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分析

2021-08-11段腾飞

考试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时效性信息技术

段腾飞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背景下,高中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受到了高度重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对高中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发挥高中生的创造才能,提高高中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笔者对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在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上,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时效性;教学措施

一、 引言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高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已经起到了相当作用的影响,在核心素养下,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是对一名合格的高中生最基本的要求。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成了当前广大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效性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在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影响。在不久的未来,信息技术一定是人们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只能被时代无情的淘汰。在当前新课改的积极推进下,核心素养要求高中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必备技能和关键品格,因此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构建高效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发同学们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提高教学实效性,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的教育和训练,通过“学中练”“练中学”,促进高中生投入到实践学习当中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提高教学时效性,还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瞌睡、走神等不良学习行为的出现,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和教学压力,在事半功倍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三、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一直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自身的主观想法推进课程进度,极大程度地忽略了高中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需求。为了打造高综合素质的现代人才,国家大力推进高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表面上校内的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但通过实际调研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到根本,发生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实际的高中教学过程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始终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上,忽略了高中生才是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主体,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僵化,教师授课流于形式,学生听课也大都是应付差事。由于教师长期处于课堂教学的权威地位,师生之间不能进行高频率、高效率的沟通,教师没有及时受到教学反馈,在进行教学规划时不能做到以实际出发,导致课堂实效性降低。

(二)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高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时期,受到高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语文、英语等专业学科高度重视,而对于相对次要的信息技术课程则采取了漠然的态度。尤其是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的情况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尤其低。受到城乡差距的影响,高中同一班级内部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学习基础好,有的人则连电脑都没碰过,在教学时班内同学分层现象明显。在这种教学背景下,教师注重对学习基础良好的人进行发散性、拓展性的教学,则会导致学习技术薄弱的人听不懂、跟不上,大大降低教学效率。而只注重对学习基础薄弱的人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则会导致学习技术好的学生“吃不饱”,久而久之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地念,导致课堂趣味性低,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三)学生自学意识低,实践能力差

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并不端正,由于其并不参加高考,所以在课余时间和日常生活当中,学生并不会分出宝贵的时间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自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追赶教学进度,忽略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浮于表面,学生对相关知识不求甚解。在“填鸭式”教学的作用下,教师只注重对书面上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做出讲解,着重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背诵,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四、 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学习先进理念,改善教学方法

要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改善陈腐的教学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在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之后,开展系列教学活动。由于信息技术的专业性比较高,在进行具体的教育工作时,教师可以借鉴相关工作行业的先进工作经验,给传统的教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元素。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搭建新颖的教学框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细化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进行划分,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下,提高教学效率。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基础,准确掌握班内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设置出确切的教学任务,通过任务教学的方式,让同学们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独有的价值感和自豪感。比如,在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一《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一课的教学中,立足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将这一单元的教学氛围两个模块,一是基础理论教学;二是实践操作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信息智能处理方式、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价值等概念的认识;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在网上发布信息的技巧和能力。

(二)创设课堂情景,增进师生交流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逻辑性和思维性较高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汇中,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信息技术教学由于课程本身带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良好教学情境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比如,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进行反思和联想,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引入环节中抛出一些發散性的简单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激烈的探究和讨论,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引导学生自发地参与到互动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比如,在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一《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将计算机程序、计体验程序的作用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现在课件当中,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在课堂引入阶段提出如“计算机常用什么样的编码来控制”“二进制是什么”“V8系统是什么”等基础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积极踊跃地回答,以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时效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