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众接受心理视域下的数字电视节目分析

2021-08-13李子豪

艺术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受众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媒介步入数字化发展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数字电视。不仅如此,随着数字电视节目的不断创新,其内容愈发丰富,功能也不断完善,不但拓展了受众的选择范围,而且增强了受众的选择能力。但是,不同受众的年龄、性别有所不同,在接受心理方面的差异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本文从接受心理学视域出发,对当下的数字电视节目进行分析,旨在分析数字电视节目中受众接受心理的体现,以便优化数字电视節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这不仅对数字电视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升电视文化的发展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受众;接受心理;数字电视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节目增多,互动性增强,受众的选择也大大增多。“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受众对数字电视节目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此,分析受众的接受心理成为提高数字电视节目质量和传播效果的不二法门,同时也是发展和创新电视文化的最佳选择。

在我国,模拟电视已经存在较长时间,并于2015年退出历史的舞台。我国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数字电视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它极大地影响着观众的接受心理。电视节目制作人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接受心理,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及时调整节目,优化升级,这既能够促进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又能够满足受众接受心理的需求。

1 数字电视节目的发展对受众接受心理的影响

数字技术是一项高科技技术,是传播技术的重大发展和进步,能够更好地优化传播的内容等。由于模拟电视的停用,数字电视的覆盖,受众的接受心理开始发生变化。

1.1 数字电视节目的多样性满足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

受众接受心理包括多个方面,选择性心理是其中之一。电视传播的信息纷繁复杂,受众不能一刀切,不能一味地接受,需要避免那些不理智、过于盲目的行为发生,所以应该从兴趣出发,选择最需要的信息。虽然传统的模拟电视能让受众正常收看电视,其节目套数也在日益增加,但受众并没有主动性可言,仍然以“你播我看”的方式为主。在今天看来,数字电视的出现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受众能够主动选择电视节目,自由观看。

第一,从电视节目的数量来看,原来只有30多个,现在增加了20多个,而且算上付费频道,节目数量已经超过100个,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500套节目同时播放,受众的选择明显增多。同一类型的电视节目,就像分叉的树枝,受众可以接收到更多的频道。以相亲类节目为例,就东方卫视一家,就有《中国式相亲》和《百里挑一》两档节目,这大大满足了受众在接受心理中的选择性需要。

第二,数字电视能够为受众提供电子节目指南,由于具备这项功能,受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频道,选择不同的接收方式,随时回放往期节目。除此之外,还能够预约喜欢的节目,到时候电视屏幕会发出信号,提醒受众及时收看。这些功能的出现,加强了受众与节目的互动。但数字电视的节目类型要与当下人们所关注、所喜欢的内容相符,否则不会有受众将其收藏。

1.2 数字电视节目的丰富性提升了受众接受心理的差异性

选择性心理是受众接受心理的共同心理,但是人的心理并不是都相同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既要研究受众的共性心理,还要研究受众的个性心理。数字电视不但节目种类繁多,而且功能强大,增加了受众的选择,同时受众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接受心理差异表现得十分突出。

不同年龄层的受众对电视节目的接受心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调查发现,超过55岁的受众每天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长达235分钟,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的受众。在人均日收视时间问题上,老年数字电视受众比非数字电视受众花费的时间多30分钟左右,导致戏曲类、说评类、保健类和邻里电视剧类电视节目增多。年轻受众思想活跃、观念更新快、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调查表明,35~44岁的中青年人更倾向于收看综艺类、文娱类和最新付费电视剧或电影[1]。

就受众的文化构成来讲,在数字电视受众中,超过35%的受众属于高中文化水平,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而大学文化程度的受众比例不高,低于高中文化程度的受众,然而比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受众高出一倍。由于受众文化水平不同,其接受心理的差异性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数字电视节目类型会丰富很多。一些科教类、益智类、知识竞赛类的真人秀节目,更容易满足文化程度高的受众的接受心理。

再看不同性别受众的接受心理,数字电视增加了许多男性偏爱的节目类型,如体育类、电子竞技类、财经类节目,贴近男性受众的接受心理。而针对女性受众的接受心理,数字电视增加了美妆类、购物类、育儿类等节目类型。

1.3 数字电视节目的不足导致了观众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指对某一事物作出的反应,并不符合当事人的意愿,或者会违背多数人的意愿。在推广数字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推广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只在省级卫星频道做文章,增加数量,节目内容雷同的情况较为常见,有时会出现一部电视剧在多个频道播放的现象,同一类型的综艺节目也屡见不鲜,如真人户外闯关类节目在电视频道上频频显现,包括江苏卫视的《勇者大冲关》、安徽卫视的《男生女生向前冲》、浙江卫视的《冲关我最棒》等。这些户外闯关真人秀节目的拍摄方式、内容、形式如出一辙,甚至连道具都相差无几。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确实增加了电视节目的数量,可以让受众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受众想要的是不同口味的菜,而不是同一种口味但咸度不同的菜。因此,要想更好地把握受众的接受心理,数字电视节目应该依靠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更好地创新,而不是制作同质化的节目,让受众产生逆反心理。

