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 实现高效课堂
2021-08-12张西波郝维红周丽静丁妍妍
张西波 郝维红 周丽静 丁妍妍
摘 要: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梳理出改进的方向,并在词汇教学、篇章教学、写作教学中恰当应用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农村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6-0039-02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发散、高效的思维模式,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很多领域,堪称思维的“地图”,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思维导图的关键词是发散性思维的源点,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好像梅花的花蕊。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自然的思维方式,而梅花的五个花瓣就仿佛发散的各种思维,借助梅花形状制作思维导图,既开发了学生智力,又弘扬了我们学校的特色“梅韵飘香”。
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积极地转变教学思想,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通过形象化的文字体现思维过程,可以助力学生系统地梳理、归类重点知识,实现思维可视化。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语文课的母语(汉语)主体影响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下面简要谈谈本校运用“思维导图”来弘扬学校“梅韵飘香文化”,提升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些探索。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又可以称为心智导图,可以直观、高效地表达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是在顺应大脑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文字将想法反馈出来。梅家村小学结合“梅韵飘香”特色,借助梅花的花蕊、花瓣,直观地呈现大脑思维,又通过图文的形式,将比较单调的信息变为直观、美丽、易记的梅花样式,激发学生的无穷潜力。
二、农村小学英语课堂需要“飘香”
随着社会发展,小学英语学科已经走进了农村小学的课堂。可是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这其中的难处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而这更说明,英语课堂需要活力,需要有一种事物来辅助其绽放活力,我们选择了“思维导图”。
(一)教学资源引入“思维导图”
“一师多能”“无米之炊”在农村小学司空见惯,师资薄弱、任务繁重、缺乏课堂教学资源、教学理念落后,这些都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经课题组研究,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把关键词句按梅花脉络结构合理地写到梅花作品上,其实就是画了“思维的导图”。练得熟了,自然也不怕对着人说了;说得好了,教师会奖励他一枚“梅花小达人”的勋章。如此,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开口表达的欲望,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
(二)转变落后模式需要“思维导图”
目前,在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学模式落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课堂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学生处于被动填鸭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对于英语课不感兴趣,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思维导图模式可以转变目前存在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
(三)自主学习依靠“思维导图”
在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在家里学习时得不到辅助,甚至有些家长还埋怨教师,认为学生没学好全都是教师的责任。这就更需要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课后复习,而思维导图恰恰是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和关键词,助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思维导图激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死记硬背,不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效果还不理想。通过思维导图,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地串联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同时,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新的英语知识时,与以前脑海中隐形的旧知识进行对接,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似点,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可以更完备地掌握英语知识。
四、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在词汇教学中引发兴趣积累
词汇在英语中起着“打地基”的作用,在具体的课堂中,为了更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帮助他们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把一组特定的词汇呈现给学生,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学习“season”一词时,可以将季节按照不同的颜色分类,每一种季节对应一种颜色,比如:winter对应white, autumn对应yellow等,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关于季节的单词,还能将关于色彩中的单词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知识模块,使记忆更牢固、更深刻。
(二)在篇章教学中享受阅读乐趣
通过阅读篇章来获取需要的信息就是阅读理解。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思维导图,使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阅读内容,找出中心句和关键词,并画出思维导图。逐步练习之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理清主次,根据画出的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复述。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阅读就变成了享受。
(三)在练笔写作中运用优化升华
在写作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常用句型熟记,并利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更多的素材可以用。比如寫作文“My toy”时,可以让学生对要写的玩具的种类及特点进行总结,建立思维导图,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围绕选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将思维导图进行优化,然后依据思维导图提示完成作文、实现升华。
总而言之,恰当、准确地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大幅度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本领以及英语写作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了,学校的“梅韵飘香”就更远了。
参考文献:
[1]王霞光.小议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5).
[2]卢 玲.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子(理论版),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