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2021-08-13王越李沐宸赵淼
王越 李沐宸 赵淼
摘要:本文主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设计方法的不足,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将展示信息传递给公众,从而提高公众的参与感,传播非遗文化。本文通过收集资料以及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国内一些非物质文化展示空间进行分析,从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分配、空间分割、流动设计、视线设计、场景还原、多媒体设计、无障碍设计,以突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的制约,建立新的展示设计模式,为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空间分配;流动设计;场景还原;无障碍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2
0 前言
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人民精神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程度也越来越高。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担负着社会教育的功能,建设非遗展示空间对于传承文化非常必要。“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要把“非遗馆”的规划建设体系列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保障体系,如“两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口头上的传统艺术和极具表现性的传统艺术、社会文化风俗、仪式活动及传统技术工艺。笔者在深入研究近5年有关非遗展示文化空间的多篇学术论文以及多次实地考察调研苏州市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馆、御窑金砖博物馆后发现,目前非遗展示空间设计存在展示形式过于静态、空间设计缺乏当地特有文化内涵、缺乏活态展示设计等问题,由此,非遗展示空间如何进行设计创新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1 非遗展示空间设计研究现状
目前,大多数非遗都面临着如何更好传承和发展的问题。现代展示空间经历了以物为主到以人为本的展示设计理念的转变,当前应思考如何将非遗中的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融入非遗展示空间中,从而达到对非遗的活态传播,解决非遗面临的问题。非遗展示是文化传播、建构和发展的主要行为途径之一,其主题空间属于文化空间表达的一种形态[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物质性和化学载体,从器材到工具,不同的真实展品均是非遗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展览内容;另一方面,除了包含物质化的载体外,更重要的就是包含的不存在物质、无形精神内涵[2]。准确地说,非遗展示设计就是以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功能需求为主要依据,以美学艺术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创造一个精神和物质并重的适合现代人的生活环境。目前我国采取了很多有关非遗传承保护的措施,其中建设非遗展示馆是发展非遗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非遗展示空间设计的具体方法出发论述如何使非遗展示空间给参观者带来更好的参观体验。
2 非遗展示空间设计方法
2.1 展示空间的分配
非遗展示空间的分配可以通过组合与构成的不断变化,使展示空间、展品空间和参观者空间与总体空间格局的关系更为密切。展示空间没有嘴巴,却不只是一个空间,还是一个能够帮助展品发声的有力媒介[3]。展示空间有两种类型:一种与参观者空间相融,另一种与参观者空间相分离。展品空间主要指展品陈列的场所,参观者空间主要是指参观者参观、参与互动、选择和购买展品的区域,根据展品的不同,可分为展区外、展区内和内外结合三种形态。
2.2 展示空间的分割
非遗展示空间设计中,常常会使用板具等展览道具或特殊建筑物对展览空间进行划分隔离,以便充分满足视觉要求及展览的要求。元素进行空间隔离的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类:一是专门用于屏蔽或阻断其他建筑物的视线,二是采取通透性的分割,三是采用可视而又无法互相沟通的隔离。交互式体验展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分割空间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就是按照每个展品的内容和范围进行划分,在展区中增加视觉层次和变化,避免单调的视觉效果,在不同空间内进行良好的元素衔接与过渡,组织和控制好人流趋势。
2.3 展示空间的流动设计
非遗展示空间的人物动态流动形式设计主要包括人物的动态流动和展具的动态流动。人物的动态流动主要为直线式,可细分为线条格子式和线条斜线式。人物运动不仅可以表现一些展品本身的特点,还可以通过充分运用一些独特的人物动态形式以表现创造出来的展览。各种高科技工藝或者影像等方式的应用可以形成一种虚拟空间的场景,让这个空间变成一种可以流动的场景,让参与者感觉到在虚拟的场景中飞翔,拉进展品与参加者之间的距离。
2.4 非遗展示空间的视线设计
非遗展示空间的整体视线设计应涵盖视觉因素的空间形式、视觉颜色、材料的质感、文字影像图形等。视觉因子要素的表现空间形式主要有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矩形等。常规的展览空间形式主要有柱、墙、顶、架、柜、台。
视觉色彩能够创造出其他形态不具有的视觉效果,往往会给参观者更强烈的视觉体验。展示空间的色彩组织主要有环境色、展物颜色、表现版面色、道具颜色、光照色、界面色。
材料是一切艺术设计的基础和物质条件,任何一种形态的艺术物质必然依靠一种特殊的材料或工艺才得以体现,技术的进步使得衍生出来的新型材料积极地参与展览设计。在我国传统意义中,材料仅是一种信息的传达方式和载体。
2.5 非遗展示空间的情景再现
情境再现就是对一个发生在所呈现空间之外的或者不清楚的情境或者事件进行现场表现。与场景复原相比,情景再现着眼于对一个发生情景的氛围渲染及重点描写[4]。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中的情景再现手法突破了传统展示空间的设计手法,整个展厅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非遗项目的原生故事,可以极大地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展馆内的非遗展示分为很多部分,其中民俗类非遗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民俗节日、婚礼仪式、祭典庙会等多种形式,涉及非遗的各个方面[5]。中国御窑金砖博物馆通过将泥塑、图文结合展板、影视多媒体等各种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展示的金砖从择泥、练泥、制坯、装窑、烘干、焙烧、窨水、出窑八道工序的过程(如图1),由此,参观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非遗的内容。图2为“雷允上”的铺子,雷允上的吴门医学是传统吴文化精华之一。两个场景均是蜡像复原场景的情景再现,由此,参观者能够切身领略到以往苏州人民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非遗传承的精神。人们除了能够感知自己的身体外,还能够通过身体感知周围的环境,进一步调整身体状态以适应环境[6]。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6 多媒体场景设计
