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比”提升小学生阅读质量
2021-08-11刘振华
刘振华
【关键词】阅读教学,对比,阅读质量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阅读内容,把相近或相关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选择不同角度,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对照和鉴别,带领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实现“量”的积累,加深理解,有效实现阅读教学的多维目标,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穿越时空,古今对比,把握重点与难点
以时间为轴,穿越时空,古今比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古典诗词,学生对一些词句把握不准,会影响其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教师可以把与之相关的文章选出来,与课本上的文本有机结合,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
比如,学习《书戴嵩画牛》这篇古文时,“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这段话又恰恰是揭示文章主题的关键。为此,笔者在教学时补充了杨学良根据此文改编的现代文《画家和牧童》。
当学生读到“这牛尾巴画错了。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那是牛用尾巴驱赶牛蝇的样子”,自然就能明白古文中小牧童所说的话。接下来,笔者又让学生对牧童“拊掌大笑”与“处士笑而然之”展开对比,想象二人说话时不同的表情和动作,通过这样的想象补白和角色扮演,学生在对话中可以领悟到牧童观察细致、敢于质疑和杜处士谦虚、乐于接受批评的可贵品质,从而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今对比的阅读方法。
二、主客融合,体验对比,感受画面与情感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主、客观世界中的交互与融合,引导学生将阅读的体验进行分析、比较,感受文图转换的魅力,提升阅读质量。
语言文字所营造的意境之美,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素材。意境是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教师在教学时须要充分帮助学生理解诗词,让小学生沉浸在文本塑造的意境中。下面以《渔歌子》与《江雪》这两个文本为例,来说明“主客融合,体验对比,感受画面和情感”的对比阅读方法。
《渔歌子》与《江雪》同写渔父垂钓,但风格迥异,表现出诗人不同的心境与人生理想。
首先,画面对比,把握特点。学生一边读《渔歌子》一边想象,诗中有哪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把头脑中呈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教师出示《江雪》,让学生用学习《渔歌子》的方法去读、去想、去表达,并进一步思考这首诗中的景物与《渔歌子》中的有什么不同。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点拨,学生感受画面:一个生机勃勃,一个冷冷清清;一个鲜艳明丽,一个黯淡孤寂。同时,《渔歌子》所表现的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世外桃源景象也清晰可见。有了这层感受,便为进一步理解渔父形象和诗人情感作了铺垫。
其次,对比人物,理解形象。理解“渔父”的形象,可以说是解读《渔歌子》的关键、难点。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问题1:(对比诗词意境、猜测人物内心)同学们欣赏了西塞山前的景色,不要忘了还有一个人,那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父。他没说一句话,没有一个动作,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
问题2:(对比生活中的常识与诗词中的现象)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
问题3:(对比两首诗词中的“渔父”形象)《渔歌子》中的渔父是自由自在的、快乐的,《江雪》中的这位渔父是什么形象?
学生在春色明丽的西塞山前感受到渔父的自在、快乐(《渔歌子》),在白雪覆盖的江面上体会到的则是寒冷与孤独(《江雪》)。这正是从“具象的客观物”到“抽象的主观情”的交互理解,由景及情,水到渠成。
最后,走近作者,体会诗情。理解一首诗,除了要读懂诗作,还要读懂诗人。《渔歌子》与《江雪》呈现出不同的渔父形象,也是源于张志和与柳宗元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位诗人的不同志趣和背景。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体验学习。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张志和的资料,谈阅读感受。
·教师补充介绍张志和的相关经历,帮助学生建立对作者立体的认识。
·引导学生从称谓上探寻人物志趣,对比感受诗词意境与人物心境。
·师生共同交流柳宗元的相关资料,谈阅读感受。
·回顾《渔歌子》与《江雪》,对照作者与诗中渔父的形象,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共同点。
·教师总结:渔父形象暗含着诗人的影子,是诗人思想追求的表现。(这种知人论世的方法能帮助学生真切地体会不同诗人笔下的不同形象)
这样对比阅读的设计,就是将诗人与诗作结合起来,充分了解诗人。有了现实的参照,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
三、聚合统整,方法对比,学习思考与表达
思维以语言为工具,思维的成果需要语言来巩固,语言又促进思维逐步深化。因此,聚合统整,通过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习得思考的方法、表达的方法,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路径。
统编教材在中高年级适当地安排了“阅读链接”,力求通过“阅读链接”与课文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领悟表现方式的多样。同时,“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的课程目标要求就是让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己见,交流学习成果。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威尼斯小艇的活动特点,感受到威尼斯的动静之美,但对作家是如何把这种动静之美表达出来的,学生的理解仍然不到位。我们统整“阅读链接”中的朱自清的《威尼斯》和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进行表达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这三位作家笔下的威尼斯有何区别,让学生了解“同中见异、异中见同”的思考方法。同时,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表达方法,进而对比作家是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的,明确表达上的相似点,进而习得表达方法。我们从以下几个步骤来推進。
·阅读《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威尼斯之夜》三篇文章,思考文章分别写了什么,从哪几方面来写的,三位作家笔下的威尼斯有何异同。
·分别在三篇文章中图画出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句子,对比阅读后,交流读后感受。
·回读三篇文章,想一想:同样是写威尼斯,作家选取的角度有什么异同?这对他们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再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琥珀》,写了一块琥珀被发现以及人们推测其形成的过程,整篇文章像一个童话故事,读起来生动有趣。文后“阅读链接”用说明的方式写课文中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情景。这两个文本的安排,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表达方法在表达效果上的异同,借助方法的对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明白推测的合理性、严谨性,为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供帮助。
为此,我们在深入理解文本编写意图的基础之上,进行阅读的聚合对比,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异中见同,对比阅读课文与“阅读链接”,找出二者表达意思相同的内容,对比阅读,用自己的话交流阅读感受。
·同中见异,对比阅读文中段落和“阅读链接”表达意思相同的片段,对比它们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交流阅读感受。
·深入阅读,对比思考:你喜欢哪种表达方法?为什么?
·拓展训练,链接生活,如果要你来介绍某个事物,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文本的聚合统整,懂得了“描述”与“说明”的异同,初步形成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得了“同中见异、异中见同”的思考方法,进而形成初步的思辨能力以及科学的推理方式。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用心选准对比阅读的点,精心设计对比阅读的问题,运用对比阅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研读文本,实现阅读量的积累与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