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教育主导和主体的辩证关系探究

2021-08-13党国彪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5期

党国彪

摘要:教师既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又是有效促进学生接受思想教育、传递信息的主体,所以教师是主导和主体的辩证统一。学生是教学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最主要的客体,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客体和主体的辩证统一。因此,教师辩证地看待教育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关系着教学的成败。

关键词:教育主导   教育主体   教育客体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是主要的,教学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用蛮力,应该重视发挥‘导的作用。”笔者认为,“导”就是教师想办法让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即逐步摆脱教师的教授;“导”的方式要灵活,不可流于形式,要重实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个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教师从学生的发展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有学习的需要,也可以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是主导又是主体,要避免控制学生的学习,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认识什么是“主导”。学生迷失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缺少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遇到阻塞,教师要开导;学生的学习,教师要领导。因为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尚未成熟,自制力很差,若是没有教师的组织、领导、引导,学生很可能会放弃学习。教师重在交给学生方法,即“授之以渔”,通过教授知识,练能力、育人格。

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受教育的对象,即学生是客体。第一,学生是主体,是相对于社会的需求来说的,社会需要终生学习的人,教师教出的学生要会学习;第二,学生是主体,是相对于新的教学内容来说的,不待教师传授,学生能够预习,自主学习,甚至能够学好;第三,学生是主体,也是相对于教师的认识来说的,教师重在教,学生重在学,学生主动去学,比教师主动教更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也是教育的客体,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引导,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笔者认为,教育主体的本质是学生主动学习,所以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并支持学生主动学。主动学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我要学,俗话说:“有钱难买我愿意。”“我愿意”是一种最强的心理能量,小可聚精会神、乐在其中,中可不畏艰辛、持之以恒,大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通过“被动学”甚至“被迫学”是无法让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即便短期见效,也不能持续。

再次,从教师的角色定位来看,教师能主导教学的方式、方法,但无法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但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学生有了学习目的,学习速度也会主动加快。”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智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因为教师肩负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管理者,是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教育的设计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妥善处理教育主导和主体之间的关系。

最后,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是最终目的,教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辩证地看待教育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尝试构建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新型师生关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即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自学。因此,教师要改变主导课堂、主导学生学习的传统做法,不能抢占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是主导学生学习的,而是为学生學习服务,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是通过灵活的“导”实现的,没有教师的“导”,学生的“学”往往会陷入一种迷茫状态。所以说,只有教师导之有方,学生才能学之有效,也才能充分体现学习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杨克功.教育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N].解放军报,2020-07-24.

[2]脱文锴.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20(13).

(作者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田家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