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法律的“护儿经”

2021-08-13章江

检察风云 2021年11期
关键词:照管专员瑞典

章江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

德国:健全法律法规

德国将未成年人的保护视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准则,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出发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世界上对未成年人立法较早的国家之一,这方面的法律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如《德国儿童与少年扶助法》《德国少年保护法》《改革儿童权利法》《儿童宗教教育法》《少年媒体保护国家合同》《少年法院法》《少年拘留执行条例》等。

另外,德国各领域的法律都对未成年人有着特殊的规定。如《德国民法典》第1626条对父母的监护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父母有责任也有权利照管未成年人,这种照管包括对儿童本身的照管和对其财产的照管。”再如《德国民法典》第1627条规定:“家长必须自己承担照管义务,同时也必须从儿童的福利出发,在互相认可的情况下履行照管义务。如果发生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双方必须尝试达成一致。”还有《德国民法典》第1631条对人身照管的内容和界限作出了规定,指出监护人的人身照管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照顾、教育、监管以及规定其所在地点的义务和权利。该法条还在第二款中明确规定,儿童有获得非暴力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说,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时,禁止使用伤害未成年人身心以及其他带有侮辱性的措施。

为了让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地成长,德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措施。

学生如无正当理由请假,家长会被处罚。每年暑假临近的时候,德国中小学生请假的人数直线上升,原因是家长通常会在暑期带孩子一起度假。让孩子们提前几天请假,家长就可以订到更优惠的机票或车票,大大节约出游成本。针对这种现象,德国政府出台措施规定,学生若无正当理由请假,家长需接受每天10欧元到20欧元不等的罚款。

儿童乘车如无安全座椅,监护人会受处罚。德国政府为保证孩子的安全,在使用交通工具方面对其监护人做了很多规定。孩子乘坐汽车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且系安全带,否则一旦被抓住会被罚款40欧元。儿童骑自行车上街必须戴安全帽,在自行车后座的地方插长杆的小旗,以便清清楚楚地被街上的司机和行人看见,等等。

性侵未成年人,罪犯将被从重处罚。德国法律规定,与年龄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一概视为强奸,量刑一般在10年以上,或者是被化学阉割。根据最近出台的一项关于性犯罪的法案,将对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色情行为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包括猥亵儿童、拍摄传播儿童不雅视频和照片等在内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孩子不做家务属于违法行为。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6岁之前的孩子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的孩子偶尔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应学会剪草坪、洗碗、扫地及给全家人擦鞋;14—16岁的孩子应负责洗车、整理花园;16—18岁的孩子每周负责在家中大扫除。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院申诉,以求法院督促孩子履行义务。

瑞典:设立监察专员

长期以来,瑞典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服务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少年儿童的保护理念、保护机构、保护立法和教育及行为矫正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政府于1960年制定《儿童及少年福利法》;1961年颁布《儿童照顾法》;1975年实施《学前教育法》;1982年出台《社会服务法》。1993年,瑞典创建了未成年人监察专员制度。

未成年人监察专员制度属于政府机构,有20名员工,每年获得财政拨款支持。政府指定专人担当未成年人监察专员一职,他们专门负责跟踪监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在瑞典社会的遵守情况,发现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出修改意见,推动各地方政府和机构予以执行。未成年人监察专员定期与未成年人(尤其是那些身处脆弱生存环境中的未成年人)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由专家(包括未成年人)所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定期对搜集到的一手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依据法律,监察专员每年向政府做一次报告,其中包括相关的分析以及改进的建议,定期向公众公布相关信息,围绕未成年人权益的相关问题协助构建公众舆论。

多年的实践证明,未成年人监察专员制度是瑞典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必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实施后取得显著效果。通过跟踪、调查和监督一系列未成年人权益的问题,该机构成功地将“未成年人的最大权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写进瑞典的《抚养法》《外侨法》以及《社会保障法》中。

在瑞典,“儿童也是完整的人,他们的权利应得到全面的保护”。正是在这种法制理念的推动下,瑞典全面禁止体罚儿童的法律《埃科塔赫尔法》于1979年7月生效。它禁止对18岁以下的孩子进行公开的或私下的体罚,无论扇耳光、打屁股、罚跪或是揪耳朵都属于违法行为。有一份材料这样记载着:一个男孩在斯德哥尔摩的警察所里坚决地说:“我告我爸爸,我不想喝汤,他打了我两巴掌。”不管警察是否愿意,都要耐心地把告发的内容记录下来,并且郑重其事地表示“待調查清楚后处罚你爸爸”。

多项数据分析表明,小时候遭受严重暴力的孩子,在行为和心理的发展上都会遭受巨大影响,更容易产生吸毒和暴力伤害他人等犯罪行为。即使不犯罪,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获得持续的安全感,对他人容易有戒备心。

新加坡:加强儿童监护

根据慈善组织“救助儿童会”2019年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新加坡获选为全世界最适合儿童成长的国家。这一调查主要从死亡率、发育迟缓、剥夺教育权利、儿童劳役、早孕、童婚、儿童凶杀率以及冲突致无家可归的情况等8项指标进行评分。在满分1000分中,新加坡获得了987分,表现优异的两方面是早孕以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这两方面取得的分数远高于挪威、瑞典和芬兰等欧洲国家。

新加坡儿童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十分完善。政府确立社区发展、青年与体育部(MCYS)为国家级的儿童权益保护机构;建立儿童虐待登记处为专门的保护儿童权益管理机构,通过开展咨询、调解、心理服务、抚养服务等项目,实施永久计划、建立危机处理委员会和审查委员会等,加强和促进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为了有效防范虐待儿童事件的发生,MCYS强化了访客委员会功能,要求该委员会成员走访更多家庭。该委员会目前有14名成员,都是志愿者。他们家访时事先不通知目标家庭,重点是检查儿童生活环境,确定他们是否受到不公正待遇。MCYS正考虑增加该委员会成员人数和家访次数,由每两个月检查一次增加至每月一至两次。

新加坡政府对幼儿园准入门槛要求很高。作为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MCYS会委派相关人员到各幼儿园进行审查,有明确和详尽的标准规范,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教师、教学课程质量)配置等。然后根据表现给合格者发放或者更新执照。幼儿园体系拥有非常权威的SPARK认证框架,它由新加坡幼儿教育最高机构ECDA推出,可以查询被其认证的幼儿园所有信息。对幼教的过往经历审查严格,所有的幼教教师都会签署一份声明,宣誓自己没有犯过法,也没有虐待过儿童。只有审核通过的学前机构才可以拿到或者更新执照,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机构一律关停。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猜你喜欢

照管专员瑞典
瑞典没有“剩宴”
学龄前儿童照管方式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立法完善之思考
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领导名单
特殊儿童社会保障研究
古老的瑞典
美国儿童照管不良之司法干预机制探析
深不见底
今日的“马专员”在哪里?
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