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城乡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的几点思考

2021-08-11兰建兴

就业与保障 2021年9期
关键词:武夷山市用工劳动力

文/兰建兴

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转化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业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仅要有工作,而且对就业质量也有更大的期盼。新时期,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促发展和惠民生相结合,不断促进武夷山市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

一、什么是更高质量就业

以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为就业帮扶重点群体的城乡劳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就业有更高的需求和期盼,可以归结为“更高质量就业”。笔者认为,具体应当包括高薪、高技能、好环境、好发展等特征。高薪,即工资福利待遇要好,相比本区域同等岗位待遇更高,有“五险”,按时发放工资;高技能,即通过社会或企业培训,可以掌握到一至两门技能,为就业提供技术支撑;好环境,不仅企业工作生活环境舒适,工厂所在的园区也要交通便利,可以为子女就学提供条件;好发展,通过努力,个人有适当的晋升渠道,可以体现人生价值。只有基本具备以上条件,园区、企业才能更好地留住员工、员工对企业才会有认同感,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二、个案选择

以武夷山市为例,截至2020年12月,农村劳动力采集人数63782人,其中在家务农29659人占46%、亦工亦农10047人占16%、转移就业21439人占34%、外出经商2637人占4%;已完成城镇人力资源数据库采集29476人,已就业28447人占97%、未就业1029人占3%。城镇登记失业率2.73%,低于5.2%的目标控制线。

三、城乡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除转移外出就业,武夷山市城乡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主要集中在武夷山市度假区和仙店生态工业园区,主要从事茶旅行业、竹木加工业,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方面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最基础层级,是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随着新形势不断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向下延伸已逐渐成为乡镇人民政府打通“最后一公里”,做好服务群众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武夷山市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建设都有安排,村级公共服务平台有布点,但是受没有正式编制、年待遇低(每村平台补助 2500元~3000元不等)等不利因素影响,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如人力资源基础数据信息采集不精确及时、为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劳动力提供适配岗位促进就业成功等基层性工作都未能有效开展、距离精准服务和高效运行还有很大差距。

(二)劳动用工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全面推动全域旅游业、茶产业、绿色工业、现代农业等产业转型升级,用工需求与人力资源现状存在错层现象,“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是企业存在缺工现象。随着武夷山市招商引资、项目攻坚工作不断推进,在“项目攻坚年”的攻坚带动下,各类工业、服务业企业建成投产、开业运营。武夷山市工业、服务业企业用工需求有缺口,从仙店工业园区、洋庄工业园区企业问卷和岗位收集来看,用工需求增加,缺少劳动密集型普通工人,主要原因在于薪酬标准偏低。二是企业高端创新型人才紧缺。以太伟风景酒店等高星级酒店、武夷星茶业等茶产业龙头对行政人事管理类、营销创意策划类等“白领”岗位人才需求不断增大,武夷山市现有人才队伍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三是青年劳动力短缺。武夷山市青年务工者多外出务工,本地务工人员总体年龄偏大,尤其是青年女工紧缺,导致供需方年龄结构的错位。以晶龙(武夷山)医药科技、贝升创意家饰、美华实业、武夷山市阳光公司等企业为例,均有几十到几百个普通女工、女性业务员的岗位需求,普通女工、女性业务员等青年女性劳动力不足,用工存在缺口。四是工作强度大的企业难招工。工作强度大的企业与求职者之间很难达成双向选择,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沿海发达地区高收入的工作,而不愿到山区薪水不高而工作强度又大的企业里谋职。以竹木加工和家具家饰企业为例,竹板绑片工作、喷漆工等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工资已上涨至3000元~5000元,仍然会出现招工紧张的现象。

(三)劳动者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武夷山市本地求职者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技能培训,不适应武夷山市全面推动全域旅游业、茶产业、绿色工业、现代农业等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在武夷山市农村富余劳力中,初、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份额大,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偏少,有中级以上技能的人才占比不多,下岗失业人员中普工占了绝大部分。文化、技术水平不高,使得求职者只能从事简单的基础性劳动工作。

(四)就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是企业用工不规范仍普遍存在,部分企业未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没有依法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小型企业违规用工情况也较为突出。二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在建筑施工领域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等问题引发拖欠农民工工资。三是部门联动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有待提高。四是园区拴心留人环境有待加强。

四、促进武夷山市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应采取的措施

(一)夯实基础,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纳入乡镇街道编制改革范围,成立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确保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配齐平台设备设施,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加强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培训计划,保证队伍建设的有效性,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构建奠定基础,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见成效。

(二)坚持武夷山市地域特点经济发展就业导向,规范引导新业态就业

推出用工大数据平台,注重收集用工信息,发挥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就业容量,推动零时工、地摊经济人员、快递人员等灵活就业健康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每年新增不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规范的新的就业形式会减轻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帮助市场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将人力资本的潜力转换成经济增长的强大势能,从而激发市场优势,锻造经济的足够韧性,为武夷山市经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创业就业能力

一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重点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二要搭建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线上培训。实现劳动者快速地提升职业技能,分担企业成本,缓解临时性供需矛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对参加线上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群、残疾人求职者、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给予一定的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三要鼓励“订单式培训”,实现“招、培、就”环节无缝衔接。四是紧密结合武夷山茶旅特色,谋划设定好各类技能人才评价机构,充分发挥技能等级、技能专项、项目培训、以工代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认定作用,不断满足社会各类群体对技能培训认定的需求,不断提升各类求职者技能水平。

(四)大力推行就业优惠政策

一是要完善就业兜底保障。依托现有就业政策,加大对贫困劳动力的兜底帮扶,对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公益性岗位就业,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维护社会发展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加大政府对创新创业配套资金支持力度。就业局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市直有关部门要及时兑现就业创业激励政策,共同营造良好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更好地为武夷山市创业带动就业顺利推进和政策落地提供坚实保障。三是要抓实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就业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发挥部门政策优势,比如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形成政策合力,努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五)不断优化就业环境氛围

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园区都要高度重视企业内外部就业环境和就业氛围的营造,从生活起居、子女就学、交通出行等各方面为企业员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参与当地人社、工会、企联、工商联等四部门联合开展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建设,成为引得进、留得住、有发展的优质园区和企业。

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目的是更高质量生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过程就是就业创业的过程,在我国正在从第一个百年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途上,更高质量就业可以使我们更快更早地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我们要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做好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

猜你喜欢

武夷山市用工劳动力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快乐书面坊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生书面展
快乐书面坊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生书面展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武夷山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武夷山市进行督办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