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的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1-08-13费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微信教学模式

费艳

摘要:小学语文学习很难速成,需要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内逐渐被熏陶,慢慢地积累辞藻、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相较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更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从而有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  微信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一、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1.前端分析

(1)分析学情

学情分析是后期继续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铺垫。班级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基因不同,能力、天赋、习惯等方面也不相同,所以会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学情分析之后,教师就能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策略,安排教学时间,确定教学内容,实现因材施教。

(2)分析学习目标

分析学习目标,就是初步确定实施教学活动后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既对整个教学流程的引领,又对学生知识、技能、品质、情感等方面提升程度的具体描述,更是教学的落脚点。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能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使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效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

(3)分析学习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就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和策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只是对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而要明确该课内容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中的位置,与前后内容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进行分解,获得若干个相对独立,却又存在密切联系的知识点,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4)分析学习环境

实际上,学习环境属于外部条件,却会对学生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微信混合式学习环境包括两种:一是在线学习环境,二是课堂学习环境。

2.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设计

在课前准备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自主学习,微信公众平台则是另一大学习主阵营。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仅要进行前端分析,还要充分考虑下一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并从众多的学习资源中做出筛选,将这些资源以特定的方式整合到一起,将其发布到微信公众平台中。在推送学习资源前,教师要先在醒目的位置提出预习要求,向学生抛出几个串联性较强、研究价值较高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展开自主学习。接收到这些资源之后,学生就可以开始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中设计

上课铃声响起后,教师不应马上投入新知识的教学中,而要以多样化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还应该梳理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结合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确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学生能力较强,稍加点拨就能顿悟,而有些学生则需要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或是在教师的耐心讲解下才能解开心中的疑惑,但无论对哪一种类型的学生来说,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都可以有效地融合到一起。

(3)课后设计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时,教师就会为学生安排一定的课后作业,目的是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安排这一环节,但作业的布置应该有侧重性和针对性,教师应该围绕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对学生来说,阅读一直是令他們头疼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向学生推送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完成。这样既能为他们的理解课文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又能使他们的读写能力得到锻炼。

二、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无缝衔接,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了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优势,使得读写训练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学生的多种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差、贪玩好动,在自主学习时,态度不够端正,这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并加大监管力度,适时开展检测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晓宇.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人民路小学北校)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微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