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害者隐身”:网络热词的流播机制解析

2021-08-13林辰

艺术科技 2021年11期

摘要:网络热词的“热”体现为巨大的流量效应,“流量为王”的数据热遮蔽了媒体事件报道背后的隐性问题:“加害者隐身”现象。本研究运用网络观察法,通过“硫酸男孩”的案例分析,解析网络热词流播的表征归因与传播机制。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中情绪优先于事实、报道传统框架的固化和社交平台的算法机制共同促成了“加害者隐身”现象,网络热词流播的隐性机制体现在弱编码叙事、智能推送和参与式文化三个层面。

关键词:“加害者隐身”;网络热词;流播机制;“硫酸男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2

犯罪心理学专家马皑教授在《新知十讲》中称,在既往报道强奸案件的新闻标题中,可以直观地提炼出“少年”“未成年人”“学生”等关键词。媒体报道更多地聚焦于已经伤痕累累的被害人,而更应该受到谴责的罪魁祸首却在新闻标题里消失了[1]。在“硫酸男孩”事件伊始,加害者就被显著地作为标题进行了报道,这与既往的报道形式呈现完全相反的逻辑。借此契机,本文援引语言学家朱莉亚·佩内洛普提出的“加害者隐身”概念[2],通过“硫酸男孩”的案例分析,解析网络热词流播的表征归因与传播机制。

1 “加害者隐身”:网络热词流播的表征归因

“加害者隐身”概念由语言学家朱莉亚·佩内洛普提出,指的是在犯罪类新闻的报道中,媒体多从以受害者为主体的角度进行叙述,这就使得另一主体——加害方被人为弱化,由此造成了受众接收信息的失衡[3],“乐清女孩乘车遇害”“云南女大学生李心草”都是这一逻辑的注脚。“加害者隐身”现象在具体的应用层面体现为对新闻报道的叙事遮蔽,即将“负面文本、事件进行人为美化与弱化”处理[4]。网络热词文本的建构与传播中存在着叙事遮蔽的现象,这与后真相时代的传播环境、媒体行业的报道习惯和社交媒体渠道位呈现的算法机制正相关。

1.1 后真相时代情绪传播优先于事实传播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以秒为计,信息的数量极度富足,信息的质量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后真相便是諸多问题中的关键枝节[5]。《牛津词典》将“后真相”定义为“相比陈述客观事实,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更能影响舆论”[6];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乔纳·伯格的一项研究也证实,感受到恐惧、愤怒、被逗乐,可以促进人们分享新闻和信息[7]。咪蒙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罔顾事实,缺乏理性客观的陈述,却凭借极具煽动性的标题和耸人听闻的内容获得全网热议与千万级的点击量,“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语论在群声喧哗的传播环境中成了悖论[8]。

1.2 媒体报道传统框架的固化

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不仅需要高度概括文章内容,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还需吸引读者的关注[9]。以受害者为主体的标题,即“被”字句式,能够凸显报道的焦点和加深报道的吸引力[10]。同时,“被”字句能够向受众传递一种不幸遭遇:是施事者对受事者(即受害者)施加不可抗拒的行为,导致后者受损,遭遇了不如意的变化。这种不如意的变化能够让读者产生“移情”效应[11],更多地关注受害者并站在受害者角度思考问题,可以为受害者讨得公道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

1.3 社交平台算法机制的渠道位呈现

算法不是单纯客观的技术手段,其背后的运行机制暗含着各种意识形态[12]。究其本质,算法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结构性意识形态的延伸:算法的有效性基于大量数据材料分析,这些数据材料源自社会现实[13]。因此,社交媒体渠道位的呈现方式是在算法加持下对媒体行业固有化报道框架的延伸与拓展[14]。受标签、热搜、热榜、推送等机制所限,超出规定字数的标题无法完整展示,导致报道者无法在一个标签内完整呈现关键事实以达到内容平衡,容易出现强调某一主体而相应弱化另一主体文本的现象[15]。

2 网络热词流播的隐性机制解读

“加害者隐身”现象的出现启发笔者关注社交媒体平台中网络热词的隐性流播机制,通过网络观察和深度的网络参与,本文将网络热词的流播机制归纳为文本构建、传播以及反向影响内容本身三个层面。

