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学习动机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11刘艳燕董敏茁
刘艳燕 董敏茁
ARCS学习动机模型是由美国教授科勒提出,在国外ARCS学习动机模型的有效性已被证明,将ARCS学习动机模型应用于生物教学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它将对学生学习动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ARCS学习动机模型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ARCS学习动机模型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型。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学生的注意、关联、自信心和满足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动机。
一、引起并维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學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唤起学生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象的实例维系学生的注意力。
1.导入新课,形式和材料新异性,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奇的学习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如在进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名人关于遗传的观点来引入新课,如柏拉图认为子女更像父方还是母方,取决于受孕时哪方的感情投入更多,亚里斯多德认为雄性提供蓝图,雌性提供物质……那么遗传规律究竟是不是这两位名人所说的呢?接下来我们便学习遗传规律。学生对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都很熟悉,他们关于遗传学的观点都很有趣,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2.课堂情境多样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新课改特别强调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创设或引入一个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物素养。如在必修1《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中蓝细菌部分涉及到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大量繁殖,海水中将会爆发赤潮,河水中将会爆发水华,是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素材。教师可以播放太湖爆发水华的相应影音资料,使学生对水污染有更深刻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研究育种等问题,可以假设学生是育种专家,来进行实地研究,模拟科研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教师行为多变性,维系学生注意力
学生的注意时间是有限度的,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吸引学生注意力后,要设法维系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改变语态语调、改变教态、改变教学方式,教师行为变化会使学生的注意力维持一定时间。如在进行“相对性状”概念教学时,教师需举很多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但是仅仅是语言描述,恐怕不能够维系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来吸引学生,如教师先伸出双手,让学生也模仿,然后双手手指嵌合,让学生观察哪个手指在上面,学生对这一相对性状比较陌生,也比较好奇,这样便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建立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关联
科勒说过“如果你利用从学习者及情境的分析中获得的信息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所教内容的相关性,你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学生知道他们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是与他们有关联的,让学生从事有目的的学习,才更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
1.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晰了解所学与生活的联系
明确学习目标是建立学习内容与学生关联的最基本的手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与生活实际经验、已有知识或者某种利益相关。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重要性和趣味性,才会认真的去学。
2.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
熟悉的教学内容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减少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利于在学生和学习内容间建立关联。如在进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时,教师向学生说明这节课将会解决为什么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植物的茎背地生长。这样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材料筛选和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建立关联,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三、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的学生会主动地探索未知世界,主动探索未知知识,而自卑和挫败感会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可见,自信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
1.在细节中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期望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期望,只要有期望才能够付诸努力,才能够最终获得自信心。
2.设计课堂活动积极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
教师要根据需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对于学生来说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困难,太易或太难都不能使他们获得有意义的成功感,都不能够达到目的。
3.帮助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
自信来自于有意义的成功,有意义的成功感来自于战胜困难后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学生往往找不到原因,教师应积极点拨,帮助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了解是自己具有能力并且付出努力的结果。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满足感之后会更加奋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生物学习。此外,对学生学业的进步多做纵向比较,少做横向比较,避免挫折感。
1.为学生提供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
学生的满足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要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参与的快乐和满足。如在学习“徒手切片”技术之后,教师应该给学生实践的机会,给学生创设展示成果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满足感,激发学习动机。
2.适当评价学生的成功与失败
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都会产生满足感,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给与表扬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当学生遇到学习苦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与帮助和鼓励,使学生振奋起来。
总而言之,科勒的ARCS学习动机模型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种动机体系,在生物教学中应用ARCS模型对于激发学习动机,改善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应生物教学中的灵活应用ARCS模型,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