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的存续研究——以泉州铺境空间为例

2021-08-12王晴怡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7期
关键词:街巷泉州集体

□ 王晴怡

人们在社区中生活,社区公共空间是承载、发生、选择、传递集体记忆的重要场所[1],但在目前城市更新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中,以街区形式进行的整体保护模糊了社区边界、以挂牌历史建筑形式进行单体保护往往以牺牲外部公共空间作为代价[2]。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传统社区—铺境空间,至今仍然在地方自我管理和精神文化维护方面具有强大的自驱力,凝结市民广泛的集体记忆,形成独特的城市现象[3-4]。本文从空间形态出发,力图通过深入研究铺境空间对于日常生活的需求支持及其时空变化,为泉州传统社区活态保护提供设计指导[5-7]。

1   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的研究方向

传统社区复杂的历史价值、人居环境和社会网络决定了现代生活中社区集体记忆的再生面临着多种困境:传统村落面临着大规模人口迁徙带来的居住者流失和物质环境衰败,旅游开发的商业化带来新的冲击;城市传统社区生产与休闲的空间发生变化,社会结构变化使得集体记忆的仪式活动难以维持。因此,未来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建成环境下公共空间转变,从单纯物理空间衍变为具有精神的场所,承载市政公共服务表达与市民日常生活场景积累记忆共享的双重意义;(2)集体记忆形成与融合的动态过程,发掘空间维度的广泛连接和时间维度的主题变化;(3)记忆主体变化与记忆再生的方式,通过营造新的场所精神和具体空间实践建构集体记忆。传统社区的集体记忆研究需要多学科互动,了解记忆投射表象和深层成因,共同维护地方认同感。

2   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的空间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传统社区边界和街巷格局分别塑造了集体记忆的空间场域和社交内核,集体记忆的完整性、丰富程度和空间肌理密切相关。从历史城区范围来看,强烈的集体记忆集中在城区几何中心,向四周社区边际递减。在各个社区内部,街巷形成公共活动的骨架,街巷密度、方向、高宽比、界面等因素影响了社区功能和业态的自主分布,共同演化出集体记忆的圈层特性,是地方认同感的重要来源(见图1)。

图1 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特征相互关系

3   泉州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的空间维度分析

3.1 泉州传统社区的空间边界

泉州传统社区的发展和城市型制密切相关,是泉州古城自然山水格局和传统文化人文基础的共同体现。明清时期泉州古城范围内共有30铺约75境,部分社区为一铺一境。由于受泉州自然环境制约,历代城垣发展将古城的传统社区划分为北疏南密、内方外曲的空间型制。城垣成为限制社区范围的主要条件,因海上贸易发达形成翼城中由外国商贾聚居的“蕃坊”,和罗城内由普通居民聚居的一般社区分异,各自所产生的社区人口组成和文化观念碰撞,深层地影响了边界的具体划定。

铺境同构社区主要分布在泉州古城四周,北隅和东隅中临近城墙界限的区域,与泉州历史城区城垣变迁规律、铺境人口分布、密度变化相一致。这些区域在现代社区划分进程中首先被改造,重新规划后的社区通常呈现出边界更加曲折、原有社会网络被破坏甚至消失等特点。一铺多境的传统社区集中分布在原本的唐代子城和宋元时期翼城范围,这些传统社区原有的肌理具有适宜的尺度,在现代社区的规划中,保留了传统社区的居住密度,社区面积相近而边界相错,原有的社会网络得以保留,社区集体记忆较为清晰和完整。

3.2 泉州传统社区的街巷格局

泉州古城传统街巷格局顺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深受风水观念和传统民俗等的影响,形成变异的空间网状结构。以拆城建路的涂门街为界,宋元时期外国人居住为主的翼城社区多为东南—西北走势呈条带状分布,社区与水陆通道垂直分布,街巷与社区活动界面平行且主要承担通行功能,因而现代社区规划中不同铺境背向相邻,居民交流较少(见图2—a)。罗城内现代社区划分则是以规则方格道路网为边界,这与自然形成的铺境空间在对社区“街巷骨架”的使用上存在分歧。传统社区中,街巷起着公共视线轴线和主要活动界面的作用,铺境边界范围内包含了完整的社区生活场域和社会网络,因而这些铺境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的保存相对完善,便于传承(见图2—b)。原罗城范围内的现代社区中不同铺境体现的相似性有利于创造新的社区共同体。

图2 传统社区变迁和街巷格局关系(a翼城内社区和街巷的空间关系;b罗城内社区和街巷的空间关系)