2.1 弱编码叙事:社交媒体中的文本建构与表达

编码可以分为强编码与弱编码[16]。强编码指的是将客观性原则作为金科玉律,以倒金字塔的叙述结构作为标准的报道模式,奉行新闻的非个人化表达风格,具体体现为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符号表意和解释趋于固定化,媒介用语遵循规范的表达范式[17];弱编码新闻以情绪化的渲染方式表现出来,更多诉诸人的情感与审美,表达趋于多元,受众以符号化、情感宣泄等方式对传统媒体的报道进行顺从或消解的编码[18]。新闻报道中弱编码的叙事也构成了詹金斯语境中的“文本偷猎”:在社交媒体中,受众对主流新闻文本进行挪用、拼贴和戏仿,生成大量具有“杂交”性质的叙述文本。这是对媒体机构新闻话语进行解码和意义再生产的产物,其中很多最终都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众声喧哗的话语景观[19]。“硫酸男孩”这个词在被构建伊始,就已经脱离了新闻的原始语境,被赋予了全新的情感含义。

2.2 智能推送:算法的议程设置功能

算法不是客观中立的产物,其背后的黑箱机制近年来被广泛提及[20]。作为用户的网友之所以能看见热点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台算法技术将其推上了热榜,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21]。热点事件能进一步引发关联舆情也离不开算法的作用,算法技术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向用户推送内容的基础性技术[22]。

具体而言,当下主要的算法推荐方式有两种:一是内容标签式,即将不同内容打上标签,并与用户的数字访问痕迹进行匹配,进行个性化推荐;二是协同过滤式,即基于用户群体的相似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群集,进而为之匹配不同的内容[23]。两种算法被社交平台结合使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流量闭环。协同过滤式的算法推荐模式是促成新闻事件成为热点,并扩大其关注规模的主要机制。当新闻事件以其极高的社交价值突破少数圈层迅速扩散时,该新闻事件就会被算法捕捉,并被推荐到各类群体中,逐步演化为成为全民性热点事件。内容过滤式的算法是使热点事件引发蝴蝶效应的重要因素。当热点事件进入网民的个人议程后,用户的关注、转发与讨论反过来又使该事件成为用户数字痕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内容过滤式算法通过将拥有类似标签的子事件、子话题推送给用户,进一步扩大了热点话题的关注范围。

2.3 参与式文化:社交媒体的双向互动机制

美国文化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认为,用户不仅可以在亚文化生产层面更具活力,而且能将这种参与式文化延伸到社会的诸多领域,形塑一种整体性的、更包容多元的“融合文化”,以及更良善有序的公共交往[24]。网络热词是新闻符号化的产物,当社交媒体中的弱信息、强情绪的趋势愈演愈烈,传播效应达到一定规模,受众对热词的喜好将会反哺媒体。比起完整的文章,人们更加偏好阅读新闻的标题与简报[25]。根据尼尔森诺曼集团的归纳,即便是在新闻环境中,人们最常见的行为也是“寻求信息并且无情地忽略细节”[26]。于是,一个又一个带有强烈情绪性的新词成为新闻事件的浓缩代表,新闻生产也出现了“极简主义”倾向,主流媒体纷纷接纳网民造词,并将其应用在新闻报道中[27]。美国西北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波克兹克维斯基认为,当今世界进入了“后机制时代”,即传统媒体时代“沉默的大多数”借助于以社交网络和算法平台为代表的“智媒”,相互联结,积聚力量,表达观点,推动变革发生[28]。这一概念准确地描述了受“参与式文化”浸润的社交媒体网民的行动特征[29]。每一次热点事件中网民排山倒海的讨论与行动绝非偶然,而是以社交媒体的技术架构为基础,结合了人类近几十年来的媒介化实践,形塑了强调互动参与的一种媒介文化[30]。

3 结语

互联网话语对于公共事件的严肃性、公共性有极强的消解能力,而新闻热词的出现则作为新载体加速了事件信息的传播,使得公众的关注点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精准定位事件的核心矛盾已然成为现阶段的稀缺信息技能。

参考文献:

[1] 徐娉婷,冯菊香.大学生时尚杂志电子刊消费的心理动因与行为特征[J].东南传播,2020(09):89-92.

