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虚假新闻的治理探析

2021-08-13李骏江

艺术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

摘要:智能媒体的发展为传媒领域带来了新一轮革命,在传媒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网络虚假新闻也随之泛滥。在这一背景下,网络虚假新闻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媒体公信力,有时还会侵犯当事人的权利,不利于社会安定与网络生态的稳定。因此,有关部门应以创新立法为基础,利用新技术与第三方合作建立信息核查机制,受众应自觉提高媒介素养,媒体平台也应坚守社会责任与新闻专业主义,防止网络虚假新闻的泛滥。

关键词:网络虚假新闻;网络媒体;创新治理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2

网络虚假新闻是新闻行业一直存在的顽疾,也是新闻媒体领域难以回避的问题。2001年起,《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十大网络虚假新闻”[1],从这些虚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每年的网络虚假新闻都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十大网络虚假新闻”的评选也体现了新闻媒体行业对于网络虚假新闻现象研究的重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使得网络虚假新闻更加泛滥。“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要求[2],脱离了事实,新闻传播活动就失去了它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的重要作用,会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不利于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所以,深入发掘现今网络虚假新闻的特点并提出创新性的应对策略刻不容缓。

1 互联网媒体网络虚假新闻的特征

1.1 传播范围更广

由于网络虚拟性以及网民参与的匿名性特征,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中,受众会更倾向于关注一些猎奇或有一定噱头的新闻,并且非常乐于参与这一类新闻的互动。网络虚假新闻把握住了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心理,往往利用夸张的标题和肆意捏造的浮夸内容获得广泛的关注以获取流量。与此同时,全媒体时代受众作为主动的传播者,为了自身的社会参与,时常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将这类猎奇、浮夸的网络虚假新闻不理性地传播给自己的社交圈,而在不断转发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信息变质而产生谣言。也正是因为这一传播特征,网络虚假新闻相对于一般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网络虚假新闻带来的不利因素不仅在于其传播了虚假的信息,更在于其给社会带来了快速且广泛的负面影响。而伴随着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这样的负面影响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被消除的。

1.2 深度伪造导致不易辨别

“深度伪造”最初是指人工合成逼真图像的技术,可用来进行视频图像的处理。但是在深度伪造技术得到全民化应用后,该技术的使用者可以轻松地修改视频、伪造事实,制作虚假的信息。而一些媒体人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将这些视频当作事实的原材料,导致其违背了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而由于有技术的支撑,这样的网络虚假新闻是很难辨别的。深度伪造技术对于维护真实是具有一定作用的,比如它可以修复一些事发现场,还可以进行一些自然灾害现场的模拟,该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最终产生的结果如何主要还是在于使用它的人的心理。

1.3 存在时间较短

在当前网络发达的背景下,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互联网,传媒活动也因此转移到网络上进行。然而过快的生活节奏让现代人没有太多时间关注多样的信息,层出不穷的网络热点也使得受众的关注热情转移得非常快。同时,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去中心化、碎片化的特点,因此,网络虚假新闻在互联网时代传播速度虽然非常快,但存在的时间也极短。其存在时间较短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很容易被揭穿,在网络虚假新闻信息得到广泛关注后,会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上得到广泛传播,而这些平台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会引发更多关注者参与讨论,使得网络虚假新闻能很快被识破。

1.4 全媒体平台交叉传播

在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已经进入下半场,媒体融合的趋势越发明显,各媒体之间的互动性大幅增强,网络虚假新闻也在这一趋势下传播得更为迅猛。如今的网络媒体缺乏一定的专业度,在热点话题出现后,为了增加点击率与流量,它们会不顾信息真实与否,盲目地传播未经审核的信息,而网络虚假新闻交叉传播的特点就在这一过程中被无限放大,进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今的受众媒介素养普遍不高,信息辨析能力不足,而这样的媒体交叉传播使得虚假信息带来的不良影响被进一步放大,给监管控制带来了难题。

2 互联网虚假新闻的社会危害

2.1 误导舆论,扰乱社会秩序

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然而大众无法直接接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为了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大众会选择通过传媒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而网络虚假新闻报道的信息与事实不符,却凭借其耸人听闻的标题引发了大众的讨论,这些信息并不具備让大众了解外部环境的作用,反而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长此以往会造成民众的恐慌心理。要达成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维护好社会秩序是关键环节,网络虚假新闻是影响社会秩序的毒瘤,在全媒体时代飞速的传播环境下危害更广,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2 侵犯当事人权利

利用互联网宣传虚假新闻事实不仅触犯了法律法规,还损害了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当事人的名誉和社会形象。当下某些网络虚假新闻肆意侵犯个人隐私,用虚假的标题和凭空捏造的内容博取人们的眼球。在这类消息中,即使当事人做到了正面应对、及时澄清,但由于网络具有的极快的传播速度,其负面影响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消除,谣言甚至会比澄清更深入人心[3]。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的个人权益不容侵犯。然而许多虚假新闻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凭空捏造,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新闻报道中,必须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第一原则。要整治互联网虚假新闻,就要从源头抓起,做好前期的审查审批工作,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当事方的权利。

2.3 削弱媒体机构的公信力

新闻媒体在新闻制造与新闻传播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所发布的新闻信息是站在媒体的立场上甄选出来的,代表了媒体的观点和价值倾向,想要公众相信支持媒体的观点与态度,媒体就必须有较高的公信力。媒体公信力越高,越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将其转化成自身影响力。在当今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应该珍惜羽毛,努力提高自身公信力,这不仅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媒体自身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网络虚假新闻为了博取流量,不惜成为“标题党”或在内容中加入猎奇的成分,短时间来看这种做法确实能获取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会导致媒体公信力逐渐缺失,最终使得媒体被公众和社会淘汰。这种行为在使媒体发展受限的同时,也没有履行社会责任。在具体的报道中,一些记者因无法证实事实的真实性,会使用“有知情人透露”“另有消息称”等含糊其词的话语表达,这样不负责任的报道使得网络虚假新闻有了可乘之机,会危害媒体的公信力,不利于社会整合。

