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吾辈芳华 添党旗光彩

2021-08-11吴小佳

陕西档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斧头党旗镰刀

文/吴小佳

十六年前的11月29日,我迎着党旗,举起右拳,庄严而坚定地说出80个字的入党宣誓词,这就表示,此后,我与那些伟大的、杰出的、闪亮的共产主义战士站在一起了!

可是,扪心自问,身处同一个队伍,我能否像李大钊一样,生逢乱世、身无长物,却怀着一腔热血上下求索,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而不惜慷慨就义。

能否像毛泽东一样,痛失至亲,几度浮沉,却始终胸怀天下,穷毕生之功改写中华民族之山河破碎、百年屈辱。

又能否像周恩来一样,少年图强,殚精竭虑,凭智慧拯救黎民于水火、力挽狂澜于既倒。

还能否像董必武一样,在星星之火尚未燎原之时,敢于直面黑暗,始终心系光明、坚守如磐。

更能否像千千万万的他们一样,尚未体会生活的美好,却在芳华的年岁里,在血与火的淬炼里,只为寻找民族出路,而最早醒来,最先死去。

我也常常疑问,一百年前的中国,列强侵略、军阀混战、动荡不安、风雨飘摇,而一百年后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党旗,照亮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作为我们党的灯塔和航标,党旗向来备受重视。在省档案馆馆藏中,存有2001年中央组织部关于在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中使用规范的党旗党徽及其图案的通知、1991年省委宣传部开展“在党旗下成长”演讲活动的通知,以及1991年省委组织部举办《为党旗增辉》电视新闻大赛的通知。党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它必会告诉我答案。

中国共产党人鲜明地举起自己的旗帜,是在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中。这时的党旗和军旗是一体的,鲜红的党旗中央,一颗大五角星,星中是斧头和镰刀的图案,靠旗杆10厘米宽的空白处,赫然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中这样描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1943年,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窑洞里召开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正式确定了党旗样式——“长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这样,中国共产党制作的第一批规范的党旗在延安诞生了!可谓“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隔断旧乾坤”!

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礼堂隆重召开,会场上,主席台两侧,6面鲜红的党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结束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六大没有正式党旗的历史。省馆馆藏中,还有1965年中共延安地委宣传部关于制作七大会场党旗规格标准的请示。党旗的颜色——红色,象征着革命;党旗的图案——斧头改为锤头,更加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而非手工业者的先锋队。那把高高擎起的铁锤,力重千钧,正是要砸烂旧中国沉重的枷锁!那把磨得锃亮的镰刀,披荆斩棘,正是要割去旧社会腐朽的毒瘤!

2002年,党的十六大专门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增加了第十一章,纳入关于党旗的要求,将象征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党旗置于更加神圣崇高的地位。因为,这面党旗下回响的不仅是一种誓词,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初心和使命的无穷力量!

从上海石库门、嘉兴南湖启航出发到井冈山旌旗在望,从长征路上雄关漫道到硝烟丛中战旗如海,从长江岸边百万雄师到天安门前礼炮齐鸣,从中华人民共和国72年风雨兼程到改革开放43年春华秋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号召下,医护人员日夜迎战危险的疫情病魔,扶贫干部走遍偏远山村的每个角落,还有无数的80后、90后、00后年轻人,他们艰苦卓绝戍边荒野、攻坚克难开发科研、披星戴月建设家园,都在各自的行业中,挥洒汗水、忘我奉献!对我来说,站在陕西这片蓬勃发展的红色热土上,站在档案行业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岗位上,我也必定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赤诚之我,为党旗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斧头党旗镰刀
金斧头和银斧头
党旗飘飘
党旗高高飘扬
遗失的斧头
党旗在心中 创新在路上
没造成船,却刮了脸。
酷虫学校再遇镰刀帮(一)
树枝的报复
一把镰刀
有两个豁口的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