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线上居家云课程资源探求教师专业发展

2021-08-11张琴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摘 要】疫情期间的幼儿园课程模式转型为居家课程,由线下近距离的教育活动转变成线上的远程互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以教研组为核心、年级组为主导,通过集体线上研讨,推动教师深究基于现状下的云课程实施,充分挖掘和创造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资源,借助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推送居家云课程资源,进行在线远程指导,增加居家亲子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同时也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线上推送;居家云课程资源;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8-0056-04

【作者简介】张琴,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南京,210008)副园长,高级教师。

2020年疫情期间,遵循“延学不停学”的宗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场所由幼儿园转变为家庭,幼儿园的课程模式也由在园线下教育活动转型为居家线上远程互动。我们重新审视现有课程,以研究的方式展开新课程模式下的有效课程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在线研学会议,唤醒教师课程引领意识

教师要有对课程的敏感性,才能发掘生活中蕴含的丰富教育内涵和教育资源。

1.分析现实状况下的幼儿园课程特点,引领课程新模式。

教师通过云会议分析幼儿园课程特点。幼儿园课程不同于中小学课程,其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硬性学业考核,更具有自由性、多样性和丰富性。幼儿园教师并非如中小学教师采用的在线直播授课讲学、学生听课的学习模式,而是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实现师幼之间交流沟通、游戏互动、展示分享。幼儿不像中小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里上网在线听课、学习,而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活动资源自由选择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内容,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自主学习。基于此,我园帮助教师明确现有课程模式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尽快调整和适应居家工作,探寻适合的方式和有效的策略。为此,我园率先提出《居家亲子自主学习指南》的课程计划并展开研讨。

2.研讨现实情况下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引领课程新活动。

我园建立居家云研讨机制,带领教研组教师每周讨论课程框架,组织年级组教师不定期讨论课程内容,召集全园教师每月交流课程实施情况、反思课程实效,从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中确定课程目标,把握课程内容的适宜性,从各学科特点和关键经验关注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融合性。教师在传承已有课程的基础上生成创新活动,补充完善课程中缺失的内容,增加生命、环保、安全、卫生健康教育课程,将“病毒”“防疫”作为与幼儿互动的话题,生成即时性课程。

教师补充有助于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活动,防止幼儿因长久居家缺乏运动和户外活动带来体能素质的下降,增强身体素质。教师探索适合班级的个性化指导方式和各年龄段的课程内容。如大班围绕“幼小衔接”,一是请小学一年级学生与大班幼儿云互动,接受访谈;二是邀请小学教师进行幼小衔接云讲座,答疑解惑。中班注重生活中数学教育的渗透,开展各类居家数学游戏。居家亲子课程立足于幼儿,指向家庭教育,让云课程资源与当前实际生活有较高的契合度,紧密贴合家长需求,满足幼儿需要。

教师在思想与观点的碰撞中达成共识,在课程审议中判断和思考,在交流讨论中让每个人的思考被“看见”,并逐渐被识别和优化,厘清了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远程推送资源,强化教师课程建设意识

“居家隔离”让幼儿暂时脱离了校园环境,信息时代又让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进入了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而实时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为家园之间搭建了助力幼儿自主学习的桥梁。

1.以教研组为核心,集结学科领域的数字化资源。

教研组长是幼儿园学科教学的“领头雁”,是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带头人,也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的组织者及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引领者。园部带领教研组长围绕居家亲子云课程展开随时的在线研讨。本着“共享、适合”的原则,以教研组为核心,围绕学科领域关键经验和各年龄段幼儿学习规律,由各教研组长带领组员结合居家的特点,共同商讨、梳理和筛选适宜居家亲子游戏的资源。

各教研组各展其能、各司其职:语言组围绕“病毒细菌”“卫生健康”等内容,录制故事视频和音频,推荐家庭亲子阅读内容,提高幼儿阅读兴趣,丰富有关自我防护的知识,强化健康意识;美术组精选、原创手工制作的微课,借助网络资源的创意,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引导幼儿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开展家庭手工艺术创作;音乐组结合各年龄段新学期的早操律动,选择音乐、编排动作、制作微视频、提供音频,引导幼儿在家熟悉音乐,自主学习基本舞步和动作要领;数学组围绕3~6岁幼儿数学关键经验,制作适合亲子互动的棋类、扑克牌、地面数学运动等数学小游戏,促进幼儿感知和理解生活中的数与量、图形与空间;科学组围绕防疫科普知识,借助生活中的材料开展科学小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动手探索的兴趣。

各教研组教师在筹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再次对各学科核心经验进行深入理解,逐渐清晰课程发展线索,关注贴合幼儿的家庭生活、已有经验和现实问题,从幼儿的视角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让课程资源对家庭教育有作用,对幼儿发展有价值,让课程“落地”有实效。

2.以年级组为主导,策划节日专题的课程资源。

2020年2月至4月,我园围绕妇女节、植树节、世界卫生日、联合国“中文语言日”、世界读书日等开发节日专题的课程云资源。在每个节日的前一周,首先由年级组长带领组员围绕节日的含义和教育价值,研讨课程目标、活动内容,明确各年龄段的课程资源特点、课程内容的核心要点,搭建课程基本框架。各班教师通过云视频与幼儿交流、和家长沟通,调查了解他们对相关节日的前期经验;与幼儿讨论“想怎样给妈妈過节?”“在家可以种植什么?”向家长搜集“谁会说我国各地方言,谁会用方言朗诵儿歌?”组织各班家长用不同的声音和各地方言朗诵儿歌。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动态更新功能,分享幼儿借助资源学习的活动成果(照片、视频、音频等),共享家园共育的活动过程。

