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语文课堂步入自然、自由、自主的境界

2021-08-11徐俊支玉恒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理想课堂自然自由

徐俊 支玉恒

【关键词】理想课堂,自然,自由,自主

这几年,我们看到不少老师上阅读课时为了推进教学,把握课堂的节奏感,总喜欢把课文一段一段甚至一句一句地搬上屏幕;为了让课堂更有设计感,总喜欢变着法儿地改变语段的顺序展开教学;也有一些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教学引导语,从学生口里“套出”与自己的教学设计分毫不差的答案……凡此种种,该教的是教了,考试似乎也没问题了,但老师自己备课备得辛苦,背教案更是背得痛苦,学生则离开了老师永远不知道该怎么自己学习。这就违背了习得的自然法则。

就课堂教学活动而言,实现“自然”的课堂,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可及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教学活动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规律,这种状态下的课堂也是造就理想课堂境界的前提。有了“自然”的课堂状态,课堂上师生的“自由”行为就有了形成的条件。在“自由”的学习活动中,师生不应该受到拘束和限制。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讲,“自由”的课堂行为激发了教与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师和生就有了主见和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这就是“自主”的教与学的心理表现。我们追求的就是自然、自由、自主的教学境界。

一、从课堂教学看“自然法则”及其规律

自然,指课堂也指一种生活方式。课堂应像生活一样自然、和谐、不做作,应该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我们的“像生活一样自然、和谐、不做作”的课堂应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生学习的规律,以及教与学之间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然,是课堂的首要法则。

我们常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这就是自然法则下的一条重要规律。教师的教,要时刻考虑学生学的需求。要准确把握学生学的需求,教师就要熟悉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动态;熟悉了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动态,在课堂上就更能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由自然法则下教与学的规律决定的。

因此,我们不要用一系列刻意的设计绑架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师要使自己的预设适应学生的学情,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满心喜悦地实现习得。如此,教师也能够无压力、悠然自在地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在备《军神》这一课时,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阅读这篇课文。破题开篇后,笔者给学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人作为“自然”的读者都会思考的问题。以下教学片段是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的部分内容。

师(板书“军神”):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军事的神仙。(生笑)

师:他为什么好像神仙?

生:我认为军神是军队里能力特别大的。

师:可以,要说军队里能力特别大的人就是军神,那咱们解放军里面的军神就太多了。谁还有其他的解释?(无学生举手)

带着最自然的问题,进入最自然的下一步阅读活动。

师:解释不了,那咱们放一放,等讲完课,我再让你们解释,希望你们能解释。现在开始,默默地读书,不要出声,但是要用心。

教师把整篇课文一下子交给学生去读,这也符合人们读书的自然规律。带着对题目的困惑,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地读完这篇写人的课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关于“主人公”的问题。

师:主人公是谁?

生:刘伯承。

师:刘伯承干什么去了呢?

生:刘伯承的右眼被土匪打伤了,去医生那里看病做手术。

师:他说了两句话,我可不可以概括成“眼受重伤,须做手术”八个字?

完整读了一遍课文,弄清楚主人公和主要事件,这是浅层次的感知。从阅读者的深层体验来看,“自然”是这个被称作“军神”的主人公的事迹对读者内心产生的深刻刺激。深度学习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师:这回拿出一支笔来,一点点往后读,把你最受感动、印象最深、觉得最了不起的句子画出来。

当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默读、朗读、讨论中,把印象深刻的、最受感动的句子画出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最后由学生概括成“拒绝麻醉、抓破床单、默数刀数”。这三个词语呈现在黑板上时,刘伯承为什么被称作“军神”?课文是怎么写“军神”的?表现一位伟大人物精神的文章该怎么写?这些问题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在教学中,学生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仔细研究其因果关系,找到原因,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尊重这样的规律,教师的工作自然而然地就做好了。

