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探讨

2021-08-11孔凡鹏

考试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孔凡鹏

摘 要:小学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启蒙阶段,对于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是教学的重要科目。随着新课改的来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的教学需求了。在这样的趋势下,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成了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有效策略

数学是基础性学科,也是应用型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所以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文章主要以小学数学为背景,分析了小学数学当前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给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借鉴,也希望给小学数学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方向。

一、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虽然新课标的背景下,中國教学迎来全面的改革,但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样的基础上,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会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做唯一衡量的标准,在教学中,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够好,便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良好的。甚至还有家长觉得成绩决定一切。该现象的出现,以至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自己的主观思维开展的,采用的也是传统的讲解模式。长时间处于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会慢慢丧失。

(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

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本身是具备自主思考能力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主,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地以教师的思维为主,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必须要跟着教师的思维去进行思考。长时间的影响下,学生会形成思维上的依赖性,从而失去自己的主观思考能力,这会严重阻碍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

(三)忽略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不管是学习还是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占据的都是主体。尤其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甚至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因为那个时候学生本身已经具备了独立人格。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虽然还比较弱,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为数学具有科学性和自由性,仅仅只是依靠教师的教学讲解,学生是很难提高数学水平的,只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习过程中兴趣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启蒙的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生具备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学生才愿意深入去了解自己所学的学科,这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也会运用到数学的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标的背景下,对于小学生的教学,除了文化知识的教学之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符合了新课标的教学方向。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数学是典型的理科类学科,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由公式和数字的计算组成的。所以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就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的思维逻辑也是影响数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本身比较弱,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的思维锻炼,有着积极的作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逻辑能力不仅体现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中也需要运用到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的教学需求了。新时代的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才能让学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竞争的优势。

(三)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人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思考的空间。每一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学习的需求也不一样。所以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才能深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这对于小学生学习环境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安排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预习。以“图形和几何”为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图形和几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低年级以平面图形为主,高年级开始从图形过渡到几何,就好比正方形到正方体、长方形到长方体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在预习的环节,让学生思考正方形和正方体的区别。预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思考的过程。所以通过预习的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标注,后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听讲。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改的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被全面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符合了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