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2021-08-12樊响
[收稿日期] 2020-07-19
[作者简介] *樊响(1997—),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 摘 要]
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是反映大学生学习情况、学习状态与心理素质的重要衡量指标,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也一直是学者们开展研究分析的重要选题。基于Nvivo11软件,对48篇相关文献进行质性分析,研究發现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众多,且存在层级关系;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学校环境、教师、学习参与、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7个宏观因素,其中前三者属于宏观核心因素;将各宏观因素按内因与外因维度区分,内部因素占主导;每个宏观因素中各自包含不同影响程度的微观因素,共计58个微观因素;通过初步构建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结构关系图,得出宏观因素中人格特质、学校环境和教师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关系,内部因素与外部学校因素存在相互关系等结论。
[ 关键词] 学习投入;质性分析;Nvivo11;人格特质;学校环境
[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1)03-0012-08
学习投入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NSSE(National Survey for Student Engagement)调查中student engagement 的中文翻译,乔治·库恩(George D.Kuh)教授最早将其定义为“衡量学生投入在自身学习和真正意义上教育活动中的时间与精力,还包含学生对学校在学习支持强度上的态度和看法”[1]。学习投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和学校管理者纷纷做出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选择朱红灿对学习投入的定义,认为学习投入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饱满的精力和优良的心理韧性,对学习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且充满学习热情,沉浸于自我学习的状态[2]。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对学业成绩、学习收获等学生的学习结果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3],而且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状况进行研究还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的教学质量。
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也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方法不同、角度不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研究结论。为了全面深入地归纳总结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质性研究方法,全面搜索已有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文献,利用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通过深入分析和概括,最终得到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层次结构。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以“大学生学习投入”“大学生学习参与”为主题词的相关文献,选取文献主题或摘要直接包含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文献、在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中涉及到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以及研究某方面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的相关文献。由于检索到的文献数量偏多,所以在确定文献时重点选择了主要以“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其次还选择了一些核心期刊收录的相关文献以及知名高校学者公开发表的有关学习投入研究的学术期刊论文,尽可能使选取的文献有多样的研究对象或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保证数据来源的科学性和丰富性。最终本文确定以检索到的符合要求的48篇文献(2010~2020年)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及工具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运用各种数据资料收集方法综合探究自然情境下的社会现象,采用归纳法来分析资料进而产生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流沟通,可以阐明和理解其做出的行为和构建的意义的一种活动[4]。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原则,利用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梳理收集的48篇大学生学习投入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编码和分析,自下而上地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概括,最终形成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与结构模型。运用Nvivo11对所选取的48篇文献进行词频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原始文本的关注点(如图1)。教师、课程、学校、课堂、环境、教学、专业、年级、家庭等关键词都是相关文献的主要关注信息点。
1.3 数据的编码分析
本研究遵循扎根理论“本土化”原则,利用Nvivo11.0软件对文献内容进行梳理,完成自下而上地三级编码过程,最终得到各级节点形成的从属结构关系。一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通过对48篇原始文献进行逐句分析与编码,共得到若干个子节点,位于从属关系的最底层;二级编码,即轴心式编码,通过对子节点进行概括归类,整合得到58个二级节点,这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微观因素,位于从属关系的中间层;接着对二级节点再次进一步归纳整合,得到7个一级节点,这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宏观因素,位于从属关系的最顶层[5]。三级编码,即核心式编码,基于Nvivo11的探索功能,探寻这7个一级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图。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一级节点的确定及分析
根据Nvivo11对文献编码的质性分析结果,笔者归纳得到7个一级节点,即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学校环境、教师、学习参与、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构成了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宏观因素,位于从属关系的最顶层。这7个一级节点的编码参考点数所占百分比如图2所示。参考点数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表明该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程度。
由图2可知,“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学校环境”和“教师”的编码参考点占比较大,说明许多学者都验证了这几个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有显著影响,获得了较多的文献支撑和关注;而“学习参与”“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参考点数较少,说明该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程度较弱或者对该因素的深入研究还比较少。
2.2 各一级节点的组成
上文通过二级编码得到的一级节点,构成了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7个宏观因素,其下属的各二级节点也即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微观因素。为了更系统更直观地分析各一级节点的组成,首先对通过二级编码得到的7个一级节点(即宏观因素)按照内因与外因两个维度进行区分。内因就是指学生个人的基本情况、人格特征、行为、情感、认知等主观因素,这些因素更容易受到学生的主观倾向影响,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小,不易直接改变;外因就是指不受学生自身限制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个人行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对学校来说,这也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方向[6]。综上所述,可将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和学习参与3个一级节点归为内部因素,将学校环境、教师、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4个一级节点归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编码参考点数占整体的58.84%,外部因素参考点数占比为41.16%,说明内因与外因的比例为6∶4,大学生学习投入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属于主要因素。下面将一级节点(即宏观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对其下属的二级节点(即微观因素)进行阐述与分析。
1)内部因素的构成。内部因素中3个一级节点及包含的二级节点编码参考点数统计见表1。
