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使太空的水中精灵(上)

2021-08-11席金合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鱿鱼水母乌龟

○席金合

早前人类登天,先让动物打先锋,以降低亲自上阵的风险,于是就用狗和猴子来试航、探路。进入新世纪,鱼和水虫等成为出使太空的主角,以借此研究其在地外环境的习性,探索太空对生命的影响,为人类未来移居外星铺路。水生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没能爬上岸,因此比较低等,但它们适应环境能力强,能经受严峻生存考验,自然成为太空实验的首选者。

鱿鱼

2011年5月16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刚出生不久的短尾鱿鱼,送上国际空间站,使其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头足类动物。这些身长只有5 厘米的海中成员,寿命约10 个月,通常隐藏在浅海床的沙子里。它们体内寄生着一种荧光菌,会使全身发亮,使自己在斑驳的光影下以假乱真,瞒过天敌的眼睛。

科学家将这种鱿鱼送上天,是想知道在微重力环境下,荧光菌是否会发生变化,能否仍然成为鱿鱼的“伪装灯”。可是,这次实验并没有得出确切结论,倒是意外知道了这种荧光菌能在太空存活,但它们返回地球后,却带有毒性。

涡虫

涡虫多数生活在山溪中,是地球上最简单的生命体之一,如果将其切成两半,不久会长成两条完整的涡虫。原来,它们全身的细胞能够自我更新,使身体各个部位像胚胎一样,可随时发育生长出新的组织或器官。

为了研究涡虫在太空中的再生能力,2015年1月10日,美国塔夫茨大学的专家,把涡虫的头切掉,封装在一半是水一半是空气的试管中,送往空间站。令人惊奇的是,涡虫竟然长出了两个头。将这条涡虫的两个头再切除掉,不久,从它们身体中段又长出两个新头。显然,涡虫的肢体能永久再生。这项研究将对生物工程学产生深远影响。

青蛙

非洲爪蛙爪如尖刺,是第一次被成功克隆的脊椎动物,主要用于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繁殖特性。有人将含有雌性激素的孕妇尿液注入爪蛙体内,发现它会立即排卵。于是,它一度被运用于人类的妊娠实验。如今,全世界每年有几万只爪蛙被用于科学实验。

1992年,爪蛙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地球环绕轨道,被用来研究失重对两栖动物的卵受精和孵化的影响。其实,早在1970年11月9日,美国航天局就已将两只牛蛙送入绕地轨道,研究在失重状态下的身体平衡问题。它们在太空度过6 天,传回大量生理数据。可是,这两只牛蛙最后没能回来。

鱼类

底鳉个头虽小,但性情凶悍,能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存,常被用于科研。1973年,一对底鳉随“太空实验室3 号”飞行器进入太空,以获取身体平衡方面的资料,成为早期登上太空的鱼类。

长相丑陋的豹蟾鱼,听觉神经跟人类的非常相似。1997年,美国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把豹蟾鱼送入太空,用于研究失重对听力的影响。此外,皮肤透明、进食快速的青鳉,是理想的太空实验鱼。2012年,日本的一艘太空补给船,把装满青鳉的一个鱼缸,送上国际空间站,进行了多项太空实验。

乌龟

乌龟最早进入太空是在1968年9月15日,同行的还有黄粉虫幼虫。它们乘坐苏联的“探测器5 号”飞船,抵达月球上空,绕月飞行一圈后,于当月21日安全落地。乌龟经此虽然变得瘦小了,但生理功能并没有因为失重和辐射发生明显变化。

7年后,苏联再次把乌龟送上天,环绕地球飞行了整整3 个月,创下动物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纪录。2001年1月10日凌晨,我国“神舟二号”飞船带着龟、螺、老鼠、昆虫等20 多种生物上天,飞行近7 天后返回地面,主要研究太空环境对乌龟心肌细胞和腿肌的影响等。

水母

水母是低等海洋生物,生存能力强。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航天局在一个可供水母生存的特殊装置里,放了2487 只水母,运送到太空后,它们疯狂地繁殖到了6万多只,让科学家们异常激动。

实验证明,水母可以适应失重环境,在太空中生存和繁衍。专家由此推断,人类有可能在太空中生活。但它们回到地球后,神经错乱,无法像以前那样在水中正常游动。这种情况预示,如果人类在太空中出生长大,回到地球之后也可能会出现类似问题。这一实验虽然否定了人类在太空中正常生活的可能,但是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鱿鱼水母乌龟
像灯笼一样发光的水母
水熊和鱿鱼到太空做极限测试
珊瑚和水母
鱿鱼和章鱼
水母奇观
甲鱼变鱿鱼
乌龟
它们可不是水母
和乌龟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