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红色文化孕育的延安精神

2021-08-11孙秀梅

陕西档案 2021年3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陕北延安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延安现有革命旧址445处,其中市区168处,红色革命旧址在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完整、内容最丰富,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共产党人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孕育了魅力无穷的革命精神。每一种精神的产生,都记载了一段难忘的历史,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定的社会背景。

一、延安红色文化的特点

1.延安红色文化的先进性

中共中央来到延安,使得延安变成了中国最先进的地方。红色文化的先进性在于,毛泽东等领导人没有照搬苏联的理论,而是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国革命的问题,形成了民族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持久抗战战略的提出,统一战线的建立,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树立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决定,中共七大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日趋成熟并确立了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红色文化是在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其核心思想的大文化。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都在延安著述文集,中国革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就产生在延安。

我们现在提出的很多理念,在延安时期已经被提出或存在。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解决了中共以及国人的“理论自信”问题,自此之后,大家再不迷信“共产国际”“苏共中央”“斯大林”和“留苏理论家”,人们开始关注中国问题,从实际出发,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延安文艺座谈会树立了时人“文化自信”,在此之前人们追捧国统区的大戏,认为它们歌颂了人性大爱如《日出》《雷雨》等,追捧苏联文艺作品,认为这就是革命的新锐作品,如《带枪的人》《蠢货》《钦差大臣》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了中共的文艺政策和原则,中国文艺解决中国的问题,是人民的、大众的文艺,是为民族解放服务的文艺,由此产生了“文化自信”。中共七大指明了中国的道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打倒帝国主义,建立联合政府的新民主主义中国,而不是苏联、美国给我们指出的服从国民党领导的道路,是一条自己的、新的道路,为此中共与苏联决裂,与美国抗争,这就是延安时期的“道路自信”。延安时期共产党建立了局部执政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民主、廉洁、高效的政治体制,成为共和国的雏形,毛泽东概括边区“十没有”治理效果,有力回击“取消陕甘宁”的逆流,这就是延安时期的“道路自信”。延安时期“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也在中共七大期间提出来了,中共新党章中明确提出了“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就是政治意识核心意识。许多先进的思想理念就包含在延安的红色文化中。

2.延安红色文化的丰富性

延安的“人”。陕北闹革命的这群人,有陕北红军、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有游击队儿童团,有陕北苏区和陕甘苏区的领导干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来到延安,留守部队最多时有两万余人,中央机关人员也有数千人,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先后有四万余人,他们是红色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当时的延安,汇聚了中国的精英人才、学术泰斗、理论权威、军事统帅、文艺先锋等,也有普通一兵、农民市民、莘莘学子等,人物的众多和复杂,使得文化呈现出丰富性。

中共的领导人、人民军队的将帅们都有在延安长期生活的经历,繁忙的工作,温馨的家庭生活,众多的著述文章,许多逸闻趣事都是延安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这群聚集在宝塔山下的中华民族精英、时代骄子,他们是红色文化创造、承载、传播的主体。从1937年到1945年,在延安成立的戏剧组织就达40多个,如青年剧团、人民抗日剧社总社、延安儿童剧团、鲁迅艺术学院、烽火剧社、延安文化俱乐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总剧团等等。当时出版的刊物有《解放日报》《中国妇女》《文摘》《中国工人》《共产党人》《解放》等正规报纸22种,小报24种,黑板报壁报600多块。仅出版机构延安就有20多个。这足以说明当时报刊出版业的繁荣兴盛,这些报刊有些在今天还在发行,文脉不绝,影响深远。

延安时期,是教育全面发展的时期,除战时教育机构,还有大量的国民普及教育,大学有三十多所,如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马列学院、泽东干部学院、延安大学等。有些学校现在还在办学,抗大与国防大学,延安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均有“血缘”关系。

延安的会议会址多。中央召开的“十二月会议”“六届六中全会”“整风系列会议”“文艺座谈会”“六届七中全会”“中共七大”,还有众多庆祝会、动员会、纪念会、欢迎会、追悼会等等。延安的旧址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会议的旧址,延安的礼堂有城内教堂、桥儿沟教堂、中央党校教堂、陕北公学礼堂、陕甘宁边区礼堂、水草湾礼堂、杨家岭中央大礼堂等,这些地方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记忆。

延安的故事多。“杨家岭的早晨”“枣园的灯光”“毛泽东与小八路”“延安爱情”“周恩来的毛毯”“陈嘉庚到延安”“斯诺给毛泽东照相”“鲁艺家的秧歌”“周恩来崂山遇险”等等,这些故事都成为延安红色文化一抹亮丽的色彩,成为延安红色文化中的经典“乐章”。