个人背景是指学生自身的基本信息,包含家庭环境、专业与学科属性、年级、性别、种族、班级成绩6个二级节点,是内部因素中参考点数最多的一级节点,说明学生的个人背景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程度最大。在二级节点中家庭环境包含的点数最多,总计有26个参考点,说明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家庭經济状况及地域环境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最显著,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从小的教育环境与家庭氛围都大不相同,对学习的认知与兴趣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家庭环境会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动机,进而影响学习投入。另外,专业与学科属性、年级(含年龄)和性别的参考点数也相对较多,这都是学者们在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中所重点关注的因素,多数文献都印证了理工类与人文社科类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或男女生之间的学习投入存在显著差异。种族与班级成绩包含的参考点数较少,说明这2个因素对学生学习投入影响较小,或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调查分析。
人格特质包括学习动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12个二级节点,总共有64个参考点,是仅次于个人背景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关键内部因素,大量文献都指出人格特质相关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强度非常大。其中,学习动机的编码参考点数最多,总计有13个;学习需求与目标、学习价值观与认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编码点数也相对较多,说明学生的学习投入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身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和对学习的认知的影响。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会在他们对自身能力、关系和自我需要感到满意的条件下而提升[7]。也就是说,当拥有明确的学习需求目标和学习动机,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认知,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主学习能力强,通过学习可以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学生必然有着极高的学习投入水平。而应对方式、人格发展等二级节点的点数最少,学习倦怠、心理资本的点数也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这些因素都属于心理学范围,难以通过简单的调查分析测量出具体结果,所以只有个别文献提到了这些因素对学习投入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也应引起重视。
学习参与包含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与满意度、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学习习惯、学习毅力、主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等8个二级节点,代表了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不过各二级节点编码点数差异并不大,且整体偏少,说明学习参与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不太明显,但也可作为间接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人格特质,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因此也是相对重要的因素。其中专业认同与满意度的编码点数最多,说明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会对学习投入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够积极接受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产生正确的学习认知,从而促进学习投入;而当学生在真正接触后发现专业不适合自己,或者认为所学专业不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时,就会对专业产生消极和不认可的态度,从而很难投入到专业学习中[8]。
2) 外部因素的构成。外部因素中4个一级节点及包含的二级节点编码参考点数统计见表2。
学校环境是外部因素中编码点数占比最大的因素,一方面包含学校资源支持、学习氛围、校园环境、教学生活条件、学校层次类型等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还包含课程设置与特点、学校政策制度、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与满意度、学业评价等软件条件,共计16个二级节点。许多研究分析都指出,学校为学生提供适宜学习的环境氛围与合理的制度安排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编码数来看,各二级节点的编码点数差异不大,其中学校认同感、归属感与满意度和学校资源支持两个节点点数最多,均有7个参考点。学习氛围、课程设置也有较多的参考点数,说明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学习投入影响较为显著,较多文献都对该二级节点进行了论证。而在48篇文献中仅有1篇提到了学校层次类型对学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说明目前很少有学者研究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相关研究都集中在对高水平大学学生的调查,较少涉及到对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但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生源质量、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而可能会对学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因此这也是未来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主体,也是外部因素中编码参考点数仅次于学校环境的一级节点,包含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方式、教学态度、教育观念与行为、教学质量以及师生关系等7个二级节点。其中,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方式的编码点数最多,总计有13个参考点,也是整个外部因素中点数最多的高频因素。师生关系的编码点数也相对较多,有9个参考点,说明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是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因素,也是多数文献研究的侧重点。另外,教师教学质量、教育观念与行为、教学态度与期望以及教师支持均为中频因素。主要原因是当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积极的教学态度和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就会进一步提高,这也提升了学生对学校及专业的满意度,从而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当师生间增进了课堂互动频率与情感交流,有着亲近的关系,且教师经常对学生给予支持与鼓励时,这会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我效能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参与到了课堂学习活动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投入得到提高。但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缺少先进的教学观念,或没有较多的师生互动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同伴群体也是部分研究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包含同伴关系、同伴支持、同伴影响与同伴压力4个二级节点。学生在学校中只能在课堂上与教师产生面对面联系,其余多半时间都是与身边同伴群体相互交往,因此同伴群体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编码点数来看,各二级节点参考点数差异比较小,点数最多的为同伴关系,有5个参考点,最少的为同伴压力,说明学生与同伴的关系对学习投入的影响较为显著。
社会环境是指学校之外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包含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引导、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和就业压力3个二级节点。48篇文献中指出社会环境相关因素的参考点仅有5个,说明这一因素并不是学者们主要关注的研究点,学生的学习投入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太明显。但是仍有个别研究提到了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许多单位只看重应聘者的学历、学校层次或专业,很少看重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并且越来越多岗位都明确说明要招聘高水平大学或热门需求专业的毕业生。受到就业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高水平大学或热门需求专业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会产生优越感,认为毕业后不用为找工作发愁,可能会在大学学习中产生学习懈怠,而那些普通高校或冷门专业的一部分学生却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可能会选择投入于更高层次学校或跨专业的考研学习中,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消极地对待学习,尤其是普遍不被社会认可的民办独立高校的学生。因此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
2.3 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探索