二、从师生关系看“自由准则”及其状态

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有思想、有意志、能动的个体,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基于此,我们把课堂上的“自由”定义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应该是真实的自己。这应该是师生在课堂上交互、碰撞,实现教学相长,各自丰盈生命的基本准则。

《伯牙绝弦》是一篇表现“知音”文化的经典课文,但对学生而言,如果以“知音”文化来定位课堂学习的主要目标,并以此来规定课堂教学的主要走向,那就容易变成一种束缚。对六年级学生而言,学习这篇文章应该是自由运用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思考,享受自由的课堂生活。如此,才能真正“放开心胸,全神贯注”。因此,在学生自由、充分地反复读了几遍课文后,课堂便进入了自由交流、碰撞的环节。

师:好。我相信你们大致读懂了。刚才圈出来的,包括预习的时候那些不懂的地方,通过几次阅读,你是不是大致明白它们的意思了?跟大家交流一下你读懂了哪些地方。

生:我读懂了“善哉”的意思。

師:你读出来。

生(声情并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善哉”,你真读懂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课文中还有一个“善”字,读懂了吗?什么意思?

生:喜欢。

师:喜欢?那放到句子里说说看,谁会?

生:伯牙很喜欢弹琴,锺子期又很喜欢听伯牙弹琴。

师:真懂吗?有人摇头了。请你的同桌试试,互相学习一下。

生:我觉得“伯牙善鼓琴”的意思是伯牙擅长鼓琴,“锺子期善听”是指他善于理解伯牙鼓琴要表达的意思。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源于自由运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他们所分享和交流的也是不受教师和教学设计制约的内容,因此,他们的互动是没有顾虑的,他们的收获也是自然而然的,这个过程自然是放开身心、全神贯注的。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有老师写了这么一段评论:

学习是相对独立而极富个性的思维活动。学生需要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花一定的时间沉下心来,认真思考,反复体味,仔细鉴别,方能习得学习方法,形成自我观点。语文教学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无顾虑、不纠结地练,放开心胸、全神贯注地经历学习的过程。

从《伯牙绝弦》一课不难看出,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由的、充满心理安全感的学习状态。课前,教师出示“诗以言志,歌以咏怀”一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比较,把握语感,潜移默化地掌握古诗文学习的基本要领;课始,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提炼出“把课文读熟”“参考工具书、看注释理解意思,根据上下文猜一猜意思”等古诗文学习的具体方法;课中,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默读、图画、思考,用其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自学所得表达出来;结课,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文本内在的逻辑关系,并借助这种关系记忆、背诵。

在上述课堂教学中,我们看不到环环相扣、密不透风的设计,也看不到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学生。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用心读书,潜心思考,悉心体悟,尽心表达。整个教学过程的演进是以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学习活动为线索展开的,学生始终处于教与学的核心位置。

当然,学校中的教学既然是一种集体行为,就一定有“不自由”的情况。学生上课却想出去玩,教师当然不给他这种“自由”。但是,好的教师能够遵循教学规律,不断地改进教学,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学生们对这样的课堂兴趣盎然,你赶他们出去他们也不出去了。也有的教师本想兢兢业业地作好本职工作,但是自己底子薄、能力差,“自由”不起来,那就要努力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规律是“笨鸟先飞”,是“坚持就是胜利”。其实“先飞、坚持”也是获得“自由”的途径。

三、从教学过程看如何确保“自主地位”

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道”“器”“术”的关系。放在教学上来讲,“道”是指教学的基本规律、理论和准则,“自然”是其基本特点;“器”,则可以理解为维护教学工作的机构、程序、制度等,以及教学中所用的多媒体、课件等设备、工具,甚至课堂上的气氛、环境乃至师生关系等,“自由”是其基本要求;“术”则指教师所有的教学操作,如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等。我们的教学操作,应遵循“道”的规定,不能违反,尤其是对“器”的运用,更应该遵循“道”的准则,违背了即是“滥用”。确保“道”的层面的自然、“器”的层面的自由,则是“术”的层面的“自主”。