[2] 吕志文.构建与解构:“男性向”网络小说改编剧分析[J].艺海,2020(07):82-83.

[3] 刘雯.浅析巴金小说《家》中反封建文化的体系建构[J].汉字文化,2020(15):58-59,61.

[4] 位云玲.新闻反转的内在机理、影響及治理探究[J].新闻知识,2019(04):86-89.

[5] 李越,吴斯,冯广圣. UGC视角下的网络社区内容分层管理个案研究——以站酷社区为例[J].东南传播, 2019(07):121-123.

[6] 袁玥,冯广圣.突发公共事件中农村社区大喇叭强动员效果探析——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J].新闻知识,2020(11):47-53.

[7] 葛婷婷.绿色广告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研究——以L村为例[J].东南传播,2020(11):50-54.

[8] 甘露颖.自媒体时代“网络缩写”的话语特征解析[J].新媒体研究,2021(7):102-104,115.

[9] 冯广圣.报业“一体化”转型模型构建[J].新闻与写作,2018(03):94-96.

[10] 位云玲.法国电影《触不可及》的人物角色分析[J].汉字文化,2020(12):124-125.

[11] 冯菊香,刘俊怡.抖音短视频中农村青年女性媒介形象建构[J].新媒体研究,2021(6):81-84.

[12] 王灿.基于营销3.0视角的企业整合品牌传播研究——以宜家家居为例[J].东南传播,2019(05):136-138.

[13] 位云玲,冯广圣.算法新闻推荐的社会责任反思[J].新闻知识,2020(09):23-26.

[14] 孙梦婷,何晴,黄蓉.故宫文创的跨媒介传播策略[J].东南传播,2020(09):83-85.

[15] 丁月明.试论网络直播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J].东南传播,2020(05):56-58.

[16] 甘露颖.自媒体时代“网络缩写”的话语特征解析[J].新媒体研究,2021(7):102-104,115.

[17] 杜彦洁.电影作品的叙事特色分析——以侯孝贤电影为例[J].汉字文化,2019(03):36-37,48.

[18] 杨鑫,冯广圣.基于趣缘的隐性连接下文化的狂欢——基于“惊雷”“淡黄长裙”现象的考察[J].东南传播,2020(11):83-85.

[19] 杜彦洁.浅析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色彩运用[J].戏剧之家,2019(06):75-77.

[20] 张荣.新媒体视域下互动剧的发展困境与对策探究——以腾讯视频《摩玉玄奇》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6):72-73,100.

[21] 张嫚.社会化媒体对家庭伦理剧的撕裂与弥合——以电视剧《都挺好》为例[J].艺海,2020(08):96-97.

[22] 李惠敏.助力乡村文化自信:涉农纪录片的当代价值研究——以记住乡愁为例[J].东南传播,2020(06):35-37.

[23] 彭佳妮,冯广圣.“拟在场”:网络社交礼仪功能辨析——以微信“拍一拍”为例[J].东南传播,2021(03):130-132.

[24] 王灿,冯广圣.情感唤醒与乡村认同:从《向往的生活》看慢综艺热[J].新闻知识,2020(07):62-65.

[25] 甘露颖.从故事性叙事看美食短视频的创新:以《绵羊料理》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4):83-85.

[26] 卜嘉敏,戴蔓琳.乡村振兴语境下老年人的媒介使用偏好研究——基于对淮安市Y镇的调查[J].东南传播,2020(05):59-62.

[27] 徐燕萍.“深度伪造”背景下新闻事实核查的路径探析[J].新媒体研究,2021(4):8-10,17.

[28] 裴敏.风格·抵抗·收编——伯明翰视角下“饭圈”文化时代性解读[J].新媒体研究,2021(7):78-80,88.

[29] 王菲.新媒体环境下老年人数字鸿沟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述评[J].新媒体研究,2020(7):1-5.

[30] 冯菊香,邹嘉楠.认同与重塑:网络游戏社区中拟态关系的影响研究[J].新闻知识,2021(02):21-26.

作者简介:林辰(1996—),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社会学。

指导老师:冯广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