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建起白芒坑红军纪念园
2021-08-12龙门县老促会
龙门县老促会
惠州龙门白芒坑红色遗址位于平陵街道山下村白芒坑,坐东南向西北,是三堂四横一禾塘一池塘的清代客家围屋,占地面积约1452平方米。典型的客家三进式建筑结构,有房屋90间,其中大部分房屋已空置。松龄围围屋是白芒坑红色遗址的中心主体部分,屋内展出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和村民们用过的生活用品、武器,同时还展出旧时革命老区分布图,红军转战线路图,白芒坑历史名人介绍等展品。
白芒坑红色革命遗址,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均发挥过重要作用,工农红军第四师和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都曾在此活动。它是“红四师”的休整旧址,还是白芒坑党组织与农会成立旧址,白芒坑人民武装成立旧址,白芒坑人民抗击日军遗址,边纵及东三支司令部旧址、反击国民党战场遗址。
1925年,叶剑英奉命协助张民达师长,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参加东征时,两次经过白芒坑,并在白芒坑铲头坳地段击溃林虎叛军,为东征胜利奠定基础。
1927年广州起义后,由叶镛、徐向前等领导的红四师从广州花县出发,抵达龙门县城,驻扎龙门休整。12月27日,红四师离开龙门过平陵,在白芒坑休整,红四师官兵夜宿该村的松龄围。红四师休整数日,向广大村民宣传红军的革命方针和宗旨,奠定白芒坑村民追随共产党参与革命的精神基础。休整完毕后,红四师开拔至河源,最后在海丰与红二师胜利会师。后来的边纵官兵将原来红四师开凿的水井修建命名为“红军井”,作为纪念。军队要离开时,村民纷纷拿出鸡蛋、盐巴等送给红军,但红军就是不收,要收也需要付给钱才能拿走。“珍藏的三块大洋成了传家宝”这件事情,见证了当年红军来到村里居住,以严明的纪律赢得百姓欢迎的历史故事。
白芒坑不仅是龙门县爱国主义和青少年教育基地,还被授予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中共龙门县委党员教育基地、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市县文明村。2017年被市、县立项列入“十三五”规划,将开发为红色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为龙门县乃至惠州市中较有规模、较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
为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与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在白芒坑建设一个以红军精神为主题的红军纪念园,主要是以白芒坑革命旧址为核心,辐射周边遗迹,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及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对山下村进行整体规划而重点打造的一个红色旅游项目。根据项目规划,红军纪念园分3期建设:一期将建设红军广场、红军纪念馆、湿地公园等,并对山下村的民房进行外立面改造;二期将建设东江干部學院,并将该学院打造成粤东地区党员干部培训的红色教育基地;三期将引进企业,整合山、塘、林、田等生态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