在Nvivo11中,本研究利用“探索”工具进一步探寻大学生学习投入各一级节点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图3中各节点之间的联系用双箭头来表示,实线双箭头表明两个节点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箭头连接线越粗表示相关性越强,虚线双箭头表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较低或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与研究[9]。为了便于观察和分析,结构图将各因素按内在逻辑关系归类分为了内部因素、外部学校因素和外部社会因素。由图3可知,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人格特质、学校环境和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为显著。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学校环境、教师和学习参与5个一级节点之间均存在较高的相辅相成关系,尤其体现在人格特质、学校环境和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从学校环境和教师的关系来说,学校教学资源的支持和学校课程制度等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而教师是否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否与学生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等方面也会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以及学校的声誉和教学制度改革;从学校环境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来说,学校当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学习环境、先进的设施条件、丰富的资源支持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时,会大大提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同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并制定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与需求,使学生会更愿意投入学习中。反过来,当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价值观认知以及积极的学习需求与动机时,说明他们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求知欲望和投入学习,这有利于为学校环境创造一种优良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学生学习投入水平自然会提高。
从教师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方式、教学态度与行为以及师生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价值观认知产生影响,学生的兴趣可以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全身心投入教学,使课堂内容生动实用[8],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受到学生喜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也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反过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和兴趣也会对教师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当学生自身就对学习抱有消极的态度和动机时,他们认为读大学只为拿文凭,无法很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自然不会有亲近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从三者关系上来说,很大程度上学校环境和教师会共同影响到人格特质,而人格特质也会对学校环境和教师产生影响。
2)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学校因素存在相互关系。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和学习参与3个内部因素均与学校环境和教师这两个外部学校因素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另外,人格特质与同伴群体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
从个体内部因素对外部学校因素的作用来说,学生作为在学校中学习的个体,学生的家庭背景、专业选择、学习认知、学习方式等都会对学校环境、师生关系及学生在学校中的归属感产生影响,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校的生源质量上,拥有较好生源质量的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比较高,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声誉质量,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以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从外部学校因素对个体内部因素的作用来说,学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合理的学业课程制度安排、一流的师资水平和教学方式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专业认知、课堂投入程度等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此外,同伴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行为,有较高学习动机和能力的学生往往会带动身边或同宿舍的同学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学校因素基本上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3)外部社会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低。社会环境与其他一级节点之间的联系均为虚线双箭头,这表示社会环境因素与其他任何因素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互关系。这说明针对外部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是否有影响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还需进一步验证与探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
究其原因,可能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有关。从外部社会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关系来看,许多大学生还没有过接触社会的经历,也不会过多关注社会环境与个人学习发展的关系,很少因为感知到了社会环境带来的价值观引导和就业压力而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参与产生较大影响,学生学习投入个体内部因素的变化属于个体心理和行为,基本不会影响到外部社会因素;从外部社会因素与外部学校因素的关系来看,在校大学生基本都在学校内学习生活,其学习投入水平更多会受到所在学校环境以及频繁接触的教师和同伴群体的影响,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小,而且社会因素属于校外的因素,与学校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程度不大。
3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原则,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国内48篇文献进行编码处理,通过研究过程和编码数据分析整合得出以下结论。
1)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众多,且存在层级关系。位于最顶层的是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宏观影响因素,包含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学习参与、学校环境、教师、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7个一级节点,前3个因素为内部因素,后4个因素为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占主导,属于主要因素。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和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宏观核心因素。每个宏观因素中又包含各自的子因素,共计58个子因素,属于位于中间层的微观因素,从编码参考点数可以看出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2)个人背景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程度最大。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微观因素是家庭环境,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从小的教育环境与家庭氛围有一定的差别,这对学生的学习认知和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不同学科类别、年级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水平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个人背景因素是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可多关注种族与班级成绩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3)人格特质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关键因素。有大量学习投入研究的文献都对人格特质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调查。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微观因素是学习动机,其次是学习需求与目标、学习价值观与认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等,而学习倦怠、心理资本、人格发展等心理学范围的微观因素影响程度较小。学生是否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或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都会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认知和情感投入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这都是研究学习投入离不开的相关概念。后续研究可对学习倦怠等心理学因素进行科学的测量调查,以探索其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程度。
4)学习参与代表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相关研究整体偏少。其中,对学习投入影响最大的是对专业的认同与满意度,其次是学习经验丰富性、学习习惯等。该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行为投入水平,也会通过作用于学生的人格特质从而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认知情感投入水平,对于学习参与相关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值得今后深入探讨。
