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08-11陈小燕李晓燕秦仕贤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综合英语改革与实践课程思政

陈小燕 李晓燕 秦仕贤

【摘要】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过程,是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细化与具体体现。本研究基于课程思政融入《综合英语》课程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路径,以及基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综合英语》考核机制的评价探索,旨在探索出基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英语专业综合类英语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与英语专业综合类课程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陈小燕(1982.06-),女,河南安阳人,新疆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李晓燕(1979.12-),女,甘肃兰州人,新疆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秦仕贤(1990.12-),女,河北新乐人,新疆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基金项目】新疆理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疆南疆高校英语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失语现象及对策研究——以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为例”(项目编号:XLQ1910)。

一、 引言

2020年5月28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颁布后,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得到了英语教育教学专家和英语专业课程一线教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他们开始重新思考和研究英语专业课程的教育理念与实施,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综合英语》课程具有课时多、跨度长、课本作者西方化、教材内容原文化等特点,基于此,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将会使学生在学好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思想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从而为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水平过硬且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年级必修的一门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其课时最多,所占学分最高,是其他英语专业课程无法相比的。以新疆理工学院为例,我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每周6课时,每学期学分为5分。《综合英语》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任课教师如能够定位《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对这些思政元素加以凝练,然后有效地将其融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政治素养。另外,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也将推动《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体系化发展,为英语专业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思路,为英语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的持续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 研究现状

基于文献检索与分析可知,2019年-2021年3月针对课程思政与外语专业教学的研究出现了递增的趋势(2019年47篇,2020年177篇,2021年1-3月份17篇 )。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课程的意义、融入路径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探索。目前,针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徐惠玲从课程思政融入的必要性、《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策略分析以及优化评价机制等方面对课程思政融入《综合英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贺双燕在其研究过程中提出,可以采用DRR(Demonstration-Reconstruction-Reflection)教学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去,强调课程思政融入《综合英语》课程要在宏观上定目标、中观上定内容、微观上定细节,实现了课程思政的全方位、多角度融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学理念;林中、王美娇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背景,提出课程思政融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要选好切入点,并提出《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目前,针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基本都提到了《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但是针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课程思政元素的发觉与凝练的相关研究明显不足,对于《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少之又少。本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结合《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凝练与融入路径的分析,探讨基于《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机制研究,从而使《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四、《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与凝练。徐志英指出,语言文学教育的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开展《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教师首先要对该课程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定位与凝练。以杨立民教授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为例,本教材适用于英语专业大二下学期,该教材共有1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两篇文章,即Text A 和Text B。通过分析本册书的内容,可以发掘23个主要课程思政点。例如,Unit1 “Thinking as a Hobby”这篇文章,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一级思维、二级思维和三级思维的差异,更要培养学生把思维当成一种爱好,逐渐形成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Unit5“ For Want of a Drink”這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人类正在面临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事实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从历史文化层面找到资源危机的解决方案。

教师在进行《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网上听讲座、研讨会、相互听课等方式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水平,要具备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敏锐性,具有对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与凝练的能力,并能够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提升对《综合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能力和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除此之外,作为英语专业教师,我们还应提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力,因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要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进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语篇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了解各国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了对大自然的保护,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及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兼顾到生态发展的实际例子,来提升学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理念的自信感。

2.《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分析。为了提升《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设计:

(1)完善教学大纲,融入课程思政育人内容。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因此,为了有效地进行《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首先要完善《综合英语》教学大纲,在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课程概述、课程目的、课程基本要求等环节除了涵盖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以外,还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另外,在考核评价方式模块时,也应该融入对课程思政的相关考核内容,从而使课程思政教学全方位融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过程中。

(2)优化教学设计,体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在进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避免出现教学内容设计与课程思政内容教学设计“两张皮”的现象。例如,我们在“Thinking as a Hobby”这篇文章的设计过程中,就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任务设计,如观点阐述等,体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实地调研可以发现,一些学校存在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专业课教学割裂开来的现状,如,有的学校专门规定思政教学内容,这样的做法会造成“唯思政”的现象,同时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该是基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其教学方式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在《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变讲解为学生讨论、辩论、表演、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其思想道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例如,在进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九单元关于“Globalization's Dual Power”这个话题的教学活动设计时,笔者让学生就这个话题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意识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和害处。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就 “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降低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展开讨论。通过辩论与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以思辨的角度看待全球化这个热门话题。

(4)提升任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水平。通过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交流会以及对个别教师进行访谈可知,英语专业教师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水平有待提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将英语专业,尤其是《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错误地认为是为学生考级服务的,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涉及的课程思政元素少之又少,从而造成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②对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访谈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英语专业教师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为一体,有些老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想政治老师的事情,与自己的专业教学关系不大。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针对文学类专业课程提出的“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英语专业教师应该精通中国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访谈可以发现,英语专业教师在这些方面还较为欠缺,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五、基于课程思政教学的《综合英语》课程评价机制研究

1.采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评价机制。《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要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以此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既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课程思政参与情况给予评价,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在线下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搜集与整理情况作出评价。例如,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Globalization's Dual Power”的学习中,我们给出的评价既有针对学生搜集与整理的全球化素材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在课堂上针对“全球化的利与弊”辩论表现的评价。

2.采用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評价模式。针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评价模式,研究者尝试采用了商务英语常采用的评价模式,即“师生利益共同体”评价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思政的评价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参与《综合英语》课程思政评价的积极性。

六、结语

针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定位以及融入路径教学实践的研究,可以为英语专业其他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从而推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慧玲.课程思政有效融入综合英语教学的策略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9):87-89.

[2]贺双燕.高校语言类课程“DRR”思政教学的可行性 ——以综合英语(四)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1):60-63.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改革与实践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PBL的高职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