我园充分发挥线上幼儿园资源推动线下家庭亲子活动的作用,将静态活动资源做成动态的课程共享发布,在持续更新和不断分享中,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和获得经验,让班级课程伴随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兴趣,形成个性化的发展态势。

3.以青年教师团队为主力,创作儿童视角的课程资源。

我园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线上课程资源,以资源推送的方式,借助游戏的情境,以学科领域板块呈现丰富多样的居家亲子活动内容。微信内容减少冗长的文字描述,以贴近幼儿生活的图片、视频、音频作为内容呈现方式,支撑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我们根据青年教師的专业特长,鼓励其参与不同资源的设计。如男教师承担居家体育活动资源设计,根据3~6岁幼儿运动发展能力,利用家庭中的材料,设计居家“走、跑、跳”等体育运动游戏;擅长诵读、音色独特的教师主动录制故事、儿歌、诗歌等音频,带领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之美;爱好音乐的教师积极尝试录制纸杯舞、手语舞、健身操等,带领幼儿和家长一起锻炼身体。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专业特长,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的能力,展现出其独有的个人魅力和青春活力。

4.以老教师团队为主体,关注问题导向的课程资源。

开学时间延后,但幼儿父母已复工,“祖辈带娃”给家长带来烦忧。为此,我们专门针对这些问题与班级中的老教师进行讨论,以他们对班级家长的了解和对家长工作长久以来积累的经验,共同出谋划策,寻求解决的方法。

一是关注“祖辈带娃”的问题。在父母复工后,大多数幼儿在家的陪伴者为老人,他们不知在家如何指导幼儿学习,担心延误了幼儿的发展而产生为难情绪。鉴于此,我们推出一期《居家幼儿学习指南——祖孙亲子乐》,提供适合祖孙在家亲子互动的活动内容,契合祖辈家长的实际需求。活动不需要祖辈家长花费太多体力,教师提供参考建议,引导家长利用家中简单的材料和场地,幼儿既能独立自主活动,也适合祖孙两代人合作进行。如幼儿每天照料自己种植的蔬菜,用吃剩的果核种植盆景,寻找废旧材料进行小创作和游戏,和祖辈一起做家务、制作面点等。既减轻了老人的负担,又让幼儿每天的生活有乐趣,真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课程理念。二是关注“居家锻炼”的问题。针对居家的特殊情况,老教师考虑家庭成员每天运动的需求,一周内每天推送一个亲子健身舞蹈视频,有男孩子喜欢的《水果拳》、女孩子喜欢的舞蹈和适合祖辈参与的韵律操,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共同参与。三是关注“家长困扰”的问题。老教师专门设置“有问必答”栏目,为家长答疑解惑,提供指导建议。家长担忧“假期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有伤害”“长期放假使生活作息不规律”,我园推送《幼儿居家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建议》和《幼儿居家一日生活作息建议》,引导家长借鉴幼儿园的一日作息生活时间表,带领幼儿共同制定居家一日生活计划,以督促和保障幼儿每天有规律地生活。

家长工作是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开展居家课程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老教师在课程研究中不断创新和深入思考,注重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积累了家长工作经验,对班级青年教师给予了引领和指导。

三、反馈评价,强化教师的课程反思意识

课程意识的强化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反思意识,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园结合每月课程云会议,让每位教师立足于各自岗位反思本月工作,分享课程实施的创意亮点:“在线的观察评估,能够让教师置身于外更加客观地旁观孩子的发展。”“有了园本课程资源,让班级课程有了线索,有内容可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无措也是因为缺少专业的教育方法,教师必须给予支撑。”这些不同的个人观点是所有参与者在对话中碰撞得来,让每个参与者把内心深处的思想反映出来,不仅对教师形成园本课程系统理论体系有帮助,也能让每位教师在不断反思、完善自己的观念中成长,在思考和借鉴中获得改善举措和方法,不断优化课程,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课程意识的觉醒又是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要重视教师在课程发展中同步获得的专业发展。一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引领,既有理论学术性的指导和学习,也要有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的实践和操作。二要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要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升华,从关注教学功能的最大化转化为关注课程功能最优化,从关注幼儿知识获得转向关注幼儿能力素质的培养。三要引导教师进行课程反思,从对教学立场出发的教学问题、教学形式的简单小结,转向在课程视角下对理论内化机制、行为转化模式、实践操作体系的深入反思。四要注重教师的课程参与,课程要从封闭模式走向开放状态,要给教师创新和实践的机会,让从自上而下的课程被动执行走向自下而上的课程决策。五要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师不再是课程建设的旁观者、跟随者、被动执行者,教师要成为课程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开发者,才会有课程建设的获得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教师的专业行为才能从自发走向自觉,最终走向专业自主,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课程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教师的课程意识对课程实践有着指导作用,映射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程度,教师的专业成长又能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课程意识的内涵和发展水平。

注:本文获第32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二等奖,有删改。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任务与新途径探究
各国教师素质提升浅析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意义
应用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论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