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串在初中生物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2021-08-13万志鹏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问题串初中生物翻转课堂

万志鹏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问题串应用于翻转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让课前预学、课中共学和课后延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本文主要从依据学情设计、启发学生思考、促进深度理解这三个角度入手,阐述了问题串在初中生物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   翻转课堂    问题串

翻转课堂能将教学时间向课前、课后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教与学和谐相融。教师可以借助有层次性的问题串为学生搭建支架,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突破學习难点,完善认知结构,培养发散思维。

一、树立生本理念,依据学情设计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借助问题串构建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预学、课中共学、课后延学,从而提升认知水平。同时,教师要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易错点、易混淆点,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设计问题时,首先,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合理梯度,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其次,教师要针对小组合作设置适合共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产生新的问题。

另外,教师要充分把握学情,借助问题串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中的疑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如在学生观看微视频后,教师要通过问题串设计针对性训练。问题串的设计要贴近学情,易于学生理解,吸引学生参与。教师也可以设计共学的问题串,让学生讨论交流,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如在教学“生物进化的历程”时,笔者在学生观看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后,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化石?为什么化石能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不同地层中发现的化石有何特点?”通过共学,学生会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会出现更为简单、低等的生物化石。

二、控制问题梯度,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应注意,设置的问题串之间要联系紧密,前一个问题能成为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延伸。同时,教师要借助问题为学生搭建思维台阶,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从未知逐渐走向已知。因此,教师要依据学情合理设计问题的梯度,将主问题合理分解。如果问题梯度大,会使学生陷入困顿、疑惑之中,会影响学生的深入探究,不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反之,如果梯度太小,学生虽易于理解,但难以体现思维的价值,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时,笔者让学生观看“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微视频,并思考:“藻类植物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它们是否有真正的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结构形态有哪些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笔者依据目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指向,也为后面学习苔藓、蕨类植物打下了探究的基础。所以说,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能转识为智,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形成探究意识。教师的提问还要具有实践性,要将问题融入生活实践中,引学生思考、发现,让他们的思维获得启迪,从而获得认知的跨越。

三、留有自学空间,促进深度理解

首先,教师要依据目标内容、学生情况选择恰当的微视频,并运用剪辑软件进行加工处理,这样的微视频才能更贴近学生的学情,易于学生掌握与理解知识;其次,教师要设计导学单,包括目标、问题、测试、疑问和评价等内容,将教材知识进行问题化处理,将重点和难点问题分解成问题串,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呈现出来,并且设计的导学单要有针对性,题量不宜过多、过难,能起到诊断学情的作用;再次,教师要细化核心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循序深入,逐渐理解核心问题;最后,教师借助问题串将内容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借助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并借助互动共学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发展。

总之,在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程波.设计问题串构建高效课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1).

[2]亚伦·萨姆斯.“翻转课堂”让学习更自然[J].上海教育,2015(13).

[3]李克刚.浅谈生物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与应用[J].中学生物学,2008(2).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串初中生物翻转课堂
精心设计问题串 提高复习有效性
以问题串为主线、以概念图为依托的课堂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