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乙病故:追忆文学巨匠老舍之子闪光的一生

2021-08-11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13期
关键词:舒乙老舍

作文君:

很多人知道舒乙,是因为他是老舍之子,可舒乙绝不仅是“文学巨匠之子”,更是一个闪光独立的人。他弃理从文,为老舍先生的研究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他全心投入不断奔走创建中国现代文学馆,对于研究他总是亲力亲为调查考证;他热心弘扬京味文化,呼吁保护老北京文化和京杭大运河,很多老北京城的古建筑也因舒乙的坚持而幸存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土机下。……舒乙这一生是极为丰富的一生,与父亲彼此独立,又密不可分。2021年4月21日晚,中国现代文学馆发出讣告,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21日14时16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从此,中国文坛永远失去了这个热忱无私的“傻小孩”。

01跟在父亲身后的快乐童年

舒乙出生时老舍36岁,正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书。小时候,舒乙喜欢在院子里玩耍,总是弄得浑身脏兮兮的,到了下午,老舍拎着公文包、穿着长衫从学校回到家中,“有时候表情严肃,有时也会上来抱抱我”。后来老舍辞去教职,专心创作,《骆驼祥子》就在这一时期完成。再后来全面抗战爆发,老舍投入抗战之中,妻子胡絜青带着孩子回到北平。再见到父亲已是1943年,那一年胡絜青带着孩子来到重庆与老舍会合,“他仿佛已经成了一位老人,刚割了盲肠,直不起腰,全身支在一根手杖上”。之后,舒乙便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上学,一直念到高小毕业。刚入学时,他读书不开窍,每次考试成绩均属下等,老舍称他“傻小子”,但也不责骂,认为一切正常,不必担忧。如果考试不及格,老舍会立马过来安慰,“那算什么呀,我小时候常不及格”。其实他小时候成绩非常优异。老舍认为即使最笨的小孩,也有特殊的爱好,而这个爱好就有可能使他成为一个独特的人。一年后,舒乙竟然考进了前几名,还竞选上了全校学生会主席。老舍还买了一只鸭子,让舒乙送给班主任,并郑重地写了一张纸条“兹送肥鸭一只,尊师,老舍”。

老舍45岁时,周恩来特地在重庆为他以及郭沫若、茅盾、洪深过生日。宴会过后,老舍从重庆带回了一个特大的册页,里面是各名人的题词、画作,中间有两页空页,他马上当着很多人的面喊道:“小乙啊,过来,你来给我画一张。”“这旁边就是郭沫若的题词啊。当时我还只有9岁,特高兴,啊哟,这么瞧得起我,我也不发怵,上去就画了。”舒乙呵呵笑着回忆道。

当时,一家人过着还算安稳的生活,胡絜青在国立编译馆当编辑,老舍专职写作,闲余时间,老舍教舒乙集邮、打麻将,有时带他去茶馆,一坐就是一下午。“我常常跟在父亲后面走路,看着他的皮鞋后跟,那双磨歪了的后跟。”舒乙说,他愿意跟在父亲身后,非常安逸、充实,可以知道很多有趣的事情。

1946年,老舍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到美国各地讲学,在纽约,除《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被翻译出版,老舍还创作并参与翻译了长篇小说《鼓书艺人》等,直到1949年底,老舍才回到北京。

【话题运用维度】教育;和谐的父子关系;尊重孩子成长

02工程师转行文学创作,研究父亲

回国后,老舍在北京东城丰富胡同买了一座小院,一直住到去世。小院里有两棵柿子树,每到晚秋,丹柿满树,像挂满了灯笼,故名“丹柿小院”。老舍好客,喜欢热闹。“把大家都找来,比如庆祝生日、节日,赏花、赏画、赏月,然后搞一个特别的聚餐。”在丹柿小院的欢声笑语中,舒乙度过了青春期。1954年,他到苏联念书,专攻林业化学专业——通过化学方法将木材分解,做成工业酒精,老舍曾对人笑称“我儿子是用木材造酒的”。学成回国后,舒乙被分配到中國林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61年舒乙和同学于滨结婚,老舍在红纸上写下八个大字当作贺礼:勤俭持家,健康是福。

也是在这一年,62岁的老舍开始动笔写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动乱中自沉于北京太平湖,《正红旗下》成为未竟的作品。关于老舍之死,舒乙在2009年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把骨气看得特别重要,不能受辱。”

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一些现代文学研究者找到舒乙,请他协助研究老舍。“父亲平反以后,很多人想要了解他的身世、他的童?年,他自己没写过完整的自传,我当时就接受了这项任务”,舒乙说。在走访了一百多人后,1980年,舒乙写成散文《老舍的童?年》,在人民日报副刊《大地》上连载,颇受欢迎。自此,舒乙便决定走出实验室,将研究老舍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

“我不想从儿子的角度研究他,而是从一个研究人员的角度看他,叫他‘老舍先生可以时刻提醒我要公正一些。”他由老舍诞生地“小羊圈胡同”开始走访,到积水潭、大钟寺,再到霞公府等,一路走访,一地一事考证;他亲赴英国伦敦、美国纽约,走访老舍住过的地方,查找当年书信、档案等;他从老舍作品中挖掘人物原型,对作品加以考证……最终,舒乙完成《老舍之死》《我的思念——关于老舍先生》等文章或著作,勾勒出一个真实、生动、多面的老舍。

舒乙从文后每年都要写几十篇文章,以散文、传记创作为主,兼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研究,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大爱无边》等专著20多部,曾获“十月优秀散文奖”等奖项。

【话题运用维度】人生追求;客观研究的精神;亲力亲为的作风

03兢兢业业,一心扑在中国现代文学馆

20世纪80年代初,在巴金的奔走下,一帮人紧锣密鼓地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1984年,经巴金推荐,舒乙被调到筹备组中。当时,临时馆址设在万寿寺西院,修缮工作基本完成后,在舒乙的主持和策划下,前院曾举办过一次“老舍生平和创作展”,展出了老舍的扇面、手稿等。

1985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建成,舒乙任副馆长。对一个文学馆来说,抢救资料是重点,舒乙很快就发挥自己作为“文学巨匠之子”的优势,征集了许多名人作家的手稿、收藏、文物等。

猜你喜欢

舒乙老舍
北平的秋
印象·老舍纪念馆
追忆舒乙
舒乙书画作品欣赏
如此舒乙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舒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