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初探
2021-08-13郭红喜汪志红周琰
郭红喜 汪志红 周琰
摘 要: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研学旅行的资源基础、开发模式、建设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相关机构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对策建议,即确保各项安保措施落实到位,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研学品质。同时,加大激励机制构建力度,鼓励一线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研学旅行相关工作,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的开发建设。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研学旅行;开发运营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8-0105-03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研学旅行课程,着重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地域、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必须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合理开发[2]。本文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为例,对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的运营模式、建设内容、存在问题等进行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当前,国内研学旅行活动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据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研学旅行活动占全国比例超过35%,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研学旅行资源严重匮乏[3]。同时,研学旅行活动收费普遍较高,大量中低收入家庭无力负担,不利于研学活动的广泛开展。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较多,作为我国农业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研基地普遍位于农村地区。依托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研学旅行,不仅能解决各地区中小学研学旅游资源不足问题,还能充分发挥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普教育职能,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为例,其是武汉市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大中城市农业科研机构之一,开发利用其现有研学旅行资源,有利于充分履行该院公益职能,进一步提高业内地位;有利于充分展示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进一步扩大农业科研影响力;有利于探索实现农业多功能性,进一步塑造该院良好社会形象,助力该院转型发展。
一、开发研学旅行的资源基础
研学旅行开发的基础是资源稟赋,科学合理利用各种研学资源,开发与之配套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并辅之以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营模式,是研学旅行基地建设成功的关键。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多是从建国初期开始建立,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专业技术队伍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科普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4]。因此,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在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中能提供具有独特内涵的有形和无形资产。
1.优美的农业田园景观。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一般拥有较大的试验基地,科研管理、场地设施完备,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色优美。如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现有科研用地面积212hm2,是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5]和武汉市教育局认定的首批全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丰富的研学实训资源。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一般设置有专业化、特色化的研究学科,实验设备和实训资源丰富,部分科研机构还开展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市民休闲旅游等活动。如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设置有29个涉农专业研究室和1个农业展示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水生蔬菜资源圃,1万平方米的科普展示温室,上百部自主开发系列科普图书、挂图、展板、明白纸、动漫、多媒体等科普制品。
3.丰硕的科研技术成果。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一般拥有自身特有的科研技术成果,多年积累的特色品种、专利、“四新”技术成果等均可以作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基础。如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近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奖70项,获得专利及品种审定250余件,发表科技论文近千篇,每年推广种植业、养殖业等“四新”技术100余项。
4.健全的农业研发队伍。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一般具备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师资力量较一般旅游景区或企业雄厚。如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0人,占武汉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2/3以上,中高级职称科技人员占比超过80%。
二、研学旅行基地主要开发模式分析
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开发研学基(营)地运营经验来看,运营模式主要包括自行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和联合组建公司经营等模式[6~9]。
1.自行经营模式。自行经营模式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在系统内调拨人员,自行组建研学开发管理机构,开展研学旅行业务工作。其优点在于把控运营的能力强,能完全享受所获利益;缺点是与科研事业单位职能相抵触,人员组织、财务管理难以开展,同时还存在运营经验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制约因素。
2.委托经营模式。委托经营模式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将涉及研学旅行的经营权委托给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第三方专业管理公司进行运营。委托管理可分为“全面委托”“部分委托”和“短期委托”。其优点在于,运营公司作为经营方来管理研学基地,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委托专业公司运营,可减少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研学管理运行经验不足、职能冲突等不利影响。缺点主要是优质的第三方专业公司很少,遴选难;专业管理公司因种种原因,一旦完不成研学目标和任务,或出现安全事故,所有责任和后果,仍然需要科研机构背负和承担。
3.租赁经营模式。租赁经营模式指将研学旅行基地出租给第三方承租人运营和管理,并收取租金的经营方式。其优点是承租人负责全部基地运行,能使基地较快步入正轨,且出租人的管理相对简单。缺点主要是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研学理念在运营过程中较难体现;同时,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租赁经营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
4.联合组建公司经营模式。联合组建公司经营模式指由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和第三方管理运营公司双方组建合资公司,全面负责研学业务的运营工作。优点在于选择优质的运营公司组建股份公司,不仅可以利用其优质的管理团队,还可以利用其资金。合作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提高运营实效。缺点是股份退出程序复杂,国有合资公司的股权变更、注销程序非常复杂。
就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而言,自行经营模式难度较大,市场开拓人才缺乏;租赁经营模式获取收益不高,且具有较大的政策制度障碍;联合组建公司运营模式存在多种制度障碍,退出机制复杂。因此,采用委托经营模式较为合理。
三、研学旅行基地重点建设内容
