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焦虑症患者的智能药盒功能设计探究
2021-08-11方子玥刘遵月
方子玥 刘遵月
摘要:目前,我国焦虑症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焦虑症病理症状严重、终身患病率高、确诊困难,但相较于其他心理疾病,焦虑症的社会关注度偏低,目前市场上缺少聚焦焦虑症的设计。作为焦虑症患者最常携带的物品,一款针对焦虑症进行特殊设计的智能药盒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治疗。
关键词:焦虑症;智能药盒;心理护理;认知行为疗法
中图分类号:TH7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0 引言
近年来,情绪状态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焦虑症患者在心理、社会调节上存在严重的问题,生活质量差,却难以被发现,焦虑症患者的治疗现状一直受到国内外持续关注。有益于焦虑症患者的设计,需要以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当前针对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手段为根本,最终提出能够切实帮助患者完成药物治疗并具有一定抚慰情绪作用的设计。
1 焦虑症的背景调查
1.1 焦虑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焦虑症的患病率达到4.98%,呈持续上升趋势。焦虑症患者的身体会有严重的疼痛和功能损害,病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人身和经济负擔。焦虑症的主要症状是不可控制的长期焦虑,病程一般持续至少6个月,并伴有身体和情绪上的病理性症状,例如易怒,突然感到紧张或悲伤、心烦意乱,容易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开展某项工作,躯体性肌肉紧张,并伴有睡眠障碍[1]。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心理症之一,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无论是处于平静状态还是紧张状态,焦虑症患者的情绪水平都高于正常人,从应激前后STAIS量表得分的变化来看,焦虑症患者的情绪波动也高于正常人[2]。
部分试验表明,焦虑症患者的行为更加具有时间紧迫感,焦虑症患者产生内心冲突、人际关系困难、环境适应不良的情况也多于健康人[3]。55%的焦虑症患者伴有抑郁症状,43.3%的患者曾有消极观念或行为,这可能和焦虑症导致患者功能受损后,患者对疾病产生担忧、自责自罪等抑郁情绪有关[4]。
1.2 焦虑症的治疗现状
现有的焦虑症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三大类,具体的方法有西药治疗、药物治疗联合经颅磁刺激、西药联合心理治疗与中医治疗[3]。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为西药联合心理治疗。
在药物上,常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药物,研究表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焦虑症,尤其是躯体焦虑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4]。部分强效药物具有睡眠障碍、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让患者恢复到完全康复的状态,因此还需要辅以长期的心理辅助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通过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病人建立自我认知,持续的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一般的身心放松疗法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语言及视觉想象诱导心理放松;二是头面部肌肉及其他部位肌肉的局部放松训练;三是深呼吸放松与全身整体放松训练[5]。其中,音乐放松以及视觉想象诱导训练可以为患者的情绪训练提供帮助。
2 相关设计案例分析
在设计上,国外有许多在产品上缓解社交焦虑、选择焦虑、身材焦虑的细节设计,但很少有针对焦虑症患者的产品设计。常见的智能药盒设计主要作用是对病人的服药时间进行精准、及时、有效的提醒,但强效的提醒方式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其设计中对焦虑症患者具有的应激性、所需的解压性考虑得均尚有不足。本文通过对市场上部分产品的分析,提炼出针对焦虑症患者设计的智能便携药盒可能的设计要点。
2.1 缓解心理压力的设计案例分析
焦虑症治疗本身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患病治疗期间以及后续的心理护理对病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患者尝试回归社会生活中后能够及时帮助患者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情绪,可以有效促进病情的恢复。表1分析了目前市场上较有特色和实际功效的创意减压设计。
现有的创新减压设计一般通过机械物理运动、光学抚慰、视觉和听觉想象诱导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因此设计中也应该考虑到融入关于缓解焦虑的科学手段。专为焦虑症患者设计的智能药盒,应该可以帮助患者在当前焦虑症难以完全治愈,容易反复的前提下,在回归社会生活后进行长期有效的持续性治疗,缓解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性焦虑,控制日常情绪,从而有助于焦虑症患者的病情治疗。
2.2 智能药盒设计案例分析
为焦虑症患者进行设计,首先要对患者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作出考虑。由于精神症患更倾向于使用药盒装药片,不希望病情被过多关注,因此将药盒作为针对焦虑者进行设计的载体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表2分析了当前市场上较有功能特色和创新点的设计,能为针对焦虑症患者的智能药盒设计提供参考。
表2 智能药盒设计案例
概况 优势
MEMO BOX智能药盒 MEMO BOX智能药盒设计以药盒外加附属APP的形式,帮助患者及时服药,进行病程管理。药盒配有指示灯和蜂鸣器,在提醒吃药状态时,指示灯表现为快速闪烁的绿灯,同时伴有蜂鸣器“滴滴滴”的声音提醒 如果在非服药时间打开或者反复多次打开药盒盖,指示灯将显示为红色并伴有尖锐的蜂鸣器警报声
iMedipac智能药盒 外形为一个小型笔记本,内部分区有28个密封的储药格,在药盒的表面面板上设有LED提示灯和小型提示铃,药盒和手机APP互相绑定 当患者出现没有按时服药或丢失药盒等意外情况,APP会给医生或患者亲属自动发送信息或邮件,方便他人监督和检查患者的服药情况
Sabi每日药盒 药盒内部有三个分区,对应早中晚的服药需求 自带弹力夹,可以别在衣物上,便于携带
目前的便携药盒智能化设计主要在于便携性与服药提醒功能。药盒在提醒方式等方面做出的创新设计值得参考;但与此同时,药盒的提醒方式缺乏对焦虑症患者应激性和药物成瘾等病理特征的考虑,这是针对焦虑症患者进行设计时需要思考的。
