过程一般包括从感知到理解再到运用,这也就是说,在初期阶段,学生的主观性很强,从这一方面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说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教师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一点。学生通过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才能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内化,然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

因此,教师要多多关注每一个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成长和进步。

3.体现语文学科魅力

中职语文在中职学校学生的学科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控的有些过重,从一般角度而言,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理论知识,让学生打下很好的语文学习基础。但从创新角度而言,教师忽略了语文作为一项语言学科所包含的深刻内涵。语文,更是一种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在实际生活的交谈中,我们都知道,我们并不总是说很多华丽的辞藻和处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因为,语文,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沟通,而不是更华丽的沟通。

所以,教师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向学生体现语文最本质的魅力所在,例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通过对阅读书单的分类,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初读、细读、深读等等,能够读有所悟。还要体现读写的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更好地写作。教师要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和写作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和内涵,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上语文。

三、中职语文创新课堂实施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扎实语文基础

普遍来说,在现阶段众多的中职学校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大多仍旧是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着重表现出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填鸭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兴趣也会逐渐造成負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逐渐明显化,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放弃以往传统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构建创新性课堂,并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自身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从这一方面来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这样能够充分了解学生语文学习和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关于分层教学,教师要根据班级上的学生进行上中下三层教学,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语文学习信心,让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基础高的学生可以分析更深层次的内容。这样一来,对于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如果仅仅是用传统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那么只能让少一部分的学生达到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到转变教学观念,扎实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基础。

2.精准教学定位,吸引学生兴趣

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我们都知道学生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学习,才能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并且学习效果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很多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这一点往往都被教师忽略掉了,很多教师都是单一的认为既然学生到了学校,那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有兴趣也好,没有兴趣也好,只要学习就可以了。这一点理解是错误的,因为这样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甚至感到厌烦。教师在这一点上,需要加强反省和改变。

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语文课本的学习中变得积极主动起来。教师从本课文的教学目标出发,首先让学生自行了解课文中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林黛玉的娇弱、贾宝玉的清秀等等,在教学中,引入《红楼梦》相关知识,以及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学生们能够从课堂上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语文魅力,这对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来说,会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提升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的学习更加偏向于技术方面,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到这一点,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对实际生活和案例的探索和思考。因此,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和探索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语文的学习,最终的表现形式就在于语言上,在人际交往中。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生活,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就会将生活同语文相互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学生也能够发现语文,学习语文。

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通过参照生活中的实例,向同学们一一展现课文中的内容,利用这篇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这样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通过利用生活背景的带入,让学生进入到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与语文产生共鸣。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能够更加的深入,从而教师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上文中提到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一点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充分展现精美的图片,动态的文字以及视频等,极大地方便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

例如:在一些古诗词或者文言文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些课文的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如果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翻译,学生只是记住了文言文所对应的白话文,并不能深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准确意思。但是如果通过多媒体展现出相关的背景图片或者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文言文中所体现的内涵和主旨。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善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和内化语文课堂,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做出合情合理的创新,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分析,能够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余锰泓.中职语文创新课堂探究[J].课外语文,2019(13):92-92.

[2]汪辉琴.中职语文课堂的困惑与创新[J].中外交流,2019(05):98-99.

[3]吴艳春.研究中职语文课堂创新改革[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0).

[4]蔡秀黎.中职语文创新有效课堂[J].课外语文,2018(09):161.

[5]程文慧.浅析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创新教育[J].情感读本,2019(17):34.

(作者单位:莱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济南250000)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探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