1.编制建设规划。为满足研学旅行需求,就必须参照相关规范,积极开展研学基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合理布局研学基地的教学、活动、体验、休整场所,配套与教学活动相匹配的教学设施,建立涵盖教学计划、研学路线、课程体系、组织保障等完整的管理体系[10]。就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而言,经科学规划和建设后,应满足年接待能力不低于5 000名左右的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
2.完善基础设施。研学旅行开发过程中,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是提高研学旅行活动效果的前提,也是维持各项研学旅行活动稳定运营的基础。一是基地规模方面,必须具备满足中小学生学习、体验、修整的场地,如武汉市要求场所面积必须不低于500平方米;二是设施设备方面,必须配备与研学旅行课程相配套的器材设施,同时还要安装监控、卫生、安全相关的设施设备;三是周边资源挖掘方面,要综合统筹基地内外优秀地域文化、教育、自然生态等多方面的资源,增强基地竞争力。此外,还必须尽量保证交通便利、安全,餐饮服务等必须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3.进行课程设计。在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时,必须对当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需求进行分析,吸纳当地教育部门专业人士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方案。一是对不同教育阶段课程进行研究,立足农业科研院所自身优势,设置特色鲜明,主体突出的研学旅行课程;二是结合基地研学线路,完善课程设计体系,形成教学合力;三是在课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统筹好教学与实践,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活动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其教育性。
4.强化人员配备。人员配备是否充足、结构是否合理,是研学旅行基地是否能正常持续运营的关键,合理地设置和配备人员,能极大缩短基地试运营期限,也为今后基地进一步扩张奠定基础。一方面,研学旅行基地应配备研学导师、导游、安全员等工作人员;另一方面,配备的工作人员应持有相应资格证书。同时,研学基地运营过程中,应定期开展员工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养和能力。此外,研学基地还可以吸纳在校大学生、退休教师、干部等参与研学旅行志愿者服务活动[11]。
四、开发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尚处于初步阶段。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研学旅行基地一般都是由农业科技园、试验基地改造而来,同时兼具科研和研学两项职能,因此,大部分基地研学场所以及研学所需的教学设施均处于初步阶段,没有针对研学目的进行专业化的改造,无法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农业全方位了解的兴趣,从而造成研学旅行以游为主的局面。同时,由于农业研学旅行基地一般距离市中心较远,且面积普遍较大,低龄学段的学生体力难以支撑高强度的研学任务,必须配备必要的基地内交通运输工具。此外,农业基地内的水池、沟渠等设施,普遍缺乏安全设施,无法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安全。
2.师资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强。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一线农业技术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农业知识,但缺乏课堂教学和野外讲解的经验。另外,绝大部分农技人员没有导游证、教师证、心理咨询师及相关技能资质证书。按照《武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基(营)地评定与服务规范(试行)》要求,师生比必须达到1∶15,但目前大多数研学基地师资力量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这就要求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必须寻求第三方进行合作。
3.课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所学内容不同,在研学过程中往往混合了多个年级,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者难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此外,研学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大部分研学旅行课程仍停留在灌输式的讲解形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一旦学生较多、讲解声音过小或学生看不见授课过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12]。因此,必须提升研学旅行课程的质量,以符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课程需求。
五、开发研学旅行的对策建议
1.确保各项安保措施落实到位。安全是研学旅行开发活动首要考虑的问题。地方农业科研机构改造现有基地,发展研学旅行基地时,必须做到预防为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措施完善,消除各类可能安全隐患,保障研学旅行活动品质。建议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加强与政府、消防、旅游、交通等部门的有效衔接,借助社会力量,确保各项安保措施落实到位。就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而言,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其还要重视系统解决部分科研人员担心破坏实验植物原种、影响正常科研活动等问题。
2.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开发研学旅行资源,发展研学旅行的最大阻力往往来自其内部,来自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认知不足。因此,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必须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开门办院,正确认识开展研学旅行的社会价值,引导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加快推进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促进地方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顺利开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就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而言,可以加大激励机制,鼓励一线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研学旅行相关工作。
3.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研学品质。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一般都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研学资源,但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研学旅行产品还需精心的规划和设计,特别是要设计出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且符合学段特色寓教于乐的农业研学旅行课程体系[13],弥补学校课程缺失,体现农业科研机构研学旅行的价值,避免将研学旅行活动办成中小学生更换教室。对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而言,可以围绕设施化立体种植、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主要设施,以及全院与各所开展的种业博览会、节庆活动来设置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12-02.
[2] 陈桂珊,林逸娴,姜敏,等.地方高校研学旅行资源开发问题初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226-227.
[3] 一起来看研学旅行大数据[EB/OL].搜狐网,2019-05-05.
[4] 陈海燕,曹洪亮,高峰,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履行社会责任的体会与思考[J].上海农业学报,2014,(3):127-129.
[5]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0-04-08.
[6] 钟晓鹏.研学旅行市场运行模式探析——以安徽省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78-82.
[7] 李胜桥,李凡,李滨.新时代研学旅行的运营模式与优化发展路径——以云南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2):206-209.
[8] 孟久儿.厚基础·重运营·稳发展: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的运营与发展[J].中小学管理,2019,(11):46-49.
[9] 周坤.研学旅行基地的规划与运营——以湖南紫鹊界为例[N].中国旅游报,2015-06-29.
[10] 邵春瑾.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2):77-79.
[11] 苏予.初探如何将红色旅游与研学融为一体——以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研学实践基地建设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207-208.
[12] 李丹丹,曾汉辉,孙洪艳.基于地质公园的中小学研学基地构建[J].地理教学,2020,(1):61-64.
[13] 韩芳.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D].武汉:江汉大学,2020.
[责任编辑 晓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