3.延安红色文化的独特性

延安的红色文化,根植于陕北的皇天后土,带着陕北泥土的芬芳,如果脱离了陕北的土壤,红色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中央红军到达延安后,也是陕北文化大发展的时期,陕北文化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枯木逢春,生机盎然。

过去陕北人民休闲解闷的酸曲,经过知识分子的加工,原本俗不可耐的民歌,变成了新陕北民歌,变成了红歌,写进了歌剧中,唱进了电影里。这样的歌曲有《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东方红》《兰花花》《南泥湾》《三十里铺》《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拥军秧歌》《绣金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赶牲灵》《翻身道情》等。

秧歌是陕北民间祭祀的禓歌舞蹈,后来又用它庆丰收、过节娱乐、拜年祝寿。延安时期有些文艺工作者把充满低俗的、粗糙的民间娱乐活动改造为雅俗共赏的新秧歌和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等等。形式新颖,大众参与,对于教育群众动员人民,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陕北说书本来是盲人谋生的手段,延安时期,文艺工作者以旧瓶装新酒,用古老的陕北说书来表现抗日的题材、表现大生产运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得陕北说书有了新的表现方式,音乐优美新颖,如《八路军真英勇》《学习劳动模范》《不信神》《刘巧儿团圆》《我给毛主席说书》《宜川大捷》等。全新的说书内容,成为老百姓民间文史普及、道德教化的娱乐方式。

剪纸艺术是陕北民间艺术的主要门类,延安时期,一些艺术家研究吸收了民间剪纸的艺术手法,将其运用到美术版画中,表现抗日、支前、生产、民生,如《卢沟桥》《到前线》《夜袭》《王二小》《秋收》等,把剪纸手法融入了现实题材,让艺术服务于大众。

二、延安精神产生的必然性

1.客观原因。陕北历史上就是一个军民结合的地方,秦汉时期陕北大量移民,为了防止匈奴的南侵,都采取了军屯民屯的办法,这就是有史以来陕北最早的军民大生产。到了宋明时期,陕北更是一个重要的边疆,朝廷不仅驻军守土,而且把这里的农牧民都变成军户,开荒种地,军民联手大生产,边生产边打仗,边开荒边练兵,这是陕北居民生活的常态。

抗战时期,严峻的环境也是延安精神产生的现实原因。当时,国民党封锁延安,不准棉花、布匹、药品、纸笔、铁铧等民生必需品进入陕甘宁,也不准陕甘宁的食盐、土产、煤油等外销国统区。日本军机轰炸延安城17次,给延安投下了1760多颗航空炸弹,延安城被夷为平地,延安的衣食用度都已断绝,人们不得不自己动手发展经济。

2.主观原因。延安精神的产生有人文基础。延安精神是一种人的意志,陕北人自古具有尚武精神、反抗精神、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特别是延安的环境艰苦,只有勤劳节俭才能勉强度日,这样,延安精神的基本元素就在延安人的骨子里存在,天然地具有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品格。再者,来延安的知识青年具备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长征来的红军的吃苦精神、牺牲精神,所有这些汇聚成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抗大精神。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一大批热血青年和有志之士凭着坚定的政治信念,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来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当时这些革命者钢铁般的意志是:“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1938年3月19日,毛泽东对抗大学员的训词中说:“到延安抗日救国要有坚决彻底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牺牲升官,第二是牺牲发财,第三是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决心。”在艰难困苦的延安时期,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坚定了自己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崇高的革命理想,真诚地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全民族抗日救国的道路,走新 民主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希望,才能使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整风精神。实事求是是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确立的。毛泽东同志曾说:“延安的同志们没有一件事不是实事求是”。离开了实事求是,虽然能做到艰苦奋斗,但不能取得胜利;离开了实事求是,所谓革新的创造必然是盲目蛮干。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无法真正做到尊重民权、顺从民意、集中人民的智慧,也不能做到对革命事业真正负责;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达不到既团结同志又纠正缺点的目的。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张思德、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白求恩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品格,“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延安精神集中表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道德情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南泥湾精神。三五九旅在没有钅矍头耕牛的情况下,开进南泥湾,拓荒种地积极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全党全军做出了表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内容,也是延安精神的根本特征。

“气死牛精神”“骆驼精神”“柳树和松树的精神”等都是发生在延安时期的故事,丰富了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安精神产生于延安红色文化中,延安红色文化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魂,它所形成的一套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必将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陕北延安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延安精神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党建地图·陕北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