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的管理研究

2021-08-10邹畅

种子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产质量管理

邹畅

摘    要:种子质量对农作物产量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实现科学管理,保证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将成为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把控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应对策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12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A

1   杂交玉米制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亲本来源管理混乱

很多种子单位清楚品种信息的重要性,为有效防止关键信息泄露,往往会对核心内容有所保留,从而故意提交一些不符合产品规范的制种名称,这种行为会导致亲本来源管理混乱,发生根本名称虚假的情况。

1.2   挂靠问题屡禁不止

为保证制种生产市场的秩序,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但从实际约束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一些违法分子冒着巨大的风险,通过借用资质的方式违规制种,这不仅会对市场利益分配带来巨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保持杂交玉米自身的生产质量,阻碍我国农业发展,无法实现杂交玉米制种水平的提升。

1.3   间隔问题比较突出

农作物制种不同于种子生产,具体制种过程对周围环境要求较高,间隔设置非常重要。有关杂交制种和亲本繁殖间隔要求在种子生产标准中有明确规定,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生物学混杂的现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会忽略这一点,无法满足种子生产标准的具体要求,并不利于制种质量的提高。

1.4   抽雄工作参差不齐

抽雄工作也是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抽雄工作质量低下会直接导致杂交制种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最终的种子质量和相关标准无法匹配。如第一时间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抽雄工作会导致抽雄工作不合格,而抽雄工作质量水平差距较大也是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出现的明显问题[1]。

2   相關举措

2.1   加强相关法规的宣传工作

《种子法》是我国针对农业制种制定的法律规范,让广大种植者明确该法律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合法选育种子和资源保障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为种子行业的稳定发展和农作物种植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

2.2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对市场秩序的维护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农业行政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有效满足我国对农作物制种的实际需求。应不断提高培训力度,全面优化培训方式,通过多样化培训手段进一步提升实际执法水平。

3   法库县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案例分析

3.1   订立合同并委派技术指导员

玉米杂交制种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制种方法,涉及多项农业措施。只有有效落实相关技术方案,才能使制种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必须有效协调农户自身利益,确保其不受实际损害。广大村干部要参与到实际协调过程中,积极处理遇到的相关问题。签订合同是其解决方法之一。法库县相关农业技术单位在实际推广中就很好地应用了该项方案,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不同类别的杂交制种户签订相关技术合作协议,并对相关技术标准作出严格规定,通过培训让广大农户认真对待玉米杂交制种工作。技术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会给广大农户的制种培育工作带来巨大帮助。技术人员要和广大农户进行深度交流,针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个性化技术指导,确保相关制种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为示范性指导提供更多支持,进一步提高农户制种技术水平[2]。

3.2   规范制种技术

3.2.1   安全隔离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其花粉授粉往往需要依靠外力进行。而在实际授粉过程中,由于其花粉粉粒较轻,借助风力其传播距离较远,很容易影响玉米杂交制种质量。也正因为这一特性,要求制种田与其他培养田保持足够的实际距离。在方法使用上从时间、间隔、阻碍物等不同方面出发,进行组合使用。间距要求在制种区的一定范围内不种植非父本品种,制种区域与其他田块空间间隔为250~300 m。只有当制种区的母本出苗50 h以后,才能播种其他玉米类型,母本吐丝时要与邻近玉米的散粉时间相差30 h以上。

从其障碍物的设置来看,柳树、制种组合的父本、高层建筑都是非常重要的阻隔工具。无论采取什么方案,都要确保绝对的安全间距,这是保证杂交种纯度的重要前提。

3.2.2   适期播种

在播种前的准备工作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父母本作物的生长条件。要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合理利用具体的播种原则,确定科学的播种时间,使父母本的花粉能够及时相遇并进行杂交。以法库县农业技术推广站2010年所制组合为例,其播种规范技术如下。一是错期播种、花期相遇。父母本错期13 d,母本种植后13 d种植父本(以母本种子泡水时间计算)。二是最佳播种期。法库县无浇灌条件的田块可等雨后再播。三是播种量。父本18.0 kg/hm2,母本52.5 kg/hm2,足量下种,确保一次全苗。四是规格及方法。采用打塘播或条播的方法。父母本行比1∶6。父本以窄畦单垄种植,80 cm开墒种1行,塘距33 cm,每塘播种5~6粒,出苗后及时间苗和定苗,留2~3苗;条播株距12~16 cm,每穴播种2~3粒,出苗后定苗1株。母本以宽畦双行种植,1.20 m开墒种2行,塘距33 cm,每穴播种4~5粒,出苗后留2~3苗;条播株距12~16 cm,确保母本株数达9万株/hm2。