5)学校环境是外部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有许多文献都对学校的环境条件、课程培养、管理制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学校认同归属感与满意度、学校资源支持和学习氛围对学习投入的影响较为明显,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适宜的校园环境及合理的课程安排,使学生对学校产生了较高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此外,目前很少有针对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大学生学习投入进行的研究,今后研究可重点关注学校层次类型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6)教师和同伴群体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都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教师因素方面,影响程度最高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方式,其次是师生关系、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态度等,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课程教学和师生交流进行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教学风格和方式、师生关系都会对学生的學习兴趣和动机、学校及专业满意度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不容忽视的因素;同伴群体方面,影响程度最高是同伴关系,其次是同伴支持、同伴影响和同伴压力,同伴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影响。
7)社会环境是所有相关研究中关注最少的因素,学生学习投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仍有个别研究指出了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引导、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和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有一定影响,随着社会招聘学校层次、学历和专业门槛的提高,不同个人背景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受其影响,因此社会环境也是可重点关注的因素。
8)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结构关系图,通过将各宏观因素按内在逻辑关系划分为内部因素、外部学校因素和外部社会因素,总结出一些特点。首先,7个宏观因素中人格特质、学校环境和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为显著,主要体现在学校环境和教师会共同影响到人格特质,而人格特质也会对学校环境和教师产生影响。其次,内部因素与外部学校因素基本上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和学习参与3个内部因素均与学校环境和教师这两个外部学校因素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人格特质与同伴群体也存在相互关系。另外,外部社会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也说明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显著,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当然,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是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得到的结论,在编码处理的过程中,对文献主观性的理解可能会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误差,还需进一步证实与检验;其次,由于选取的文献数量不够,在探寻某些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时缺少足够的文献支撑,只能作为初步参考;最后,本研究主题过于宽泛,选用文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比较杂,没有进一步考虑界定在某一范围内的大学生学习投入情况研究。
本研究结论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对大学生学习投入进行更深入的实证研究,进一步充实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体系。第一,可以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同伴群体以及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第二,对学生人格特质和对学校的归属认同感进行专业的测量与调查,验证其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第三,研究对象需从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转移到其他类型地方院校的学生上来;第四,重点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可以结合运用Nvivo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这也是未来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NSSE—China课题组.NSSE—China2010《问卷使用手册》介绍[Z].北京:清华大学“全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2011.
[2] 朱红灿.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学习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维度[J].高教论坛,2014(4):36-40.
[3] 陆云,吕林海.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基于南京大学的问卷调查[J].教学研究,2015,38(6):5-10.
[4]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5] 王光明,杨蕊.基于NVivo10质性分析的少数民族数学学习心理因素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1):81-84.
[6] 周浩波,李凌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48篇文献的Nvivo质性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69-73.
[7] MIREILLE J,RICHARD K,NATASHA L,et al.Introducing uninteresting tasks to children: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rewards and autonomy suppor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1):139-166.
[8] 汪玉侠,齐钦.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教学研究,2012,35(2):16-19+22.
[9] 王光明,佘文娟,宋金锦.基于NVivo10质性分析的高效数学学习心理结构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1):74-79.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a qual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Nvivo11
FAN Xiang
(Institute of Grammar,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flect their learning situation,learning state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and the exploration of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for scholars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analysis.Based on Nvivo11 software,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48 relevant documents was made.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and there is a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Personal background,personality traits,learning environment,teachers,learning participation,peer group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re sevenmacro factors that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among which the first 3 are macro core factors;the macro factors are divided according to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and internal factors dominate;each macro factor contains micro factor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totaling 58 micro factors;through the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of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diagram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personality traits,school environment and teachers in macro factors,and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school factors.
Keywords
learning input;qualitative analysis;Nvivo11;personality traits;school environment
[責任编辑 刘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