2 受众接受心理在数字电视节目中的体现

在选择不同的数字电视节目时,可以利用结构功能主义对受众的心理表现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浅层次和深层次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指受众高兴、悲伤等,它们都是受众情绪的反应形态,除此之外,还包括面对问题时的内心选择;后者是重点要探讨的部分,它是对受众浅层次表现根源的分析[2]。

当前,人们不再满足于已经拥有的物质生活,开始积极追求精神需求,受众对数字节目的需求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受众心理的最大满足就是接受数字电视节目,符合人本心理学上的“需要层次论”。著名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了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到最高层次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共包括七种需要。但是受众在收看数字电视节目时,高低层次需要同时存在,表现十分复杂,主要体现为求真、求知和求美三者的辩证统一。

2.1 求真心理的需要

从哲学角度来看,“真”是“是否存在”的价值论或伦理学的问题。数字电视节目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节目可以通过现代剪辑技术和个人创作意图制造各种幻想,也就是媒介理论所说的“媒介现实”,可以对客观现实进行扭曲。[3]例如,现在数字电视节目类型中的真人秀节目,人们会怀疑节目展现的情况。以较火的真人秀节目《变形记》为例,求真心理促使受众对节目的真实性进行怀疑,变形主人翁是否真的如此叛逆,变形过后的叛逆少年是否真的彻底改变?再如,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新相亲时代》中的家庭,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就能成为准夫妻,这是真的吗?这些问题体现了受众接受心理中求真心理的需要。

求真过程实质上是对“真”由浅入深追求的过程,“好不好”的问题是更深层次的“真”的问题,它是对价值论的追问。衡量和评价数字电视节目的价值尺度等,一般要通過观众的追问才能获得,他们是电视节目接受的主体。当前,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电视娱乐节目,它们有些直接“拿来”为我所用,有的则直接被克隆。虽然娱乐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但在文化背景、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这究竟“好不好”还值得深思。

2.2 求知心理的需要

观众的求知需要,包括求知识和求智慧两种需要,会体现在不同的数字电视节目类型中。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获取知识是受众拓宽知识面的心理需要。数字电视作为重要的媒介渠道,可以通过不同的节目类型满足求知心理的需要。益智类、科教类节目充分发挥了传播知识的功能。例如,《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让人们得以了解中国诗词,《科技之光》节目带人们领略科技的魅力,《探索发现》节目为人们打开了未知世界的大门等。这类节目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功能,受众观看体现了其接受心理中的求知心理需要。

2.3 求美心理的需要

受众求美的心理需要,是一种精神食粮的需要,是对身心愉悦的美好追求,它是满足求真和求知心理需要之后的一种需要。美是一种感官的快感,是伦理的赞赏,是审美的判断。自古以来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就好像本能一样。数字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人们对其传播的内容必然有求美的心理需要。

2.3.1 感官美的需要

受众观看数字电视节目时,有追求感官刺激的心理需要。电视的最大特点就是声画合一,而数字技术能给受众带来更好的体验,从而刺激受众的感官神经。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今天,舞台美术、灯光设计、音响效果都得到了明显的优化,节目要是缺少了这些,将会变得黯淡无光,受众也不会接受。所以节目内容要从观众审美需求的实际出发,做到与时俱进,切忌花里胡哨。总而言之,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2.3.2 人性美的需要

电视节目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是最核心的部分,那就是人性美,主要体情在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方面。人性美既包括人的自爱、自立、自强之美,也包括人的理想、信念等境界之美,同时包括最真诚的感情等。例如,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体现了友情的真挚,访谈类节目《往日记忆》体现了亲情的温暖,言情类电视剧则体现了爱情的甜蜜。

2.3.3 文艺美的需要

观众能够从节目中真实地感受到存在的文艺美。当今时代,电视娱乐节目百花齐放,文艺类节目有很大的市场。文学、音乐等类型的节目,不但艺术性比较高,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亚文艺类节目主要倾向于技艺和技能,如杂技、武术等,它们不但惊险好看,而且别有特色。整合两者能形成许多娱乐节目形态,观众由此产生审美需求。

3 结语

目前,我国数字电视迅猛发展。分析数字电视节目对受众接受心理的影响,是为了让数字电视技术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接受心理。数字技术的出现满足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提升了受众的差异性心理,它虽然使传统电视媒介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优化。例如,为了迎合受众的选择性心理而一味增加节目数量,但节目内容却大同小异,缺乏新意。因此,坚持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及时掌握受众接受心理的变化,丰富数字电视节目的内容,完善节目功能,能促进数字电视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不同数字电视节目中所体现的受众接受心理显得尤为重要。受众的接受心理是各节目的灵魂所在,这要求电视制作人们要理性地掌握受众在数字电视时代所表达出来的接受心理。电视制作人只有把握住受众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的求真、求知、求美的接受心理,才能拥有更高的收视率,才能更好地提升数字电视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才能更好地优化我国的媒介文化。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将求真心理放在第一位,如若忽略求真心理,必然导致受众对这节目的心理选择是拒绝。

参考文献:

[1] 戴剑平.广义文化范畴中的电视接受及受众心理分析[J].电影、电视艺术研究,1999(1):78.

[2]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77:109-110.

[3] 黄宇波.浅谈数字电视转换对观众心理及收视行为的影响[J].视听,2009(4):13-15.

作者简介:李子豪(1996—),男,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