3.3   提高制种产量

3.3.1   肥水管理

肥料管理是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因素。玉米从发育到成熟所需要的肥料总量较大,种类也相对烦琐。基肥的合理使用是关键的一步,农家肥不低于15 t/hm2,整地作畦时一次均匀施入。在播种打塘时要将肥料控制在450~600 kg/m2,要注重肥料与土壤的混合。追苗肥的实际应用也非常关键,要根据定苗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肥料类型。使用尿素应控制在150~225 kg/m2,开始兑水浇施追肥工作。

在玉米拔节前,按尿素150~225 kg/hm2兑水浇施或埋施,不仅能够促进茎叶的进一步分化,又能为幼穗分化提供营养支持。进入大喇叭口期,结合深中耕培土,在距根7~10 cm处埋施复合肥300~450 kg/hm2和尿素225 kg/hm2,施肥后及时灌水1次,可以促进叶片分化和开展,以达到最大叶面积,增加光合产物,使穗大粒多且籽粒饱满。母本雌穗吐丝时,要对田地的肥力情况进行核查,如果发现有的田地无法达到实际要求或叶片出现缺肥的情况,要及时追加肥料。

3.3.2   病虫害防治及人工授粉

在育苗期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如果发生大面积病虫害,将会对最终制种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关注黏虫、地下害虫玉米螟、蚜虫及大斑病等不同类型的病蟲害。一旦蚜虫产生的黏液附着在花粉囊上,会导致花粉及时分散,结实效果降低。除此之外,气象条件也会导致果穗质量不理想。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将父本圃置于独立的区域,确保花粉量能满足杂交要求。

3.4   确保制种质量

3.4.1   去杂去劣

父母本去杂工作将会对玉米杂交制种的种子纯度产生影响。第一,发苗期。对玉米苗进行修剪,及时去除情况不理想的玉米苗,合理控制植株长度。第二,拔节期。从株型、叶色、宽窄、强弱等不同植物外观出发,及时去除不符合杂交要求的杂株。第三,抽穗期。在这一时期要再次完成去杂工作,及时处理杂株、优势株、缩脚株。第四,收贮期穗选。及时去除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果穗,确保其制种纯度。

3.4.2   调节花期

花期的生长调节会对杂交玉米制种的最终结果产生一定影响,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相关方法,实现花期的合理调节。快速促进法、剪苞叶法、超前摸苞去雄法都是常用的调节方法,农业推广技术员要根据地区条件合理选择,科学应用,进一步提高杂交制种质量。

3.4.3   适时收获,严把种子质量关

在收获时,应遵循先父后母的实际顺序。在去除父本的时机上要合理把握,一旦母本授粉结束就要及时开展这项工作。当母本茎叶变黄、苞叶干枯、籽粒硬化而有光泽时,抢晴天及时收获。要对抢回的果穗及时处理,避免因湿度过高而导致霉变现象的发生。针对果穗脱离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保证场地条件,避免混杂现象的出现,避免种子胚芽受损。广大技术人员应及时参与果穗的处理工作,并及时进行含水量测试。优质合格的杂交种质量标准应为纯度≥96%,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量<13%。

4   结束语

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管理虽然已经有所改进,但在实际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实际原因才能进行妥善解决,通过法律和育种两方面进行推进,有效保障杂交玉米制种质量,为我国制种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1 ] 乔明华.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的生产质量管理研究[J].种子科技,2016(4):35-37.

[ 2 ] 李庆辉.杂交玉米制种生产研究[J].种子科技,2014(5):103-105.

猜你喜欢

生产质量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水泥生产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分析
关于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分析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