3 规避互联网虚假新闻的建议

3.1 新闻工作者提升自身素养

新闻与信息传播的核心是新闻媒体,新闻媒体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大多数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都与传播者的个人素养和专业素质显著相关[4]。网络虚假新闻的出现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缺失有着莫大的关系。新闻传递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是把关者,其职业操守的第一准则应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但目前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抢占发布时机,通过发布独家新闻的方式吸引眼球,采用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甚至道听途说的方式进行新闻制作,这是绝对不可取的。新闻工作者要在事实的基础上深入调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严格秉持职业素养,不偏不倚地进行报道[5]。媒体监管出现疏漏也是虚假新闻泛滥的重要原因,对此,媒体应严格采编流程,对于稿件要严加审查,每则新闻的发布都需要经过采编、编辑、核查等多个流程,每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把控人员。新闻媒体具有环境监测的重要功能,旨在帮助公众消除社会中的不确定性,与自媒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公信力与权威性是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支撑[6],而网络虚假新闻的出现影响了新闻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不利于媒体自身品质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3.2 建立新闻第三方核查机制

虚假新闻在网络上肆虐,让社会公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公众普遍认为正是社交媒体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手段,才导致虚假新闻快速蔓延[7]。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社交媒体应采取何种对策应对虚假新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关环节,即事实核查环节,事实核查可以纠正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在保证新闻质量上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虚假新闻在网络上肆虐,不仅让社会公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也使社交媒体的存在引发了社会批评[8]。许多人提出,正是因为社交媒体的态度暧昧,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手段,才使得虚假新闻快速蔓延。事实上,我国第三方事实核查机构刚刚起步,不管是在质量上、规模上,还是分布范围上都与外国的事实核查机构具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国事实核查机制的搭建是现在需要考量的问题之一[9]。因此相关机构要着重提升信息披露的民众参与度,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披露透明度即信息公开程度,是与新闻发起者对该新闻所持有的态度和编辑手法息息相关的;参与透明度是指公众可以做到对新闻的及时参与以及对制作的干预。同时还要建立起相关的信息核查和真实性审查体制。当前,我国对新闻的核查力度较低,相关的核查机构体系也未建立,目前具备审核资质的机构数量少,核查范围、核查方法和对信息的界定等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3.3 提升受众对虚假新闻的免疫力

在近年来治理网络虚假新闻的实例中,有一项实践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防止网络虚假新闻泛滥的,即开发一系列具有参与性、趣味性与互动性质的,涉及假新闻生产的网络小游戏,公众在参与这样的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扮演信息生产者、传播者、识别者等角色[10],可以通过游戏切身了解网络虚假新闻的特征及生产机制,这样,公众在面对网络虚假新闻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免疫能力。

这一方法在预防网络虚假新闻传播方面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其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素养教育,可以提升受众参与的积极性[11];其次,游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可以使受众关注到网络虚假新闻的防治。如今网络虚假新闻的快速传播,与作为传播者的受众是脱不开干系的,受众的推动进一步使虚假新闻产生了消极影响[12]。上述机制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网络虚假新闻带来的消极影响,但其通过事前预防机制的搭建,可以使受众对网络虚假新闻免疫,是消除消极影响、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的创新途径。从我国现状来看,借鉴这一方式,积极开发属于中国本土的、适合中国社会环境的免疫产品是可取的[13]。在开发完成后应大力扩大其影响力,这对于提升全民媒介素养,治理网络虚假新闻来说是个不错的思路。

4 结语

不管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全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一直是行业的毒瘤与顽疾。在全媒体时代,虚假新闻有了更多欺骗媒体与公众的面纱,所以在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官方与媒体在管理上的努力,公众也必须致力于自身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在虚假新闻的治理中获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獻:

[1] 杨阳.浅议虚假新闻的成因及其对策[J].新闻知识,2006(02):71-72.

[2] 李清华,王玉山.用相关链接满足受众信息需求[J].军事记者,2010(12):11-12.

[3] 赵欢欢.全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法治治理研究[J].出版广角,2019(07):1.

[4] 纪文婷.党报微信公众号的春节报道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5] 李美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反转新闻频出的探析[J].新闻传播,2020(09):107-108.

[6] 周磊.乡村振兴视角下浅析传统乡村文化建设[J].汉字文化,2019(15):190.

[7] 张国栋.由《系红裤带的女人》谈农村留守妇女[J].戏剧之家,2019(14):111-112.

[8] 彭赵星.在丰子恺的“乌托邦思想”中重新定义自己[J].戏剧之家,2019(20):223,225.

[9] 张嘉炜. AGIL分析范式下乡土文化振兴路径优化研究[J].汉字文化,2020(3):195.

[10] 赵美琛,苏雷.农村电商直播助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20(5):13.

[11] 韩鹏云.乡村治理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反思[J].人文杂志,2020(08):114-121.

[12] 韩鹏云.农业现代化治理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J].宁夏社会科学,2020(04):67-76.

[13] 韩鹏云.乡村文化的历史转型与振兴路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4):1-9.

作者简介:李骏江(1998—),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网络媒体“四力”提升进程中的“圈人计划”
试论新时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特点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初探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中美网络媒体报道异同分析
网络媒体消费文化观念的传播与构建实证——以腾讯网为例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