4   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的时间维度分析

4.1 传统社区的需求适应

集体记忆和日常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时代发展,需求变得更加多元,集体记忆迭代也日渐加速。通过市政规划和文化旅游开发的西街东段和中山中路,由于机动车限行而聚集了许多面向游客的商业形态,划分出明显的区别于居民的旅游街区记忆。而长期生活在社区里的居民则更关注周边生活配套,他们对于目前的15min社区生活圈非常满意,能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居民在社区内经营了数十年的店铺,不仅是社区经济循环的组成部分,更是居民社区记忆的重要客体,老字号店铺意味着物质服务获得更高的社区认可度和生活匹配度,店主们拥有更稳固的社会关系和更深远的社区影响力。

4.2 传统社区的活动空间更新

人们围绕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进行社交,也在公共空间中生成重要的集体记忆,巩固了地方依恋。中山中路曾经的中菜市场,既是地道美食街,也是大众剧场、民间艺人聚集地,“入中菜,出泮宫”的俗语形容了中菜市场和泮宫、文庙紧密的空间关联。而今因为保护性修缮,中菜市场拆迁,曾经热闹的生活图景不复存在,成为老居民回忆的一部分。

泉州留存了独特的社区公共空间—铺境宫庙。宫庙在过去承载着乡绅组织下社区自治和公共事务讨论的功能,在现代成为社区公共活动的重要节点。宫庙通常位于铺境中交通便利、人群汇集的位置,与街巷或广场结合,形成由公共到半公共的空间序列,进一步增强铺境内居民的认同感,成为统领社区居民精神的核心。

4.3 传统社区集体记忆变化

传统社区集体记忆随着市民日常需求和公共空间满足程度之间的不平衡而发生变化,多样化的公共空间能容纳越多的日常需求,集体记忆就越牢固、越有生命力。以泮宫—府文庙片区为例,明清时期是重要的科举考试地,与周围考棚、书坊连为一体,奠定了泉州先贤云集的环境基调。民国时期文庙棂星门以南划分的菜市场是居民日常交易场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文庙附属建筑泮宫门楼旁的“九间百货”昭示工业化商品进入居民生活,是许多泉州人置办嫁妆“三大件”的标志建筑。2001年开始拆迁中菜市恢复古文庙,平日里在文庙外部广场有文化表演活动等。2016年文庙作为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以中山路、文庙等文化保护建筑群为代表,古城泉州的形象得以广泛传播。这一系列的过程,表明城市空间的利用变化随着时代需求而发生改变,传统社区集体记忆逐渐抽离出原本真实反映时代特色的具象场景而变得符号化。为此,年轻居民难以产生强烈的共情,而关于文庙生活的集体记忆随着年长者生命的消亡而逐渐消失。

5   未来社区与铺境的结合与延伸

未来社区在公共性和人文性上提出新的要求。人们需要重回高品质、高参与度的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和社区自治相结合,推动社区健康而永续的美好生活。同时人们需要有清晰的地方身份认同感,通过记忆的回溯、更迭和丰富,讲述社区中群体与个体的关联,互助支持、共同成长。而铺境“节点分散、活动聚合”的公共空间体系、与生活需求的结合程度、进入群体生命周期的代际传递特征,启发了未来社区基于集体记忆构建的公共空间组织利用方式。未来社区公共空间可采用散点式设计,避免大体量现代建筑对社区肌理的破坏,形成具有活动导引、精神延续的连续公共空间网络。鼓励市民主动参与空间的经营和维护,通过品牌运营、租金减免等方式形成互惠互动。培植未来社区共同的生活目标,让家庭中不同世代能在公共空间里发掘出独特的价值,强化社区身份。

6   结论

鉴于集体记忆的模糊性,本文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个方面探讨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的存在基础和未来的再生趋势。传统社区的空间边界呼应了集体记忆的社会关系核心—具有亲疏关系的血缘在自然条件的制约下综合成资源共享的地缘,从而保证了共同意识和共同行为的诞生和自我更新。传统社区的公共空间体系和街巷格局高度重合,社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强化着公共空间的主导地位。考虑到时代变迁引发的社区需求变化和空间变化,集体记忆呈现出对日常生活景观的依赖,寻求通过更加多元的活动形式和包含更多公共服务的空间组合,以达成对既有经验的创新和对记忆的延续。解读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的空间关系,集合社区力量参与生活场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具有通过集体记忆构建提供社区营造新思路的重要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街巷泉州集体
泉州
我为集体献一计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边走边唱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雨中的街巷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