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生态格局与人工景观塑造的契合

2021-08-12孙志刚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工湖

【摘要】新城建设往往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破坏,城市开发与自然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与人工景观塑造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破解的矛盾。本文以大连市太平湾临港经济区生态景观规划为例,针对港口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开发与自然生态保护间存在的矛盾,以完善整体生态格局为目标,从生态格局完善、海绵城市打造、人工湖与人工河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太平湾新城景观规划的整体构想及相应策略。

【关键词】太平湾;景观塑造;人工河;人工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166

1、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基本情况

太平湾处于辽东半岛中西部,气候属于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为10℃,最热月在7-8月,最冷月在1月。区域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年均降水量400-6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77%。本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属长白山山系,千山山脉向渤海延伸部分,是辽东半岛地貌比较有特色、有典型性的山地丘陵地段,土质较为瘠薄。区内现状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本底较好。水是城市的活力与灵气所在,规划区内自然水系较丰富,但在现状乡镇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却未能很好地加以利用,除引水灌溉以外,水系沿岸既无绿化建设,又无景观利用。

2、太平湾临港经济区生态景观格局塑造

2.1规划目标

规划沿北部山体构成以森林为主的“山体绿地”,沿河道、海岸形成“滨水、滨海绿地”,环绕城市的田园耕地形成“生态田园”,城市内部结合分级组织“公园”,将山、水、田、园与城市连成一体,构筑“山水田园城市”的生态格局,建成生态功能完备、景观效果突出、使用率高、可达性强的绿地景观系统。

2.2規划原则

(1)生态优先:保护城市生态基底,在交通、市政走廊穿越城区,应建设连通自然的生态廊道。

(2)因地制宜:发挥滨河、滨海的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在不同自然环境下选择不同的环保植物,鼓励多用当地植物,建设富有特色的城市绿化空间。

(3)均衡性原则:均衡城市绿地与外围田园组成的生态绿地关系,建设进城是公园、出城是田园的城市绿地风貌。

(4)多样性原则:以公园绿地为绿点,道路两侧绿带为绿线,山体、河流、湖面及其周围绿地为绿面,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化网络。

2.3规划理念

2.3.1港城融合共生发展

在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了港城关系,提出港城“有机融合、有效分离”的理念。有机融合体现在功能的过渡、产住功能复合空间的预留等方面;有效分离体现在疏港交通和城市交通有机分离和功能的有效分区等方面。

2.3.2生态优先低碳发展

科学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实现“生态资源保护”和“港口、工业区、城市建设”有机融合,以“生态绿色港口、新型生态产业区、生态智慧城市建设”为目标,在规模化、集群化开发前提下,维护生活岸线、河流、山体等生态资源本底,构建“绿色廊道分割、河湖水系串联、农田山体环绕”的生态网络格局,同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

2.4生态格局完善

突出城市生态安全和整体景观塑造的有机融合,通过对区域生态本底资源的综合评价,结合区域防洪、排水、景观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打造“四湖三带多节点”的整体生态景观格局。通过保留现有平安湖,建设太平湖、永宁湖、将军湖三大人工湖,并打通永宁河与土城河之间的人工河道。通过对整体水系进行梳理,即对城市防洪、排涝起到调蓄功能,又可以为城市绿化、消防提供市政水源,提高城市整体品质,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基础。

同时,在新的港城一体化方案中提出对原有港口方案调整,整体南移,留出太平角景区,作为未来城市开发的核心资源进行保护,成为城市开发的重要地理坐标,延续城市文化。考虑到对斑海豹的保护,借鉴芝加哥经验,提出在太平角风景区北侧建设生态景观人工浮岛,为斑海豹提供一处自然栖息地。

2.5人工河与人工湖的景观塑造

规划区内主要有两条河流,北侧为土城河,南侧为永宁河。土城河流域面积31.4平方公里,河长8.2公里,平均坡度6.7‰,自东向西入渤海。永宁河流域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河长34.6公里,平均坡度2.14‰,自东向西入渤海。永宁河上游有八一水库,总库容3306万立方米,流域面积62.1平方公里。

结合整体生态格局中的“四湖三带”,建设太平人工湖、永宁人工湖、将军湖人工湖、平安湖人工湖,并建设连通太平湖和永宁湖的人工河道如意河。

2.5.1太平人工湖

太平湖位于太平角南部,是土城河向西流入渤海的入海口,现状水体面积较大,早期为盐田,近年来逐渐形成了天然的生态湿地。规划在太平角与南部港口围岸间设置一处滚水堤坝,通过堤坝可以自由调节太平湖水体高度,形成太平湖内部景观及人工沙滩、游艇码头等景观。规划在太平湖区域建设商务办公、金融、总部经济等功能。

2.5.2永宁人工湖

在现状永宁河中段打造永宁(人工)湖,建设太平湖公园。规划水体面积约80公顷,周边重点建设行政文化、教育科研、高端生活等功能,依托现状永宁镇良好的发展基础,形成公共新中心。

2.5.3将军人工湖

将军湖的现状条件与太平湖相似,位于永宁湖下游,是永宁河流入渤海的入海口。规划在西庙山与北部港口围岸间设置水坝,以西庙山以西、临港产业区填海部分以南、永宁河出海口处形成内湾,建设将军湖生态公园。

2.5.4如意河人工河道塑造

如意人工河的规划是以土城河、永宁河的现状支流为基础,将两条支流进行贯通连接拓宽,连通南部永宁湖及北部太平湖,形成连通南北的人工景观河。规划人工河长8公里,河面宽度约50米,以水深1.5-2米计算,可储水60-80万方。河道整体控制宽度200米,未来将成为规划区内部的核心景观区,并在临港产业区和城区之间形成生态景观屏障,有利于产城的适度分离。

2.6滨海岸带规划

除港口建设所必须占用的海岸线外, 规划尽可能保留原有海岸线,并将滨海岸线转变为城市特色滨海公园;修复已被破坏的岸线,并按照生态保护的原则,功能以生活、旅游岸线为主,保护原海岸带植被资源,尽可能形成连续的“绿带”。海岸线的建设与管理,应坚持保护、复育与开发、利用协调的原则。形成海岸带动态监测系统,对海岸侵蚀、淤积、海水入侵等情况进行监测预防。并通过步行系统的联接使其成为完善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对休闲娱乐活动及旅游的有力支持。

3、结论与展望

大连平均降雨量小,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城市,保护地下水资源,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十分重要。规划在完善整体生态格局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湖及人工河的蓄水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流域内的淡水资源,解决城镇开发及产业发展的水资源需求,同时通过滨水景观的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拉升地价,并可以解决区域城市内涝及排水不畅的问题。同时,针对港口新城的建设特点,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综合考虑了港口的土石方需求及区域的整体竖向设计,以港口建设总需土方量的估算为突破口,提出统筹港口建设、河道防洪等相关要素,综合经济效益、开发建设时序、自然山体保护等条件,在完善整体生态格局的基础上,将三个人工湖及如意人工河的建设作为突破口,实现了在本区域内完成土石方平衡的整体规划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周边山体及自然景观资源,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丽.武汉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高永敏,孙持平.大连市雨水利用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3).

作者简介:

孙志刚,男,大连市城乡规划测绘地理信息事务服务中心,专项规划研究部,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猜你喜欢

人工湖
标出位置
广州市人工湖及湿地植物景观调查与建设策略
人工湖水体污染产生原因与防治手段
广州市公园人工湖植物造景分析
人工湖
人工湖清晨
北京地区高尔夫球场人工湖富营养化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