笔者在观看《国家宝藏》时被南京博物院的宝物——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所惊艳,便参观了位于南京秦淮区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实地参观后颇受震撼。其展示空间可以说是传统艺术展示和高科技的完美融合,依托于数字图像、声光电技术、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和技术,舍利地宫中的360°圆形球幕电影向人们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真实故事,千年佛光展区通过镜子投射出的8.4万盏灯象征8.4万枚舍利,千年对望时空长廊的“七步生莲”运用了触控屏技术,这些装置极大地促进了人机交互。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文化展示空间以“文化+科技+体验”为基本原则,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结合,多方位向人们展示大报恩寺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给参与者沉浸式的体验感。数字媒体适宜“针对人的多感知系统”而进行叙事,对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映射,更好地让观众产生真实感[7]。
2.7 无障碍设计
荷兰国立博物馆始终坚持无论每一位来访博物馆的参观者身体状况如何,都同等地享有自己独立走进博物馆大厅、亲近其他文物的特殊权利。在其官网上有专门针对特殊群体设置的网页。按照不同类型特殊人员群体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展示设施装置,打造不同类型的教学体验设施。博物馆可以细分特殊人群,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展示场地导览及教育服务。在设备方面可以租赁轮椅、婴儿车、手杖等,同时博物馆前台还提供标注有无障碍电梯、卫生间的平面图。博物馆还为视障患者提供特别的导游服务,让他们可以触摸博物馆中的物品;针对听障患者,提供增强的视觉文本以及助听器。由此可见,无障碍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对特殊群体的供给上,更体现在人文关怀上。
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展示设计对于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考虑不足,一是硬件设施的物质无障碍,二是软性设施服务无障碍。笔者在实地调研时发现有的博物馆并未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无障碍设计,基于此,本文根据视障、听障、儿童这些更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就无障碍设计提出以下建议。提供专门的语音导览语人工导览服务,以便视障患者了解馆内空间状态,针对视障患者以及老年群体专门制作大字号印刷标签导视系统,提供盲文版本的导览手册以及书籍,在展品介绍部分增加盲文释义,定期举办讲座,为视障患者提供可触摸复制品文物的机会。在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上设计手语导览,增加手语讲解员或者志愿者,为听障患者提供参观帮助。根据儿童的身高设计展台高度,保证展示内容简单通俗易懂,增加儿童参观的趣味性。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使博物馆成为大众的博物馆[8]。
3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精神和文明也在不断地进步。本文对目前国内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的展示形式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对空间分配、空间分割、流线设计、场景还原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无障碍设计的研究,论述如何突破传统展示空间设计的局限,增加非遗展示空间的趣味性。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以及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等文化类节目,引发了“博物馆热”,增加了博物馆的观展流量,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完全退去,博物馆在增强非遗展示空间线下观展体验时,也可增加线上展览,促进非遗展示空间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线上与线下展览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從而增强观众对非遗的了解,使得非遗文化能够传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林乐翔.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体验”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9(07):103-104.
[2] 林倩.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示空间设计研究——以梁平木版年画展厅设计为例[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9:21.
[3] 王泽宇. 展示空间体验设计研究与实践——以云南沃森生物科技公司展厅为例[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20:23.
[4] 孙曼曼.基于情境营造的非遗展示空间设计研究——以工艺美术类非遗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7:43.
[5] 陈曦.非遗展示馆的体验(技艺类)服务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20:23.
[6] 孔翠婷,潘沪生,张烈.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博物馆体感交互设计研究[J].装饰,2020(03):90-93.
[7] 童芳.数字叙事:新技术背景下的博物馆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03):165-171,210.
[8] 李鑫.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05):45-47.
作者简介:王越(1996—),女,江苏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李沐宸(199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赵淼(1998—),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