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个性化康复治疗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1-08-11付培文
付培文
(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湖北房县 442100)
踝关节属于滑车关节,周围由胫腓骨下端、距骨、跟骨组成下胫腓关节、胫距关节及距跟关节。 踝关节虽然是较典型的皮包骨关节,但也是人体最基本的负重关节,承担着人体的大部分重量,尤其在跑跳时几乎承担了全部的重量,因此非常容易发生损伤[1]。踝关节周围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大多因运动损伤、走路不慎、骑车摔倒、车祸等造成,约占全身骨折的4%[2]。 踝关节周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需要采取内固定术将断骨连接固定,保持骨折的解剖复位。不过,患者最终的康复质量不仅取决于手术成功,还与术后的精心保养和科学锻炼密切相关。 本研究选择2016 年1 月—2019 年10 月本院骨科收治的207 例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对象,采用分组对照,探究个性化康复治疗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骨科收治的207 例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三踝骨折16 例,二踝骨折43 例,单纯内踝或外踝骨折均累及踝穴98 例,距骨骨折31例(其中Ⅱ型 18 例,Ⅲ型 9 例,Ⅳ型 4 例),跟骨骨折累及跟距关节面Bohler 角≤30 度19 例。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排除了手术禁忌证,经7~10 d 的患肢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外固定局部肿胀消退,皮肤条件满足手术要求后择期进行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103 例)与干预组(104 例)。 对照组中男 68 例,女 35 例;年龄 21~76 岁,平均(40.37±3.62)岁。 干预组中男 70 例,女 34 例;年龄 22~77 岁,平均(40.42±3.65)岁。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ORIF 手术)治疗,按照Denis-weber 分类法,A 型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或松质骨加压拉力螺钉固定,B 型和C 型骨折采用拉力螺钉和锁定解剖钢板系统固定。 术后3~5 d 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并给予患者止痛、预防血栓等综合对症治疗,使用下肢静脉泵预防下肢肿胀和淤血,术后均未进行任何形式外固定[3]。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术后第4 天起进行下肢被动活动(CPM);术后第10 天起指导患者在床上主动活动踝关节;术后第14 天可尝试慢慢站起;术后6~8 周若X 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 则意味着骨折愈合,患者可开始负重行走。
干预组采用个性化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综合评估。根据患者骨折情况、软组织损伤、固定方式等评估其康复运动安全性, 评分71~100 分者可较为安全地接受康复治疗;评分41~70 分者骨折和软组织损伤较严重,固定的稳定性较差,术后需慎重运动;评分0~40 分者骨折严重,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固定稳定性非常差,因此术后运动的安全性较差,应以肌肉收缩为主,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处方。 (2)运动较安全者:术后 1~6 d,指导患者活动足趾,并练习直抬腿;术后1~2 周,嘱患者练习膝关节屈曲、伸展,训练腿部肌肉力量,30 次/项,每次间隔 30 s,每日练习 15~30 min;术后 3~4 周,指导患者先用热水泡脚20~30 min,之后进行被动和主动屈伸踝关节与内外翻,在无痛或微痛情况下尽量缓慢、用力、限度最大,以增大关节活动度(尽可能与健侧基本一致);术后5~8 周,根据X 线片检查结果实施下肢负重、前跨步、后跨步、侧跨步练习以及抗阻勾腿、内翻、外翻、垂直勾腿等;术后9~12 周,指导患者进行强化训练,包括提踵练习、静蹲练习、台阶前向下练习等,目的是增强踝关节和下肢肌肉力量,同时进行渐进性抗阻肌力训练与耐力训练;术后13 周,可开始进行步态训练。(3)需慎重运动者:术后1~6 d 可活动脚趾,并练习直抬腿;术后1~2 周,指导患者活动膝关节,训练腿部肌肉力量;术后3~8 周,进行等张肌肉收缩;术后 9~12周,进行主动负重练习。 (4)以肌肉收缩为主者:术后1 周,需谨慎地活动趾关节,训练下肢肌肉力量;术后3~4 周, 若患者软组织恢复较好可进行等张收缩,并加强心理护理,缓解其思想顾虑,让患者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其主动锻炼;负重训练需酌情推迟到术后3 个月后,以防发生骨折或内固定断裂等。
两组患者的康复方案均以门诊康复治疗及随访指导为主。
1.3 评价标准
术后1、3、6、12 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术后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内固定失败率。(1)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满分为 100 分,86~100 分为优,75~85 分为良,60~74 分为一般,<60 为差。 根据“优+良”计算踝关节功能优良率[4]。 (2)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静脉血栓、关节强直、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3)内固定失败率:出现如下任一情况即判断为内固定失败:内(或外)踝向外(或内)移位;外踝向后移位>5 mm;后踝向近侧移位>5 mm;距骨发生移位[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如年龄、踝关节功能评分等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Z检验;计数资料如性别、并发症发生率等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比较
术后1 个月, 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6、12 个月,干预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组别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 术后12 个月对照组(n=103)干预组(n=104)t/Z 值P 值70.46±3.62 75.31±3.94 2.169 0.087 73.48±3.87 80.52±4.25 4.018 0.045 75.50±3.96 82.49±4.31 4.317 0.040 77.91±4.18 87.24±4.65 4.593 0.038
2.2 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术后12 个月, 干预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2.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的内固定失败率比较
干预组的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的内固定失败率比较
3 讨 论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容易遭受损伤和发生骨折。 临床研究发现,踝关节骨折经过内固定术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踝关节功能部分甚至全部减退的情况[6],这一方面是因为踝关节比较复杂,对稳定性和活动性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患者术后缺乏针对性训练。 事实上,对于踝关节周围骨折而言,内固定术可重建遭受破坏的解剖结构,康复治疗可恢复踝关节运动生理功能,二者缺一不可。 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偏于粗放化和统一化,未能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因此康复效果有限[7]。
本研究的个性化康复治疗克服了常规康复训练的弊端,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将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分为三类, 分别进行个性化康复治疗:运动较安全的患者接受积极的康复训练,需慎重运动的患者接受相对保守的康复训练,以肌肉收缩为主的患者则保持耐心缓慢推进。 可以看出,这种个性化康复治疗模式更具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能够针对患者的情况采取个性化、科学化、高效化的干预方案。从康复治疗结果来看, 干预组患者术后3、6、12 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更高,且时间越长优势越大,术后12 个月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与洪杏高等的[8]研究结果类似。 原因在于,个性化康复治疗更符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动态调整,提供适宜的方法,因此更加切合患者的康复需求,也就更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而患者在直观地感受到疗效之后,就会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进一步促进踝关节功能康复。 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内固定失败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个性化康复治疗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骨折情况、软组织损伤、固定方式等,更具安全性和预见性,因此不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静脉血栓、关节移位等。
综上所述,个性化康复治疗有利于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内固定失败率,适用于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内固定术为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踝关节功能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采用合理、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方法。未来仍需深入细化研究,不断完善个性化康复治疗处方,让更多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