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1-08-11黄春华

考试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圆心半径直径

黄春华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课堂不仅能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惑答疑时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非常有用,是一盏非常重要的指明心灯。

关键词: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精神不仅应用于科技、医学等领域,在教育事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小学数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需要思维的严谨性,逻辑的严密性,更需要更多的创新性来填补数学思想,一成不变的思想只会阻碍学生前进的脚步,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改进,让数学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才能给数学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行,而且卓有成效。

一、 营造思维空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开发潜在的智力因素。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放开思维的空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即使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鼓励学生每多一次发言,对自己而言就是多一次的进步。

例如,当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及其表面积的计算后,笔者设计了一道应用题:“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长和宽都是5分米,高4分米,做这个水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学生按一般的表面积求法,列出了第一种算式:5×5+5×4×2+5×4×2。在此基础上,有学生想出:5×5+(5×4+5×4)×2。“还有别的解法吗?”在教师的追问启发下,学生讨论得出5×5+5×4×4这一特殊解法。“这种算式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这样列式是把哪个面当成无盖的面?”学生纷纷说出是把长和宽都是5分米的这个面当作无盖的面。“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教师的一席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有的学生又列出了5×5×2+5×4×3这样的算式。教师又继续追问,“这是把哪个面當作无盖的面?这与题目中的意思相符合吗?”这样学生迅速讨论出:这次是把长5分米,高4分米的一个面当作无盖的面。通过计算面积比较得出:把长和宽都是5分米的这个面当作无盖的面才符合题目的要求。

再比如,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计算半径相等的一个全圆和一个半圆的周长时,学生往往很容易直接把全圆的周长除以2用来表示半圆的周长。对于这个明显的错误,很多学生往往视而不见。这时候我会提出异议:“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验证一下好吗?”笔者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半圆的周长居然多出了一条直径。这时候笔者再抛出:如果把全圆平均分成两半,这时每一份是半圆吗?笔者依旧要求学生动手验证,得出结论:全圆的一半不是半圆,而是圆周长的一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反复操练,思维得到了锻炼,又加深了印象,圆周长的知识拓展令人耳目一新。

二、 诱发质疑问难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干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问难是创新的开始,敢于质疑是儿童特殊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要将教师教的知识全盘接收,全部搞懂就行了,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任何问题。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教学中,笔者尽量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问题。

例如,在学习倒数的认识时,学生知道了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笔者让学生说说为什么0除外?不少学生说,0乘任何数都得0不得1,没有倒数。这时有学生问:“1的倒数是什么?”下面有学生小声答道:“是1。”问题紧接而来:“那0.25、2.15、515的倒数是多少?”笔者不急于回答,而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学生各抒己见,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兴趣,拓展了思维领域。

又如学习圆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先自己预习这一内容,笔者在上新课时,没有按照传统的教法来介绍半径和直径。笔者故意问学生:“你知道怎样画圆吗?”“画圆时要有什么条件?”由此引出半径和直径,再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重点区别圆上、圆内和圆外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自己找出半径是连接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从概念入手,帮助学生分清半径和直径的区别。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抛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你知道圆内最长的线段是谁吗?”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量一量的方法来确定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从而加深对直径的认识。“直径的作用还有哪些呢?”学生带着问题继续操作,他们发现,只要画出两条相交的直径,其中的交点就是圆的圆心。笔者不由地表扬学生,被学生学习的热情感染着。笔者觉得学生似乎还想探索什么,就继续说“那现在如果给你一个没有圆心的圆让你快速地找出圆心来,你知道怎么做吗?”学生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说:“只要在圆内画两条相交的直径就可以了,”还有的说:“这两条直径如果互相垂直的话,垂足所在的点就是圆心。”学生学习的热情还高涨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不断地提高。笔者继续发力,鼓励学生再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呢?”有的学生说:“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每条半径都相等,每条直径都相等。”还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果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来比较的话,半径和直径就不一定相等了。”笔者继续表扬学生,“你们真棒,能够把问题考虑得这么全面!”“那同学们再想一想,要使所有的半径和直径都相等,必须符合什么条件?”学生又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必须在同一个圆内”“笔者发现等圆的情况下也可以。”然后,全班再一起总结归纳成“不是所有的半径和直径都相等,前提条件是必须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和直径才都相等。”

猜你喜欢

圆心半径直径
各显神通测直径
山水(直径40cm)
连续展成磨削小半径齿顶圆角的多刀逼近法
爱虚张声势的水
以圆周上一点为圆心作圆的图的性质及应用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一些图的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
热采水平井加热半径计算新模型
参考答案
四种方法确定圆心和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