自主,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做主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教学而言,师生都该把自己放在“自主”的位置上,主动地投入教和学的过程,主动地教好、学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主设计好教学方案,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自主的精神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巩固自主的课堂境界;学生也要在教师的激励下自然而然地进入自主学习的氛围中。

如何确保教与学的双方都能主动地享受“自然”“自由”“自主”的课堂呢?我们应当确保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的“自主地位”,这是遵循教学规律的。

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是“道、器、术”的统一。因为课程标准中,既有指导性的教学规律、教学理论,又有具体的教学操作规程和提示,也有对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的要求。我们依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教师绝不能满足于此,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有更多的思考。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再追求所谓的“精细”“完美”。教师在备课时只设计一个大的步骤框架即可,剩下的小步骤和细节,就“依情而定”“应情而行”(“情”指学情)。比如要理解、认识、体会、感悟课文中的一些语句段,不应只由教师把自己选出来的内容做成课件,上课时放给学生看。我们认为,课堂上一切的发现、领悟、感受都应该起始于学生,升华于学生,以学生为归宿。很多时候,教师在课件上打出来的东西只是教师的发现和领悟,不是学生的,这样的课堂绝不是“自然”“自由”“自主”的课堂。还有些时候,学生在課堂上发言不够准确,有的教师马上改叫别的学生,甚至直接忽略。我们应该思考学生答得不准确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当学生在课堂上质疑问难,提出了教师一下子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亦无须紧张。实在答不出(如问:邱少云身上燃火半小时,身上带的弹药为什么不爆炸?)给学生道个歉并不丢人。教师有答案,但又不确定时,可交给学生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早先教学《草地夜行》时,我们曾解决了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

生:课文中说的“金寨大暴动”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

师: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也考虑过,但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可能是暴动规模不大,历史上记载较少。但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寻找线索,找到一些有关信息。想一想:课文上说金寨暴动时用什么方法传递革命消息?

生:用卖帽子的方法。

师:买到帽子后发现里面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的是什么?

生:打倒土豪劣绅。

师:对。我们以这一点为依据,可以推测出金寨暴动发生在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就是1927~1937年间。

生:老师,您刚才说金寨暴动规模不大,那怎么一个小规模的暴动就暴动了十年?我想知道得更具体一点。(可能学生不理解“年间”的含义)

师:好,咱俩算一笔账,我问你答。

师:课文中那位老红军称这个小战士什么?

生:叫小鬼。

师:你认为被称作“小鬼”的人年龄有多大?

生:估计是十四五岁。

师:对。年龄再小一点就跟不上队伍了,再大一点就不是“小鬼”了。但当谈到金寨暴动时,他说他记得清清楚楚。那时他大概有几岁?

生:大约六七岁。

师:好。据历史记载,红军过草地时是1935年。从1935年往前推六七年,是哪一年?

生:是1928年或1929年。

师:那么金寨暴动就发生在这两年。这个答案行不行?

生:差不多。

师:是的。我们没有准确的资料,也只能推算到这个程度了。

课堂上鼓励学生随时质疑问难,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想象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能在谈话中形成一连串的多次对话,那么效果会更好,更能培养学生机敏、迅捷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多方面的心理素质,而且能给学生做一次推理的示范。同时,也会使课堂更加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与智慧;使课堂绚烂多彩,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更爱听课,反过来也促使老师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就是教学相长。

我们认为,广大教师都有进一步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想法,但还须有实际行动。特别是众多的优秀教师,更应把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置于重要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进入教学艺术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当我们把教学规律与教学理论了然于胸,变成自己内在的组成部分;把各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时,也就做到了“心中有招而手中无招”,就能进入“自然、自由、自主”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超水平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当然,达到这一境界光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所以,希望我们的小语同人能够团结互助、共同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理想课堂自然自由
构建理想课堂 彰显白板魅力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和谐课堂和理想课堂标准的研究
理想课堂: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从实然到应然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