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5G高速发展,在新时代的推动下,智能化设计顺应了潮流[6]。针对焦虑症患者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患者能否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挖掘智能医疗用户群体的痛点和需求[7]。智能药盒是长期病患会日常携带的随身物品,通过对便携药盒进行智能化的改造和设计,可以帮助焦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接受治疗,缓解情绪,最终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3 智能药盒的功能设计要点
便携药盒是具有日常服药需求的病患常会选择的随身生活用品,尤其是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会更加倾向于使用便携药盒,而非直接携带原包装的药物,从而达到帮助自己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目的。因此,选择便携药盒作为载体,使焦虑症患者可以快速方便地使用随身携带的便携物品,帮助其抚慰心情,纾解负面情绪。对现有智能药盒的设计作出偏向焦虑症患者利好的调整,符合焦虑症患者个性特点与行为特征,通过细节设计降低焦虑症患者对于服药、时间提醒的应激性负面情绪,防止患者产生药物依赖。同时,根据当前的心理护理方法原理和其他减压产品的设计特点,为药盒添加简单的舒缓负面情绪的功能,帮助焦虑症患者在社会生活中临时抚慰情绪,进行简易的心理治疗训练。
通过案例分析和对焦虑症患者特点、治療现状的调查研究,使用5W1H的分析方法整理设计思路,让设计目的和设计元素更加清晰。分析出以下设计要点。
What:智能药盒设计,提醒焦虑症患者服药,帮助患者纾解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情绪;Why:焦虑症患病率上升,需要长期治疗,情绪反复,现有智能药盒没有考虑到焦虑症患者的特点和需求;When:焦虑症患者需要服药时,有负面情绪或躯体情绪需要释放时;Where:家庭、户外、办公场所等;Who:焦虑症患者;How:合理划分药盒分区,使药盒区域的划分符合焦虑症患者临床用药现状,并对某些药物的成瘾性及剂量控制给予考虑,使用参数化的智能设计调整设计细节[8]。
合理设计提醒患者服药的方式。提醒焦虑症患者服药时,要考虑到患者对服药的抗拒心理和负面情绪,要运用让用户具有好感和亲切感的方式。焦虑症患者对于较为突出的提醒方式可能产生负面躯体反应,因此产品对用户的提醒要更加温和。
在附加功能上帮助患者释放负面情绪。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化”,让美育融入设计中,从而化解焦虑[9]。从基本的减压设计中汲取灵感,根据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段,通过音乐疗法、躯体运动释放躯体压力等理论,设计一种简单易用的功能模式。
在功能的设计上,需要通过药盒尽可能帮助患者提升治愈可能。记录患者的服药时间、用量、规律性、与解压功能交互的行为频率、交互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状态等相关数据,帮助医生更好地分析病人的状态及治疗过程,为心理学专家提供解压功能的数据支撑;在患者服药出现异常时通知其亲属。
功能设计应该简单易用,外形上应该做到便携。药盒的根本在于便携性,在设计药盒时,首先不能忽略其便携性,应该严格控制产品的体积、重量和表面材质。在药盒减压方面,应该尽量减少按键,精简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在整体设计上提升用户体验。产品应当具有更加方便持握的外形,让用户在使用时有较好的体验。产品的配色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色彩,以稳定患者情绪,辅助医护人员治疗[10]。应当在具有合理结构的基础上,简化药盒的智能部件和降低材料花费,从而更加贴近患者的需求,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 结语
焦虑症患病率正逐年上升,但社会对焦虑症的关注度往往不及其他心理疾病。由于焦虑症躯体症状严重、难以确诊、难以完全恢复、终身患病率高等特点,因此如何帮助患者持续治疗,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及时缓解压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目前针对焦虑症患者的设计尚有不足,只有部分应用产品有缓解焦虑的细节体现,暂时也没有专为焦虑症患者设计的产品出现。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智能药盒设计容易引起焦虑症患者的应激性焦虑情绪。因此,设计一款可以有效帮助焦虑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一定的情绪抚慰、压力释放功能的智能药盒将对焦虑症患者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产生比较大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又雪.广泛性焦虑症情绪脑机制研究进展[J].科教文汇,2020(12):166-168.
[2] 万黎,吴文源,李春波,等.焦虑症患者应激时情绪反应及脑功能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373-376.
[3] 谢健,吴爱勤.症患焦虑者的个性特点和行为类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5):327-328.
[4] 沈婷,陆峥,蔡军,等.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4):216-218.
[5] 杨放如.心身放松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05,40(4):49-50.
[6] 胡玥.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学科的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20(8):51-52.
[7] 戴甜甜,金冬.智能医疗APP导诊功能设计探究[J].设计,2020,33(5):137-139.
[8] 朱一.参数化智能设计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价值与应用[J].大众文艺,2020(1):44-46.
[9] 卫欣,袁培培.基于美育的传播焦虑化解机制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7(10):64-66.
[10] 张燕,耿涛.色彩在医疗空间室内设计中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6):112-113.
作者简介:方子玥(1998—),女,安徽合肥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与交互设计。
刘遵月(1984—),女,江苏南京人,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品牌战略设计、文化创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